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平安银行启用台湾班底 马明哲修炼金融控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0日 17:2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马 斌 上海报道

  台湾班底

  7月5日上午,上海静安广场,由福州迁上海的平安银行总行,终于揭开猩红的盖头。

  作为平安银行行长,原中国信托金融控股公司(台湾)副总经理陈昆德,在被平安“雪藏”接近一年后,也终于亮相。

  陈昆德,台湾辅仁大学统计系毕业,历任台湾优利系统公司(Unisys)项目协理,中国信托个人金融总管理处副总,兼中信银(台湾)证券董事等职务。在中信金控(台湾)期间,陈从中信银(台湾)业务流程重组及数据库建置,到信用卡、房屋按揭、汽车贷款、个人财富管理等消费金融业务熟捻。

  知情人士称,陈昆德投奔平安、转战内地,不仅带走了其在中国信托银行(台湾)的数位核心幕僚,而且也从台湾同业挖角,两者相加超过十人。而陈昆德本人,则成为2004年中信银(台湾)被挖到内地的第三位高级主管。

  在台湾金融界,因为最早跨海峡挖角的关系,中国平安早已声名远播:1994年,原台湾中兴人寿副总黄宜庚“转会”平安。此后数年,平安寿险迅速在上海等战略要地反超中国人寿、友邦,而黄亦因此扶摇直上,历任寿险协理、平安人寿总经理等职务。2000年,平安进一步推出“龙腾计划“,邀集台湾岛500名保险人员西进。

  一位台湾金融界人士指出:当时平安在台湾保险行业的挖角,并没有涉及岛内顶尖保险公司,比如国泰人寿、新光人寿以及南山人寿,故而其影响并没有外人想象中那样大。

  可是,事过境迁,10年后平安再度赴台寻求外援,眼光已大不相同。该人士称,在台湾,陈昆德所率领的“中国信托”,在信用卡业务上一举打败包括花旗银行在内的诸多外资银行:台湾“银行局”公布的信用卡营收信息显示,2004年第三季度,中信银(台湾)信用卡收入以35.8亿元(新台币)称霸,花旗银行以21.5亿元(新台币)位列第三。此外,中信银(台湾)还包揽了循环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发卡数量以及有效卡数量等诸多指标的第一名。

  宝来证券(台湾)的拜访报告称,2005年3月底,中信银(台湾)的流通卡数已达695万张,循环信用余额增至615.6亿元(新台币),持续以每月5亿~10亿元(新台币)的速度增加。

  或缘于此,国内多家银行对中信银(台湾)的上述团队不无垂青。事实上,平安银行亦非陈昆德在内地的第一次。

  2002年初,经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同意,招商银行与中信银(台湾)合作发展信用卡业务,达成七年利润分成的合作计划。随即,中信银(台湾)数十人团队以顾问身份出现在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而陈昆德亦定期前往。

  2004年3月,与陈昆德“当量”相当的中信银(台湾)资深副总仲跻伟,被招商银行相中,并担任其信用卡事业部总经理。

  除却台湾团队,平安银行亦从国内银行界和内部调兵:常务副行长冯杰,原为中信实业银行上海分行行长,行长助理李春彦,来自平安战略发展部,曾任平安北京代表处主任,此前,李曾长期负责信用卡中心筹备事宜。

  而在平安银行董事会中,平安信托委派董事6人,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徐光中出任董事长,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执行官杨文斌出任审计委员会主任;汇丰委派董事两人,高管两人;平安信托和汇丰各推荐一名独立董事。

  零售银行行进图

  尽管平安寿险的地位几乎无可撼动,但对于刚迁址上海、仅两个据点,并且仍为合资银行身份的平安银行而言,环顾业内,罕有更弱者。

  平安银行内部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6月底,平安银行总资产69892万元,负债18982万元,累计利润524万元,不良资产率为0。2004年初平安联手汇丰收购福建亚洲银行时,该行仅有员工18人,一年之后发展到53人(含总、分行)。

  这一局面,显然不是平安的野心。

  陈昆德称,平安银行目前将以公司业务为基础,争取全国性的人民币业务牌照,发展消费金融业务,“中国内地GDP连续多年保持8%-9%的增长,金融业已逐步进入消费金融时代,平安银行力争在十年内发展成为全国领先的零售银行”。

  显而易见,短期之内,传统公司金融业务绝非平安优势。于是,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把筹码押在了消费金融。

  元富证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翁基能称,陈昆德之前东家中信银(台湾),在台湾最强的就是消费金融,信用卡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诸如小额简易信贷(新台币60万之内)等消费信贷。至于平安现任行长陈昆德,在中信银(台湾)亦专注消费金融。

  陈昆德称,在消费金融方面,平安银行将嫁接平安产寿险现有18万代理人、3000万保险客户的资源。

  更具诱惑力的是,平安介入银行业的时机不逊当年大举进攻寿险之时:据中国银联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国11家发行双币贷记卡的主要银行,累计发卡量不过695.3万张。恰与2005年3月底,中信银(台湾)发行的流通卡数(695万张)相当。

  与引进个人营销体制相仿,陈昆德所用手法——“跨售”(交叉销售)在台湾金融界已经是通行术。

  翁基能称,台湾的中信金控和国泰金控等,最大特点是各子公司都是同一个老板,各专业子公司的每一个营业人员都会参与其它子公司的产品培训。翁介绍说,在台湾,金控集团的部分销售人员往往持有6~7张资格证照,可以推介或直接销售多种金融产品。

  陈昆德此前所在的中信银(台湾),2003年平均每位中信银(台湾)客户消费产品就达1.6项,跨售比率为1.07%。

  翁基能认为,由于个人客户议价能力较差,相对于公司金融而言,消费金融利润率更高。宝来证券的拜访报告中也指出,由于信用卡等高收益消费金融业务的持续成长,中信银(台湾)的平均净利差由2004平均的3.05%放大到2005年一季度的3.10%;就2004年的获利贡献而言,中信银(台湾)的消费金融业务占到了55%。

  “对于平安银行而言,嫁接平安产寿险的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在信用卡业务以及其它消费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方面优势多多,比如可以根据客户保单现金价值进行信用授权,等于多了一层质押,相对于单一银行,贷款安全性高出许多。”翁基能说。

  可是,由于至今尚未完成从合资银行到中资银行的转变,平安银行包括信用卡业务在内的诸多银行业务暂且还只是纸上谈兵。

  对此,陈昆德称,一个银行要成长,有多种途径:一是自身成长,另一种就是并购,“平安银行被允许买一个银行,已经是前进了一个大步,踏进个人业务又会是一大步”。

  对于盛传平安银行收购广东发展银行的传言,无论陈昆德还是平安集团有关负责人均不予置评,但业内多揣测,虽广发行资产质量不佳,但信用卡业务相对不错,会比较对平安的胃口。但有业内消息称,由于广发行股东相对分散等原因,收购一事并不像传言所说的铁板钉钉。

  金控成型

  时至今日,平安之金控图谋已经无需遮遮掩掩。在国内,但凡提及金融控股,平安亦常常被与中信控股以及光大集团相提并论。

  可是,深究之下,平安与后两者差异不少。

  马明哲曾在非公开的场合说,由于平安集团绝对控股产险、寿险、证券、信托、银行、养老金公司等所有的专业子公司,因此在集团层面资源的整合完全不成问题。

  早在2002年,平安就已经在上海浦东张江物色了地盘,构建集团统一的后援中心,中心建成后,包括财险、寿险及养老险公司后台系统将全部撤销,客户资源全部统一到后援中心,实行统一标准的服务。

  “尽管投资花费巨大,但后援中心建成之后可以大幅度节约成本,并且可以收到风险控制和整合资源之效。”平安一高层说,由于股权结构的限制,平安可以做到,但对中信和光大却几无可能。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平安寿险(99%)、平安产险(99%)、平安信托(99.2556%)、平安养老(95%)等部分专业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均在90%以上,而通过其他专业子公司参股,平安集团事实上完全控制了部分子公司,比如平安养老、平安健康险和平安资产管理公司;而在平安证券(75%)和平安银行(73%),平安集团也以70%以上的现有持股比例绝对控股。

  事实上,平安银行若要在完全放开对外资限制之前完成身份转变,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是,把外资股权比例减持或稀释至20%以内。

  相对而言,其他两大集团对旗下子公司控制力稍逊一筹:中信集团仅直接持有中信证券32.35%的股权,持有信诚人寿50%,中信实业银行则是中信集团所属中信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其他诸如太平洋保险集团,由于外资股东仅参股寿险子公司,类似的后援集中以及接下来的“跨售”亦障碍较多。

  ·链接· 国泰金控(台湾)的“跨售”

  宝来证券(台湾)研究表明,台湾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团国泰金控,其国泰世华银行信用卡发卡数为台湾银行业第三,发卡量三百万张,仅次于中信银及台新银;其消费贷款与公司贷款比例约为51:49。

  2004年第一季,国泰世华银行信用卡销售中有67%是通过旗下寿险公司国泰人寿及产险公司国泰产险销售;至于国泰人寿,同期保费中,来自国泰世华银行渠道的占13.94%。

  该研究还显示,作为国泰金控(台湾)的双营运轴心,国泰世华银行及国泰人寿对集团的获利贡献分别为45:55。

  目前的情况是,国泰世华银行信用卡已经跨售到国泰人寿以及国泰产险,国泰产险跨售到国泰人寿与国泰世银,国泰人寿则跨售到国泰世华世银以及其它银行。2004年3月,通过国泰人寿以及国泰世华银行,国泰产险收取11000亿元(新台币)保费,占总保费的65%。

  由于国泰人寿拥有强大的行销业务网络,能够迅速达到最大行销效果,所以国泰金控(台湾)在共同行销方案上,会以国泰人寿为主,选择其适合的销售产品,如果以国泰金控整体跨售绩效来看,2004年第一季度,国泰人寿的跨售率最高,达到2.34%,同期,国泰金控客户拥有子公司一项商品的为100%,拥有两项商品的为57%,拥有三项商品比例也有22%。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