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产业集中度低 中国钢铁业的顽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 17:01 《中国投资》

  产业集中度低 中国钢铁业的顽疾

  ○ 田书华

  提高中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是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中国钢铁产业政策的要求。重组可以提高钢铁产业的集中度,从而打造大型的钢铁公司,确立钢铁强
国地位,发挥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提高钢铁企业的竞争力。

  从国际、国内钢铁业的重组经验来看,钢铁业重组有五种模式可供选择,分别是:区域性市场整合、专业化与向纵深服务转型、战略联盟模式、渗透到上下游的产业链重组、重新分工与全球网络化。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第一种模式和第四种模式值得选择。

  由于我国现有的钢铁企业多数为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重组基本是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之间资产的划拨调整,并不是严格市场意义上的重组,因此协议转让股份和国有企业之间无偿划拨会成为主要操作方式。当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以换股、增发新股等方式筹集重组资金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通过下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较低。

  有关统计显示,2003年,全球年产钢50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47家,其中日本4家,其钢产量占日本钢产量的74.29%;美国4家,占美国钢产量的54.50%;俄罗斯4家,占俄国钢产量的69.02%;韩国2家,占韩国钢产量79.80%;欧盟(15国)7家,占欧盟钢产量的87.46%;而我国共有13家,只占全国钢产量的44.48%。

  最近,英国《金属通报》公布了2004年世界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序。进入前10名的世界10大钢铁生产商分别是:Arcelor集团以4690万吨粗钢产量继续排名第一;LNM集团(现为米塔尔钢铁公司)2004年完全控制南非伊斯帕特伊斯科钢铁公司,以4284万吨的粗钢产量取代日本新日铁排名第二;新日铁退居第三;JFE钢铁、浦项制铁、上海宝钢同2003年一样,仍分居4~6位;美国钢铁公司因收购国家钢铁公司产量升至第七;而Corus集团退居第八;美国本土最大的短流程钢厂纽柯钢公司升至第九;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退居第十位。

  中国钢产量这么大,但是在全球前十大钢铁公司中,中国钢铁公司仅有上海宝钢一家,其排名第六位。

  2005年3月份,印度钢铁巨头米塔尔钢铁公司收购美国国际钢铁集团,以每年近7000万吨的生产量以及312亿美元的营业额,超越法国的阿塞勒集团(Arcelor)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厂商。

  从我国国内的钢铁企业情况来看,2004年我国前15家企业钢产量才占我国总产量的45%。而目前韩国仅浦项钢铁厂的钢产量就占韩国的65%;日本前5家钢铁企业的钢产量占全日本钢产量的75%;欧盟15国6家钢铁企业钢产量占欧盟整个钢产量的74%;而法国的阿赛洛钢铁公司几乎囊括了法国的钢铁生产。

  可以看出,在这15家钢铁集团中,除了宝钢规模较大,优势比较突出外,其他14家规模相差不大,这样就会加剧国内钢铁市场的竞争程度,从而导致无序竞争。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比较低。这不但加剧了国内钢铁市场的竞争程度,也大大降低了中国钢铁业在国际钢铁市场中的竞争力。

  产业集中度低是中国钢铁行业问题的集中表现,由于产业集中度低,导致了很多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钢铁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档次低

  由于集中度偏低,企业规模小,使得中国很多的钢铁企业工艺装备小型化、科技水平低,造成产品缺乏竞争力,产品结构不合理,档次低。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国内钢铁企业的主导产品螺纹钢、小型材、中型材、线材等钢材产品(长线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利润空间较小,另一方面高附加值和高技术难度的产品(如不锈钢板、硅钢片、热轧薄板、冷轧薄板等)生产能力不足,需要大量进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钢材进口国,随着中国汽车和家电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将会使钢板使用量进一步增加,供不应求的局面还会持续。

  目前中国长线钢铁产品自给率已超过100%,但钢板只有七成左右,热轧及其他表面处理的薄板等产品进口占中国钢材进口的2/3,冷轧、镀锌、硅钢板的进口依赖度一直在50%左右。

  2004年我国进口钢材3316万吨,尽管2004年我国钢材进口大幅降低,但板材进口占钢材进口量85%以上的格局仍没有改变。在板材的进口中薄板进口1644万吨,占板材进口量的65.5%,在薄板进口中热轧普薄板进口353万吨,占薄板进口量的21.7%,冷轧普薄板进口684万吨,占薄板进口量的42.1%,中板进口310万吨,占板材进口量的12.4%,不锈钢板进口269万吨,占板材进口量的10.7%。

  一方面,高档次的板材产品供不应求,需要大量进口,另一方面,由于中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低,不少钢铁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又只能生产长线产品,因此长线产品尤其是建筑用钢产能还在迅速扩大。这就导致低附加值的线材产品在中国钢铁生产中比例过高,而对于长线产品来说,由于受国内基建项目尤其是建筑业的影响较大,一旦建筑业的需求下降,这类产品将供过于求。

  2.钢铁生产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

  从生产布局来看,目前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除了西藏之外,全都有钢铁企业。过去是计划经济和战备观念有意分散布局,后来又有地方政府和投资方的急功近利,使全国钢铁生产企业从10年前大约600家,迅速扩张到目前1000家,遍地开花。这样准入门槛低,使得相当数量的企业生产规模小,装备水平低,设备老化,国际上许多淘汰的工艺和装备在这些企业中大量存在,这就必然导致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类似当年的小化肥、小水泥、小煤窑。随着技术进步,平炉被淘汰,转炉、电炉、薄坯连铸被推广,从炼钢开始短流程方式已渐成气候,这也促使准入门槛降低。但钢铁业物流是大进大出的,全国遍地开花,我国又不重视水运,过分依赖铁路更造成运力紧张。这种情况不仅仅影响了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钢铁行业的整体发展。从表3和图3可以看出我国钢铁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在能耗和成本上的差距。

  3.中国钢铁产业较低的集中度加剧了钢铁业的波动性

  钢铁业的波动性在钢铁行业内普遍存在,钢铁业如果要更好地发展,就必须解决这个难题。为了与上游形成市场垄断的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强大的钢材用户在力量上形成抗衡,国际钢铁行业不得不通过全球范围内的超大规模合并来建立大型钢铁集团,从而改变世界钢铁工业的经营与竞争格局,形成比较稳定的钢铁行业发展态势,减少钢铁业的波动。

  中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低,加剧了钢铁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导致无序竞争,削弱了钢铁行业作为买方在购买所需原材料、能源等资源时的谈判能力,在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加剧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局势。

  以铁矿石为例,目前世界铁矿石生产企业高度集中,全球75%的铁矿石生产量和贸易量都集中在世界前三家铁矿石供应商那里,使得铁矿石供应商的谈判砝码较重,话语权较大;相对而言,我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非常低,这样就导致我国钢铁公司或进口商在进口铁矿石时不考虑行业的整体利益,进口市场无序化,甚至国内各进口方之间的相互竞价,这样在国际市场上很难用一个声音说话,从而导致铁矿石价格提高。

  另外,由于中国钢铁业集中度比较低,受各种影响就比较大,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钢铁价格的大幅波动,例如2004年4、5月份中国钢铁价格的大幅下跌。可以说,中国钢铁业的“忽冷忽热”、“暴涨暴跌”,与产业分散有最直接的关系,其最终结果就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不足,进而影响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

  2004年中国钢铁产品(尤其是线材产品)价格振幅较大,这一点也从国内钢铁综合价格和国际钢铁综合价格走势的比较中看出。

  可见,较低的产业集中度是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中国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也降低了中国钢铁的国际竞争力,现在的关键是要提高钢铁行业的集中度。

  (作者:银河证券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生物质塑料产业投资价值分析

  ○刘彦斌 陆建峰 赵毅 毕重时

  生物质塑料产业发展状况

  国外生物质塑料状况

  由于乳酸是生产聚乳酸的中间体,因此,除了了解聚乳酸产业状况外,有必要了解乳酸的产业状况。Purac公司在巴西、西班牙、美国、荷兰有四个大生产厂,总产量约20万吨;比利时Galactic也是世界上乳酸生产领先公司之一;美国ADM公司,L-乳酸生产能力为9000~18000 吨/年;Ecochem公司(杜邦与Conagra公司合资),L-乳酸生产能力为9000吨/年;斯特林化学公司乳酸产量为7300吨/年。

  1997年,美国卡吉尔(Cargill)公司与陶氏(Dow)化学公司各占50%股份合资成立股份公司,设在内布拉斯加州布莱尔,开发和生产乳酸和聚乳酸,商品名为“Nature Works”,聚乳酸生产能力 13.6万吨/年,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生产能力最大的聚乳酸生产基地,也是生物质塑料树酯工业化生产规模最大的公司。

  日本的三菱树酯、钟纺合纤、尤尼其卡、库拉雷等4家企业先后与美国Cargill-Dow公司签订代理协议,在日本扩大聚乳酸应用产品的开发。三菱树酯公司建成年产1万吨规模可降解薄膜制造基地,成为日本最大的制造可降解塑料的厂家。

  台湾、韩国等国家也在努力开拓PLA在包装、医用、纤维等领域的市场应用,并已有多种产品上市。

  国内生物质塑料状况

  关于生产聚乳酸的中间体——L-乳酸,安徽丰原集团公司引进比利时技术,乳酸生产能力为3万吨,江西武藏野生物化工公司乳酸生产能力为1000T/年。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的聚乳酸生产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研究所与企业合作,已经拥有30吨/年的生产能力,今年将扩产达到5000吨/年。目前,该公司已经开展以聚乳酸为原料的制品开发,部分产品出口。

  此外,中科院化学所(北京)、上海有机所、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均开展了乳酸的聚合研究。主要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如骨科内固定的钉、棒、模板材料,组织工程中的细胞生长临支架材料以及药物控制缓释剂的载体材料等。

  生物质塑料产业投资价值分析

  市场分析

  英荷皇家壳牌石油公司估计,21世纪的前50年,生物质将提供世界化学品和燃料的30%,可实现1500亿美元销售收入。

  我国2020年能源战略目标是进口石油2亿吨,进口依存度55%,生物能源替代25%进口石油,相当于石油消耗的12.5%。其中燃料酒精1500万吨、生物柴油1500万吨、材料和化工原料用油1500万吨,按同比价格推算,三项合计应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2004年国内塑料树酯及共聚物产量1790.99万吨,化学纤维1424.54万吨,塑料制品1846.61万吨,若按照现有价格折中计算,2004年如果生物质塑料树酯全部替代国内石油基塑料树酯,可实现销售收入2000亿元、替代石油基化学纤维可实现销售收入1700亿元、替代石油基塑料制品可实现销售收入2000多亿元。

  由于生物质塑料及纤维同样可以起到节约石油资源作用,在优先发展策略中,其地位应高于生物质燃料(生物汽油、生物柴油)。原因是:一方面由于其可以完全降解,具有环保意义。因为非降解农膜的使用已经影响了可耕地质量,每年有1000多万公顷农田因覆盖石油基塑料地膜而导致土壤肥力衰退,直接影响生物质原料的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其可完全代替石油基塑料。

  另据农业部统计,我国每年地膜覆盖面积已达1.8亿亩以上,地膜的年需求量45万吨以上;棚膜覆盖面积2250万亩,年需65万吨棚膜,农用膜实际消费量超过110万吨。若用生物质塑料替代农膜,可实现130亿元销售收入。

  我国的石油基塑料包装材料产量超过350万吨(不含进口),占塑料总产量的18%以上,若用生物质塑料替代,可实现销售收入400多亿元人民币。

  成本分析

  成本问题一直是困扰生物质塑料产业发展的核心。降低成本的主要措施有两方面,一是降低生物质原料的成本,二是通过生物化工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技术进步除了直接降低生物质塑料及纤维成本外,还可以通过开发副产品间接降低企业成本。

  1.生物质原料成本

  按照目前生物化工技术水平,生产生物质塑料的原料主要是淀粉,主要采用玉米淀粉。玉米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山东、安徽和华北平原。

  去年我国玉米产量(不包括出口)在12700~12900万吨之间,其中饲料玉米消费9400万吨,工业消费增加10%,主要由燃料乙醇增加拉动,总量达到1550~1600万吨,食用消费维持在1650万吨左右。出口维持在500~800万吨。

  玉米价格在1000~1300元/吨,国外玉米价格一般略高于此价格。

  通过估算,每3吨玉米可以产生1吨乳酸,玉米胚芽油、玉米淀粉糖、玉米蛋白、玉米发酵废料(饲料用),可作为副产品开发,因此,乳酸的原料成本能控制在3000元/吨之内。

  除玉米外,高梁、小麦、甘蔗、陈粮均可作为生物质塑料的原料,我国自行培育的具有高抗逆性的甜高粱,理论上也可以用来生产乳酸,但目前未见有规模生产的报道。

  生物质塑料树酯的成本:目前,按照乳酸的国际价格,生产聚乳酸树酯的成本可控制在12000~15000元/吨(1万吨规模/年)之间。石油基树酯的市场价格在12000元上下波动。从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就成本而言,聚乳酸树酯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石油基树酯。

  2.降低成本的生物化工技术手段

  通过生物化工技术手段降低生物质成本,有三条技术路线:一是克服纤维素分子(多糖)对生物转化的抗性,将大分子多糖降解为可发酵糖;二是通过基因工程研究,由可发酵糖进行生物转化;三是连续发酵技术。其中,将大分子多糖降解为可生物利用的还原糖是目前最大的技术屏障。

  自然界生物体吸收和消化纤维素(多糖)较为普遍,理论上,通过生物技术进步,完全可以利用纤维素替代淀粉作为生物质塑料的原料。如果该技术取得突破,农作物秸秆、谷壳等纤维质材料均可成为生物质塑料的原料,此时,石油基塑料及合成纤维的时代将会变成历史。

  总之,目前的生物质原料成本和生物化工技术水平已经构成了该产业投资价值的基本要素。

  总结和建议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年产30吨聚乳酸项目的成功运作,预示着我国已经掌握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生物质塑料中试技术。由于影响力较小,该企业没有享受到国家对其专项相关优惠扶持政策。目前该企业正在扩产,规模为年产5000吨聚乳酸树酯,预计成本为16000~17000元/吨。公司成立了塑料制品研究所,对应用产品进行开发,目前已经开发出十多个产品,先行出口日本。但是,目前该企业没有原料中间体——乳酸的生产,建议企业在生物质塑料应用产品开发上,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例如从附加值和市场容量由高到低排序,逐次开发;农膜和包装材料的开发,其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较大。

  关于降解问题,一方面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检测标准;另一方面企业应在降解“可以控制”方面予以重点关注,因为不同产品对于降解的要求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产品,也要依据不同的应用有不同的要求。

  目前,相关激励政策较多地倾斜于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将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使再生能源产业得到了法律保护,而对生物质材料(生物质塑料、生物纤维)产业,政策上重视不够。虽然技术上已经成熟,但产业规模尚处于雏型,此时,如果在补贴政策、税收政策(关税、增值税、所得税、地方税等)、价格政策、低息贷款政策、信用担保政策方面给企业政策上的扶持,在流通环节实行减税政策,以销售的积极性,弥补流通企业在原产品销售量减少等带来的损失,相信会增加投资的吸引力。作为投资者,也应相信,现阶段投资该产业,随着产业规模和市场影响的扩大,生物质塑料降低石油资源消耗和环境意义一定会得到生物质能已经享受到的政策优惠。

  背景链接》》》》》》

  生物质塑料

  近100年来,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石油的开采和利用,在方便了人类生活的同时,也打破了自然界完整的生态链。

  再次迫使人们产生回归生态链的想法源于世界三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BP和英荷壳牌,它们在2003年发布公告称——按照目前已探明的世界石油储量和开采速度,全球石油的平稳供应只能维持40.6年。

  回归生态链的努力也与日益恶化的环境因素有关,除了石油基燃料产生的污染外,石油基塑料消耗和塑料制品被废弃后不能降解因素,破坏了生态链循环,产生了恶性后果。

  目前,随着生物化工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已经可以利用生物质转化成按自身需要而“塑型”的材料,即生物质材料(包括塑料、纤维等)。这些材料的使用一方面可以替代石油基树酯,缓解对石油的依赖;另一方面,由于其完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又是植物生长的原料,完全进入生态链。因此,对该产业进行了解和分析,非常有必要。

  1.生物质和生物质产业

  生物质产业是利用农作物、树木和其他植物及其残体、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等可再生或循环的有机物质为原料,通过生物化工方法生产生物质燃料、生物质能源以及生物质材料(包括塑料、纤维等)的工业化产业。

  生物质所含的能量和生物质质量与如下因素有密切关系:生物质品种、生长周期、繁殖与种植方法、收获方法、抗病抗灾性能、日照时间与强度、环境温度与湿度、雨量、土壤条件等。

  2、生物质塑料产业

  生物质塑料是利用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生物化工技术生产的树酯。这种生物质塑料既具有石油基树酯的可塑功能,又可在自然环境里被微生物(细菌、真菌、藻类等)完全降解,降解生成的CO2和H2O,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利用,进入生态链。

  可塑特性决定了产品的应用范围和经济价值,可降解性反映的是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环境保护价值,而生物质源可起到节约石油资源保护环境的作用。

  通过大量调研认为,目前具备上述三个特性并可开发的生物质塑料有二类——聚β-羟基丁酸酯(PHB)和聚乳酸(PLA)。

  2005年6月,建设部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批准发布的第一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性国家标准。根据中国建设部的测算,如果不推行建筑节能或绿色建筑,到2020年,中国建筑的能耗要达到11亿吨标准煤……

  建筑节能 形势逼出来的商机

  ○ 本刊记者 李晓明

  我国建筑耗能惊人

  2005年5月24日,建设部总工程师王铁宏在出席“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时,作了《对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工作的研究与思考》专题演讲——

  我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率居高不下,这使我国建筑节能的任务迫在眉睫。在中国43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中,99%是高能耗建筑,这些超过400亿平方米的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二到三倍。更为严峻的是,我国每年新建房屋20亿平方米,但95%却是高能耗建筑,这已成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难题之一,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就占了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根据建设部测算,如果不推行建筑节能或绿色建筑,到2020年,中国建筑的能耗要达到11亿吨标准煤,也就是现在我们建筑消耗能源的3倍以上,那时中国就会成为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因此,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

  我国建筑节能落后的原因

  承担北京TPT大厦生态建筑技术咨询顾问的“五合国际”副总经理卢求认为,三大因素造成我国建筑节能落后。

  第一,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和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还未形成。

  长期以来,国家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引导和扶植节能与绿色建筑。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的节约也没有可操作的奖惩方法来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而颁发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作为一个部门规章,力度远远不够。虽然已先后颁布实施针对三个气候区的节能50%的设计标准,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但针对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节能标准尚未出台;关于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

  而发达国家对于节能建筑制定了强制的标准,并给予优惠。以美国为例,加州在20世纪70年代末首次制订发布了本州建筑节能标准,此后,相继在80年代和90年代对标准作了几次修订,直至2001年推出最新版本的标准。加州节能标准分为规定性指标和功能性指标两部分,前者必须强制执行,后者提供达到规定性指标的各种方式和途径。标准的先进性、实用性和指标控制程度的灵活性,激发了设计师、开发商等标准使用者的创新精神,同时也为标准的下一轮修订奠定了基础。

  美国还鼓励有条件的州制订本州的节能政策,并要求以多样化的扶持举措,推进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和节能政策的实施。据此,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提供了便于独户住宅翻新或装修时节省能源的高能源效率房屋抵押贷款,并且对于节能建筑还给予税收上的优惠。

  第二、缺乏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配件和新的设计及管理模式的推广交流平台。

  节能建筑除了使用节能材料和设施外,建筑结构、房屋外壳传导系数的计算以及施工都比一般普通建筑复杂,而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发展商、技术人员、施工人员都需要进行专业培训才能具有专业资格。

  在西方发达国家,节能与绿色建筑已经有几十年的成功发展史,积累了大量经验,并有一个平台供学术机构、业界进行交流,而我国目前还缺乏这个平台,建筑节能专家研发的节能技术只能库存在电脑里,或作为学术论文使用,并没有被应用发挥出社会价值。

  第三,节能建筑的成本高,开发商缺乏动力。

  现在很多写字楼的开发主要还是出售,大多数写字楼开发商只负有开发产品的责任,并非产品的使用者。建筑要节能,势必增加开发成本,并且节能建筑的设计比一般的设计耗时多。这对于一些把利润和资金回收速度放在首位的发展商来说,他们不愿意过多顾及建筑的节能问题,只要达到现行的节能标准就算过关。这也导致一些懂得节能设计或者想在节能设计上有所作为的设计院和开发商不愿在在节能设计上费功夫。即便一些项目声称是节能建筑,但产品技术也只会限于节能建筑的表面,在通风采光上做点文章,不会顾及深层次节能技术的应用。

  建筑节能产业发展预测

  来看这样的试验:两幢同样外形的多层住宅,一幢采取节能保温措施,另一幢则没有。在标准条件下(即冬季室内保持18℃,夏季室内保持26℃),普通住宅一年用于空调制冷、采暖的电耗为每平方米90.7千瓦时,而节能住宅全年电耗可降至每平方米48.1千瓦时,较普通住宅节约空调电耗47%。目前,上海市民每年的电费支出中,30%左右用于空调。

  专家还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夏天室外38℃高温时,普通住宅的外墙面温度将达48℃~49℃,屋面温度更将高达60℃,室内温度也在37℃~38℃,屋内灼热难当。但如果外墙和屋面采用了保温、隔热措施,室温便可降低2℃~3℃。可别小看这2℃~3℃,首先,人体舒适度将增加;其次,由于室温每增加1℃,空调用电将增加至少5%,这对降低高峰用电负荷也大大有益。

  另有试验表明,建筑采用节能措施后,耐久性更强,使用寿命也更长。因此被认为是今后建筑的发展方向。据上海市建科院高工陆善后介绍,目前申城比较成熟的节能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提高建筑维护结构(通常指外墙、屋面、门窗和楼板)的节能性能,如采取外墙保温等节能手段;另一类是提高照明、采暖、制冷等设备的利用效率,如利用太阳能照明、供热等。

  如果市民现在的房子不是节能住宅,还可利用家庭装修的大好时机,进行节能改造。例如:用中空玻璃调换原有的单玻璃;铺设保温墙材;在木地板下格栅间放置保温材料;定制防盗门时可要求填充防火保温材料;顶层居民在吊顶时放置保温材料;选用节能型灯具,等等。预计到2010年,上海市新设计建造的住宅和公共建筑可节能65%。同时还将完成20%~30%的已有建筑节能改造。

  节能建筑虽然前期投入大,但在后期使用中非常节省——如果开发商在前期多投入10%,就可节约65%的能源消耗。

  据介绍,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等方面的能耗,各部分能耗大体比例为:采暖空调占65%,热水供应占15%,电气占14%,炊事占6%。

  建筑节能空间巨大

  据有关专家分析,到2020年,如果城镇建筑全部达到节能标准,每年可节省3.35亿吨标准煤;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8000万千瓦,相当于我们国家从1998年到2002年五年新增电力容量的总和、或4.5个三峡大坝的发电量,或相当于每年国家可以节省电力建设投资1万亿元。

  通过推进城镇化合理规划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和节约度,到2010年,可将新增建设用地幅度降低一半。到2020年,实现城乡新增建设用地与节约用地的动态平衡。通过降低供水管网漏水率10个百分点,一年就可以节水47亿吨。通过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全国城镇家庭一年可以节水17亿吨。提高建筑品质,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推广可循环利用新型建筑材料,到2010年,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可降低10个百分点,到2020年可在此基础上再降低20%。

  我国对于建筑节能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国新建建筑全部执行节能省地标准,既有建筑节能、节水改造逐步开展,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要基本实现节能50%,到2020年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超大城市要实现建筑节能65%的指标;到2010年新建建筑占用耕地增长幅度要减少一半,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与节约用地实现动态平衡;2010年新建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当中的节水率比现在提高20%,到2020年再提高10%;2010年全面采用新型建筑体系,新建建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总消耗比现在下降10个百分点,到2020年再下降20个百分点,实现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为落实《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实现规划目标,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规划提出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并对实施工作进行具体部署。通过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十一五”期间将实现节约2.4亿吨标准煤的节能目标。

  作为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发改委对建筑节能工程提出如下要求: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范),加强设计、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监管;结合城市改造,开展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节能型建筑示范(试点);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的生产和推广;建筑节能标准的制定(修订)、实施、检查及监督管理(以新建建筑为重点)等。“十一五”期间,实现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严格执行节能50%的标准,加快供热体制改革,加大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力度,分别节能5000万吨标准煤。

  建筑节能终于有了标准

  2005年6月,建设部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批准发布的第一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性国家标准。

  在这本80多页的节能设计标准中看到,公建空气调节系统室内计算参数是,一般房间冬季温度20℃,夏季25℃,而大堂、过厅冬季温度是18℃,夏季室内外温差不大于10℃。按照这样的参数设计,商场、写字楼冬热夏冷的高耗能情景将会大为减少。

  此次发布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通过改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提高供暖、通风、空调设备、系统的能效比,采取增进照明设备效率等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舒适参数条件下,与上世纪80年代初设计建成的公共建筑相比,全年供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的总能耗可减少50%。

  业内人士指出,建筑节能标准作为建筑节能的技术依据和准则,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技术基础和全面推行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该《标准》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在民用建筑领域全面铺开,是建筑行业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制定并强制推行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的一项重大举措,对缓解我国能源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市建委的一位负责人说,我们与发达国家在建筑节能上差距主要不在材料、设备、施工技术上,而是在设计标准上。北京近几年开复工建筑面积都在1亿平方米以上,这样大的建筑规模如果继续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将留下很重的能耗负担和治理困难。

  《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顾问副总工程师郎四维说,要实现我国2020年的宏伟目标、要确保GDP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两番,能源消费增长必须要控制在翻一番的水平内。根据预测,如果建筑节能工作进展差,到2020年建筑能耗会高达11亿吨标煤,是当前的3.1倍;如果建筑节能工作进展好,也就是说,能全面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5年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每年分批改造既有建筑,2010年后逐步在各地实施节能65%、75%的标准,这样可以保持建筑能耗为7.5亿吨标煤,为当前的2.15倍,确保建筑能耗增长控制在一倍左右。

  由此可见节能标准的建立和执行的重要性。

  建设部标准定额司负责人说,我国虽然已先后颁布实施了针对三个气候区的节能50%的设计标准,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但公共建筑节能标准刚出台,针对工业建筑的节能标准尚未出台,关于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

  另外,制定标准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加强监管,严格实施节能标准,使标准中规定的建筑节能的基本技术要求得到落实。为此,国家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均有明确要求,例如《能源法》规定: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应当遵守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项目,审批机关依法不得批准建设;项目建成后,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不予验收。建设部先后发布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等部门规章,印发了《关于加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建筑节能审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但从1996年以来,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或达到节能标准要求的不足20%。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标准实施和监管,任务艰巨而迫切。

  在本次科博会上,节能型建筑成为重点内容。轻型钢结构ASA板镶嵌式集成节能建筑、节水型厕所自动冲洗装置、低温热泵中央空调的装置,甚至具有科技生态概念的房子,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单一的市场推广手法开始被多样化所取代,而环保低能耗楼宇将成为开发商追逐的热点。业内预测,在未来几年里市场上将涌现出大批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的楼盘。

  外资热钱 涌向京城地产

  ○ 程继明

  5月9日,就在人民币升值预言落空的次日,北京市建委发布了2005年一季度北京房地产市场信息。这份报告显示,无论是住宅现房还是期房,价格仍在上涨。其中,商品现房上涨523元/平方米,涨幅达11.15%。不少专家认为,这几乎是历史涨幅中最高的一次。

  原因似乎很多,但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事实是,正是在各种境外预言家们不同版本预言的掩护下,大批外资最近已经悄悄向北京袭来。

  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无疑就是紧缩性房地产政策。但事实是,房地产投资增长依然较快,房地产市场价格仍然持续上涨。同时,据央行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05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6591亿美元,同比增长49.9%,国际热钱纷纷涌入已是不争事实。

  外资机构主战场移至京城

  进入2005年,一向低调、小心翼翼的外资机构纷纷从上海转入北京房地产市场。

  “两周之内,中远远洋新干线的另一栋楼将按照同样模式达成整售协议;如果不出意外,一个月之内,我们还会引入另外一家世界知名的投行进行合作”,4月20日,中远地产董事长李明十分兴奋地向记者描述。

  看起来,他仍然沉浸在4月8日那宗交易带来的喜悦中。这一天,北京中远远洋新干线D座酒店式公寓以3000万美元的高价,被全球发行的扬子基金买走。“此次签约中远远洋新干线,只是我们迈入北京的很小一步,除了这个项目,很快还会有另外一个项目”,首次出击北京房地产市场的扬子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扬子基金的投资重镇原本在上海,今后的投资重点就是北京,当然在其他的二线城市,有特别适合其投资理念的项目也不会排除。

  近日,外资机构大手笔购买中国房产的举动令人目不暇接——

  新加坡嘉德置地及其在华全资子公司凯德置地更堪称“沪上资本进京”的典范。今年1月4日,嘉德置地以约17亿元购买了北京华联商厦北京安贞店和北京华联望京购物中心;2月底,凯德置地以5.5亿元独家拿下北京东二环路商业区1.47万平方米的综合用地地块,计划于未来三五年兴建一个拥有高楼公寓、办公楼及零售商铺的综合项目;3月初,凯德置地又斥资18.37亿元收购了北京中环世贸A、B两栋甲级写字楼。4月初,嘉德置地以1.076亿美元决然出售其早年在上海投资的百腾大厦项目。

  今年2月2日,美林集团在北京宣布,注资3000万美元现金入股银泰集团在北京CBD中心建造的大型综合房地产项目。这被视为国际顶级投资银行在北京地产业的一次牛刀小试,而摩根士丹利2月25日斥资4亿元人民币买下北京富力城一座23层写字楼的举动将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国际热钱开始真正登陆北京房产市场,这也是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在北京的最大一笔地产投资。 据了解,与美林并称“华尔街四兄弟”的摩根士丹利中国地产基金规模在20亿元,已经投资了中国10余个房地产项目,其中包括争议最大的上海。作为在中国房地产市场最活跃的海外投资机构,在此之前,摩根士丹利名下的房地产基金已经在上海和当地开发商进行了数次合作,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和处理银行不良资产包。同时,摩根士丹利还表示将继续加大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入,房地产基金亚太地区房地产业务副总裁白可福去年12月份曾表示,2005年该公司在中国内地的投资将是2004年的2至3倍。记者发现,摩根的观点似乎也在改变,最近从摩根内部传出的信息显示,摩根对中国尤其是北京的房地产市场非常看好。

  个人投资者纷纷北上

  较之于机构投资者,海外个人投资者也出现了“北上”现象,一些高档楼开盘时经常出现他们的身影。

  3月中下旬,潘石屹在SOHO中国网站聊天室表示:有一部分客户正从上海转移到北京,我了解到至少有两拨客户是在他们将上海的房子出售后来购买SOHO尚都的。

  4月20日,北四环安徽大厦附近一座高档楼盘正准备第四期发售,看房人中,一半以上是外籍人士。“进入今年第二季度,在我们这儿买房的外国人明显增多了,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10多套”,一位销售经理告诉记者,这个楼盘前三期业主超过5成是欧美人士,外资总共购置住房近千套,资金大约为15~20亿元人民币。

  宝星国际的销售负责人分析说,目前,北京市外资购房比率在大幅攀升,海外个人大量到北京购买房地产,其中一些超出了购房自用的范畴,明显带有投资或投机性质,这部分海外资金,一部分来自一些境外的房地产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一部分来自大量的个人散户资金,总体看,资金并不是很多,不及上海的一半。

  虽然对于境外资金在内地个人购房的数量难以确切统计,但透过一些外资银行个人按揭业务量的飙升,或可窥得一斑。据北京某外资银行一位客户经理透露,尽管该行进行了严格的审贷管理,但是今年以来,每个月通过审核的境外人士个人按揭贷款业务量依然达到人民币1亿元,相比去年,境外资金的涌入增加了一倍。 曾与建外SOHO合作的东亚银行北京分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几年来,与我们合作的房地产项目就有30多个,主要给买房的外籍人士提供外币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比如新城国际、温莎大道等,几年来,分行的相关房贷余额达到了20多亿元”。

  外资的腾挪之术

  据专家介绍,投资中国房地产业的外资主要包括三类资金:一是摩根士丹利、汉斯等国际投资机构;二是大型境外企业的投资;三是关注住宅公寓物业的散户买家,即所谓外资炒房“热钱”。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预测,虽然目前国外基金进入中国的量并不是很大,但很多基金正试图以与中资公司合作或是参与政府旧城改造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到2006年底中国对金融业完全开放后的两三年之内,其资金量将达到20亿至30亿美元。“房地产投资基金和海外机构资金通过直接购买房产、进行项目合作、直接参股房地产公司介入公司运作等三种方式自由进出”,一位接近外管局北京分局的相关人士介绍说,个人购买房产通过“化整为零”、“黄牛”等方式兑换成人民币,如果想变现汇出收益,就必须提供该房产交易的完税凭证、买卖房产的合法手续以及当初购房时的境外汇款凭证等。

  “挪用经常项目资金进行房产投资的收益在正道走不通的情况下,一些‘潜运作’同样可以帮助实现利润的汇出,如借道贸易项目或者地下钱庄”,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伟分析。

  高度警惕热钱投机

  外资进入已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中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我国部分城市房价过快增长,甚至有引发金融风险的可能。“外资无疑成就了中国楼市的辉煌,但同时资本逐利的本质也使得楼市充满了投机与风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认为,一旦汇率变动,楼市必定出现一定的抛盘。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表明,货币升值及其预期带来的最大冲击之一就是促使国际游资在套利动机下涌入东道国资产市场,导致资产市场泡沫迅速膨胀,最终往往难逃崩溃的命运。而且,越是经济基本面良好且为国际投资者所看好的经济体,反而越容易陷入这种危机。

  针对外资大量涌入北京楼市的现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虽然目前国际游资在北京还没有形成气候,但势头强劲,政府要时刻保持警惕,对外资的进入要分清其投机、投资的性质,从开始就将投机资本遏制住,以免外资炒家推高房价,造成房价泡沫。

  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认为,当前面临着巨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国际投机资本正千方百计寻觅内流套利的机会,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吸引了众多国际炒家入场,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开发、中介、消费等各个环节,外资的身影都日趋活跃,海外个人在国内一些沿海城市一人购房数十套乃至上百套已经屡见不鲜。

  时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的郭树清承认,这种情况明显带有投机性质。郭树清曾在北京表示,中国非常关注资本流入中存在的投机问题,外汇管理部门和其他宏观经济部门正就此进行调查,并将对违规行为作严肃处理。 易宪容说,我国房地产税费大头都集中在开发投资环节,最终被房地产商摊入了成本,而保有、交易环节相对偏轻,对个人占用多套房产几乎不征税,客观上刺激了房地产投机行为。但综合各方面信息分析,开征房地产税等政策出台都已表现出了强烈的信号。对外资也好,投机的“热钱”也好,政府必定会有相应的监管措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日前提出,外资也好,内资也好,普通居民也好,外国投资者也好,只要是符合市场规则的交易,都不应该受到歧视。不能看资金的来源、看谁在购买,核心问题是,看交易是不是符合规则。他认为,应该采取一些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间接调控手段去调节、引导,这样既能管得了,也能管得好。

  谢伏瞻说,资本总是要追逐利润的,如果你这里有空子可钻,有利可图,它肯定会来。关键是你如何用经济手段,用法律法规去管理或调节,而不是简单地加以限制。在部分城市,人们认为外资抬高了房价,如果加强管理,房子是自住的,没问题;如果不是,可以规定你在多长时间内不允许交易,或允许交易,但对其所得利润征税,增加它的交易成本,这些经济手段都是可以采取的。

  IT模式之争 让市场做主

  ○ 本刊记者 谢旻

  在2005年“中印软件产业峰会”上,记者发现,不少印度IT培训公司已计划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谋求瓜分中国高级软件人才培训市场。根据信息产业部发展研究院的《年度IT市场评测报告》,截至2004年底,北大青鸟APTECH和NIIT两家拥有印度公司背景的IT培训机构已经占据了中国IT培训市场近23%的份额,并已明确提出要占据中国40%的应用市场。

  但是,印度模式风行中国,国内IT教育界受到惊忧。进入2005年,国内IT培训市场发生了一场争论,而争论的中心在于:印度式的“软件蓝领”到底适不适合国内IT企业的需求,而那些号称“多面手”的中高层软件人才是否就会受到企业的追捧呢?

  “印度模式” 水土不服?

  “中国IT培训市场或许将身陷对印度的路径依赖”。作为软件工程专家、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商经济学院教授居德华一直对印度IT培训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抱着警惕的心态。

  印度是一个典型的“软件外包”国家,2004年,其软件出口值高达120亿美元。但中国却是一个“软件内需”国家,2004年中国的软件出口值仅有220亿元,只占到总产值的1/10,另外90%产值都是由内需创造的。

  印度多为规模较大的出口企业,一般通过精细化分工来完成外包业务,他们有一批高水平人才负责打单,把拿到的项目分解后扔给国内,靠着国内大量的“软件蓝领”去编程、测试,人才的需求划分是很明确的。“所以一个印度软件公司的规模可以达到2万人,甚至有超过25000名员工的公司,这决定了他们需要的是大量的基础技术工人。而中国软件企业95%以上是50人以下的小规模企业,接受订单从开始谈判到模块划分、功能的分解,到编程、测试,再到维护,很可能是由一个团队从头做到尾的,内部不可能开展精细化的分工。这从客观上也要求国内企业的人员需求是复合型的一专多能人才中高级IT工程师”。居德华说。

  因而,清华大学IT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孙元凯博士认为,中印软件产业格局的这种差异,决定了两国对软件人才需求的不同,从而软件人才培训模式也必然不同。印度的培训模式不符合中国国情,不能满足软件人才的培训需求,也不能满足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这是印度模式的一大瓶颈。正是基于这一观点,清华大学推出了与印度“软件蓝领”截然不同的“T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求打造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IT人才。

  信产部电子教育中心综合部主任王志昌的观点也大致类似。他指出,中印两国的软件产业格局不同,产业规模的不同,决定了两国在业务运作模式、人才需求上的差异,不可能采用同一发展模式。国内IT培训及教育,应该直接面向产业发展与信息化建设需要,学习印度的经验,着眼于建立终身继续教育体制,着眼于中高级人才的培养,填补中国当前IT培训的空白。

  数据里的市场现实

  尽管有关人士认为IT培训中的印度模式不适合国情,并且纷纷呼吁打造中国的IT培训模式,但从目前情况看,“印度模式”在国内却是风行天下。

  赛迪顾问(CCID)发布的2004年度IT市场发展报告显示,我国IT职业教育和培训市场在2004年,总体规模已经达到33.5亿元,比2003年增长16.3%。市场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排名市场前5位的北大青鸟APTECH及其他4个品牌已经占据了整个市场40%以上的份额,形成了几大品牌竞争的市场格局,IT培训市场已经从最初的无序化不断走向成熟和规范。

  其中,中印合资的北大青鸟APTECH在2004年实现了超高速的增长,增长速度接近100%,在2003年基础上整整翻了一番,以整个体系4.96亿元收入一举夺得14.8%的市场份额,占据市场第一,比市场第二梯队高出6.9个百分点,大大领先于其他培训品牌,表现出一枝独秀的发展势头。独占培训市场14.8%的份额,

  一年营收近5个亿,这肯定不是一个大企业的规模,5个亿在其他市场上也并不算大,但是在总计30多亿规模、拥有几万家培训机构的IT职业教育和培训市场,5个亿在业内人士的心目中,其份量是可想而知的。即使是在整个教育产业领域,将规模做到5个亿的企业也是屈指可数,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巨无霸”。而“巨无霸”的全部成长历程只有短短4年。

  北大青鸟APTECH的总经理杨明向记者证实:除2003年由于受“非典”影响增速放缓,其余两年都是以翻番的速度在增长,2002年在2001年的基础上翻了番,2004年在2003年的基础上翻了番。而按照权威调查机构CCID的市场统计数据,在2002和2003年北大青鸟APTECH培训体系分别以2.1亿和2.5亿的市场规模,连续两年位居我国IT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市场第一。

  根据这些数据,记者做了一个推算,4年的时间,北大青鸟APTECH培训体系创造了超过10个亿的培训收入。

  为软件蓝领正名

  眼下,中印对比的问题随着外包和印度式培训的推广,再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一时间,针对印度模式的种种言论也是层出不穷。

  面对来自市场的质疑,作为印度模式“软件蓝领”培训的领跑者,北大青鸟APTECH总经理杨明说:“事实上,中印之间确实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在许多印度人看来,中国经济发展很快,照这样的发展速度,上海再过几年就赶上孟买了。然而稍微具备一些常识,我们就不难发现这其中存在着多么大的误差。不幸的是,这种误差也存在于中国对印度的软件认识上”。

  实际上应该说软件开发领域的从业人员都是白领范畴。杨明认为,根据软件业的人才结构分布,中高级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是在工作中有相当经验积累才能成长起来的。之所以称之为“软件蓝领”,是因为软件业都要从程序开发和测试的基础做起,支撑行业的人才基石以及人才发展的起点还是那些最基层的技术工作者。

  班加罗尔作为技术教育中心的地位决定了它成为印度IT业的中心。印度的教育体系有很多层次,有像班加罗尔大学、德里大学这样正规大学的计算机系,重视系统理论教育,也有很多职业技术学院,不重视教授系统知识,而是注重编程技术教育,培养专业的软件技术工人,因此除了培养系统开发的尖端人才外,还同时造就了众多专业型的软件开发工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金字塔人才体系,各个层次的人才都有。

  教育、人才、国际化、流程控制、加入全球供应链,这促成了印度IT神话的诞生。当然,神话也并非十全十美。印度IT业长于制作模块软件,也就是主要按客户定制来设计制作“零件”,而不是整个系统,因此系统整合能力较差,缺乏自己的核心软件品牌。而相比较而言,中国IT业的优势在于系统技术开发能力和经验比印度同行多一些,这也是中国IT业目前可以与印度IT业比较时惟一可以安慰自己的东西。

  华为印度研究所所长黄冀如此解释:“其实软件开发,并不需要全都是尖端人才,只要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人就行了,而且比较稳定”。对程序员来说,由于从事外包工作可能导致开发技能单一,从而对整体职业规划产业不利的影响。但是,在软件人才的金字塔形结构中,为数众多的“软件蓝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实际上,“软件蓝领”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结构问题。国内的父母几乎清一色地希望孩子将来成为白领甚至金领,再加上2000元的月薪、30岁危机等这样那样的问题,“软件蓝领”确实可能遇到难以为继的问题,但是,没有大量的“软件蓝领”做基础,中国的软件产业是不可能腾飞的。

  抛开“模式”之争共同发展

  当前,一项庞大的合作计划摆在了中国与印度两国软件企业面前。按照计划,在不远的将来,中印将共同组建一家员工数超过1万人规模、年营业收入最少在4亿美金左右的超级合资软件公司。这个设想一旦变成现实,国内第一大软件企业也将浮出水面,并将开始抢夺有着200亿美元规模的美国离岸外包业务。

  据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美国Gartner分析,中国至少需要400万的IT人才,无论从数量或质量上,都面临巨大的缺口。居德华透露,目前中国已培养了近50万名软件专业人员,每年毕业的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近4万人,但当前中国软件人才仍供不应求。

  自上个世纪末,随着我国IT业的逐渐发展壮大,国内的IT职业培训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以北京为例,据不完全统计,IT培训机构最多时达到上万家。在庞杂的培训机构中,多数属于低端培训,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品牌形象相对分散,曾一度影响了IT培训市场的健康发展。经过这几年市场的充分竞争与发展,一大批中小培训机构正逐渐从市场上消失。报告指出,2004年IT培训领军品牌北大青鸟APTECH在全国发动的万人免费培训等公益活动促进了市场的重新洗牌。

  此外, IDC报告对前几位培训机构产品类型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多数培训内容都以中高端培训方向为主。对此,IDC分析认为,2005年随着我国培训市场发展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消费者教育投资概念的逐步形成,培训机构品牌效应的不断固化将成为我国个人IT培训市场的第一个新变化。

  业内专家认为,从2005年起,中国IT培训产业已面临变革,培训班模式正从学历教育过渡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训。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行业洗牌势在必行;IT培训与产业将更加紧密结合,企业订单式培训、以就业为导向的培训将成主流。而现实情况是,国内IT培训机构北大青鸟APTECH公司近日推出了BTEST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其出发点正是以就业为导向,看准国内企业对软件测试工程师的需求。

  然而,如今存在的“模式”之争显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为迎接这次机遇所能采用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消除这种误解。中国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武汉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所长何克清教授表示:“中国软件产业化水平之所以比印度低许多,人才瓶颈就是主要的症结之一。中国必须建设和发展自己的培训产业,建设中国的IT人才基础工程”。上海亚士帝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盛浩林也认为,应该直接面向产业发展与信息化建设需要,学习印度的经验,着眼于建立终身继续教育体制,同时,着眼于中高级人才的培养,填补中国当前IT培训的空白。

  CCID调查数据还显示,2002、2003、2004连续三年,我国IT教育与培训市场的增长速度分别是18.8%、13.8%、16.3%,仍然保持着较高速度的增长(见表1)。IT教育培训市场已经进入增长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但IT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IT培训仍将是一个拥有广阔市场前景的行业。

  央行提高住房商贷利率,商业银行直接获益:其一,收入增加;其二,获得贷款定价权;其三,降低潜在风险。

  银行业 获益于房贷新政

  ○ 程萍萍

  房贷新政策对商业银行有利

  商贷利率提高使商业银行自动获取升息收益

  由于住房贷款迄今为止仍是银行的优质贷款,再加上消费者购房需求一直比较强烈,因此近年来各商业银行都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作为新的经营领域和利润增长点,予以大力拓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成为银行各类贷款中增速最快的品种之一。

  央行将居民住房抵押贷款利率提升之后,从贷款存量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成为直接的受益者。粗略估计,仅本次加息后,以商业银行房贷最低利率5.51%计算,招商银行将因房贷利率提升,获得约9000万元净收入,民生银行约8600万元,浦发银行约9800万元,华夏银行约2240万元。

  提高了商业银行在房贷中的定价权

  本次调整住房贷款,包括首付款比例的确定以及贷款利率的制定两个方面。商业银行均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权,特别是贷款利率定价权的下放,将大大提升商业银行在房屋贷款经营中的灵活性。

  逐步降低银行房贷风险

  关于房地产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是否蕴藏了很大的风险,从学界到政府,都存在很多争议。央行从务实的角度出发,在通过控制土地和资金供应量,对房地产投资有所遏制之后,又通过提高个人房贷门槛来压制需求,是希望降低房地产发展过快可能给银行贷款带来的风险。

  至于商业银行个人贷款到底有多大风险,我们并不想讨论,但央行未雨绸缪的做法,即在房地产行业仍有快速发展及消费者的购房热情仍无减退的情况下,推出这一政策,无疑有助于减少银行贷款的可能风险。

  未来银行房屋贷款趋势

  1.个人住房贷款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增速会略有降低。未来几年,在经济的较快发展中,房地产投资仍将会有较快增长,个人住房需求也仍保持较高热度。本次的调息政策是政府的一种防御性行为,其初衷是为了预防风险,而不是扭转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不过增速会有所降低。

  2.商业银行在个人房屋贷款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不同地区、不同地段、不同项目,甚至针对不同行业人员的贷款利率,都可能有所不同。

  3.个人住房贷款规模的下降,与贷款利率的提升对商业银行收入的影响有一定的抵消作用,但总体来看,贷款利率提升带来的正面影响更大,商业银行个人贷款利息收入将略有提升。

  政策变化对上市银行的影响

  提升上市银行收入水平

  短期内,个人贷款规模大的银行,收益较大。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在静态的情况下,因贷款利率提升,均可获得约9000万元的净收入。

  中长期来看,个人贷款增速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会抵消利率提升带来的好处。但总体上商业银行仍将因此获利。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仍将是上市银行的重点拓展领域

  由于资金规模、政府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上市银行在一些优良的、大型建设项目的贷款中,都不处于优势,地位相对较弱。贷款质量优良的个人住房贷款领域,是上市银行既保规模又保质量的必选品种。因此,尽管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需求将有所降低,上市银行仍会作为业务重点进行开拓。

  (作者: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