枫林
前几天,百度掌门李彦宏再次强调,公司要坚持独立发展道路。
在上市底线渐渐迫近的当口,李彦宏的这一表态显得分外意味深长——在我看来,他大概是警醒地觉察到了某种威胁的可能,甚至对这种可能产生了些许担忧。
当然,这种威胁正来自于Google。
有国内媒体报道称,近日Google首席执行官艾里克·施密特(EricSchmidt)秘密访问了百度,商谈Google收购百度事宜。
尽管这一传闻还未得到事件双方的确认,Google欲收购百度的心迹,近两年来,却一直在隐隐约约地闪现。
最近就有报道指出,施密特曾公开声称,对百度,Google目前有两种选择:要么控股百度,要么全部收购。而据美国7月4日消息,艾里克·施密特日前也表示,Google今年将铁定进军中国市场,但具体形式还要取决于与百度的谈判结果。
去年6月,Google在上市前,成功投资百度约1000万美元,持有公司4%的股权——其实这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一般惯例来看,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购并都遵循这样的路线:先有少量股份进入中国公司,同时扩大公司间的合作,此后借机不断扩大比例,最终一举控股或彻底兼并收购中国公司。
从现实情况来看,Google收购百度的可能性也在日益增大。
一方面,Google自去年上市后,市值直线上升,到目前,其股价屡屡突破300美元高点,市值更是达到800亿美元,已进入美国前100名上市公司之列。
这么大的收益,Google不用来投资,股东们怎么也不会愿意,即使来中国做一个概念也是它们乐见的——毕竟,这么大的想象和市场空间摆着呢!
而且,凭Google现在的实力,自然具备收购百度的足够能力。尽管在上市时,Google将不得不向百度支付高额的投资费用,而且该费用还必须超过其他竞争对手,但毕竟这是一个不需要百度公司应允的增持机会——除非百度放弃上市。
现在看来,Google的机会至少有:在IPO时获得大量股票;IPO后直接在股市上增持;向百度员工收购股权——在百度,几乎所有员工都持有公司期权,而且相当部分已到了行权期。此外,Google也可以借百度上市之机,依靠资本市场的力量,对百度展开一次猛烈的攻势,从而达到控股目的。
另一方面,搜索这个特殊市场,任凭Google多么财大气粗,多么技术过硬,和本土企业“拼刺刀”都难以讨得多大好处。比如,雅虎在中国市场单打独斗近4年,一无所获,最终还是通过收购3721来站稳脚跟。这里面需要太多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政策环境的把握等——Google不就一直落在百度后面吗?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05年第一季度中国搜索引擎研究报告》,百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仍稳居第一,占37.4%;而Google份额则为19.1%,位列雅虎系之后排名第三。
纳斯达克固然可以给百度无限的想象空间,冲刺也已势成必然,但资本市场漩涡对经验尚缺的李彦宏和百度来说,同样无限凶险。
三年前,中国互联网前辈高人王志东栽在这个炫目无比的圈子里头;不久前,3721的周鸿祎也被资本戏弄了一把后,黯然离开自己一手创下的江山。
前车之鉴,对个人和企业前途的担心确实足以让李彦宏在奔赴纳市的途中,费尽思量。
当初,百度出售4%的股权给Google,双方都有各自的利益需要:Google为自己上市时因含有“中国概念”而受到追捧,而百度上市时也会因Google的持股而增加国际投资人的信心。
现在来看,不管是不是因为含了“中国概念”的原因,Google在资本市场已经风光无限了;担心看到的结果却是,百度此举是否为引狼入室而预留了后门?
倘若如此,该又是中国互联网业“一件悲哀的事情”!
如果百度成为Google“囊中之物”,百度公司以及百度的文化品牌等将不复存在不说,关诸社会、安全等其他方面的担忧也难以忽视。
搜索引擎与其他产品并不一样,它几乎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而一家美国公司对中国人的生活渗透到如此地步,会不会让中国人产生不安全感?在这一方面,韩国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的经验就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和借鉴。
更为重要的是,搜索引擎还涉及国家与企业的情报,在情报搜索等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因此,无论从国家安全,还是经济安全等方面来考虑,百度都应该坚守好中国这个阵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