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明年蓄水156米后,三峡可用于防洪的库容将达110亿立方米,将“初步具备防洪能力”;这是三峡蓄水135米的最后一个雨季,所以接下来的两三个月,也是三峡最关键的一段时间
□ 本报记者 郭威
6月27日,珠江全线退水;
6月28日,80.83米高洪峰狂袭广西;
7月3日,四川六市州遭洪涝袭击;
7月4日,重庆长江嘉陵江迎来入夏最高水位;
……
洪水北移。长江流域的人们神经骤然紧张起来。
其实早在广东洪水频发的6月初,一直在旁边观战的长江人早就在揣摩今年的对手了,因为按照往年的经验,长江往往会在不久的将来遭遇同样的问题。
一个平安的6月过去了。根据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7月1日发布的《四川省主要江河6月水情实况》,6月份四川省降雨基本接近常年,但因为降雨主要分布在四川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地区,所以月内各主要大江河控制站的最大流量除岷江中游和大渡河稍大于多年同期均值外,其余江河小于均值,其中涪江和嘉陵江较均值小50%~70%。
进入7月以后,长江上游各支流开始出现大范围降水。
7月5日,长江干流比预计提前4个小时迎来了今年夏天的第一次洪峰,最高水位超过150米,重庆遭遇“突袭”。长江上游水文局水情预报室分析,洪峰提前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四川普降暴雨,导致嘉陵江水猛涨,加快流入长江。
而未来一段时间,降雨将更加频繁。根据中央气象台7月7日最新发布的降水趋势预测显示,未来十天中国长江流域将遭遇强对流天气,普降暴雨。降水带从长江上游的四川东部一路蔓延到下游的江淮流域。
目光聚焦在了三峡大坝。
三峡周边的部分地区早在进入汛期前降水量就比常年高了2至4成。面对并不轻松的水情,尚未完工的三峡,这个汛期将怎样度过?
应对
“领导们最近都忙着防洪去了,很难给您抽出时间。”长江水利委员会武汉总部一位孙姓工作人员,委婉地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而三峡总公司的高层领导,为其上市公司长江电力全流通方案,大部分已经回到北京,但是电话24小时连通三峡。
进入汛期以来,长江流域一直严阵以待。
其实,从6月初,三峡库区就进入了主汛期。为应对洪水,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早在5月26日就开始开闸泄水,将水位由139米降至135米,腾出了18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
18亿立方米是个什么概念?
按1998年洪水来说,宜昌地区最大60天洪水量为2545亿立方米。而那一年,长江上游出现的最大一次洪峰流量为63300立方米/秒,按照这个流量推算,18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只能支撑不到8个小时。
所以我们看到,国务院三峡办副司长周宪政此前向媒体透露,处于建设期的三峡工程,今年并没有防洪任务。
其实,更确切的说法是“没有防洪能力”。
早在三峡蓄水时,时任湖北省防汛办副总工程师的梅金焕就断言,三峡工程初期蓄水后的防洪作用是十分有限的,“洪水基本上是来多少下泄多少”。
据了解,大坝泄洪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20个泄洪底孔和23个泄洪深孔,单孔泄洪流量可达到1500立方米/秒;二是排沙孔、排漂孔等组成的调控洪水专用孔;三是现在已经并网发电的12台机组,每台下泄流量为1000立方米/秒。
但大坝本身的安全也不容忽视。
目前,大坝最薄弱的是右岸施工部位。长江三峡总公司表示,围堰本身是按照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建造,但是,即使碰上百年一遇的洪水,围堰也不会漫顶,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超负荷工作。
值得庆幸的是,尽管入夏以来洪水已经肆虐了大半个中国,但相比之下长江上游却较往年雨量偏枯,预计长江三峡段今年的最高洪峰流量为5.8万立方米/秒。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长江电力一位高层人士坦言“老天待自己不薄”,如果雨量真能控制在预测的范围内,三峡的压力并不是很大。
不过,即便如此,肆无忌惮、说来就来的洪水还是吓了人们不小的一跳,相关部门也没敢掉以轻心,准备了多套抗洪预案,“无论如何,一定要保证三峡万无一失。”长江电力的高层再三强调。
重庆压力加大
防洪、发电和航运是三峡工程的三大功能,而防洪又是这其中的重中之重。
可是,早在三峡的论证阶段,一些学者和官员就纷纷对三峡的防洪功能提出质疑。更有人形象的说明,三峡所谓的防洪是“把下游的洪水挪到了上游”。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
一千多公里川江(长江宜昌至重庆河段)河道狭窄,坡度陡峭。在建设三峡工程和葛洲坝工程之前,宜昌至重庆间的最高水位差为136.9米,而最低水位差也有120.6米。正是这巨大的水位差,才有了“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可能性。
而三峡蓄水135米之后,水位差只有31米。一旦发生洪水,下泄不畅,洪水就会通过600公里的狭长河道和13个峡口层层壅高。
回想当年,在三峡蓄水之初,各媒体纷纷引用毛主席诗词“高峡出平湖”,来形容这一盛大景象。而重庆市区的显眼位置也触目惊心标着重重的红线——“175米水位线”。仿佛这1084平方公里的水库真的是宛如一面平镜。
“如果是平面,就是一个完全静止的湖”,事实上三峡的水是流动的,一些学者指出,确切的说法应该是“高峡出斜湖”。
位于库尾的重庆,水位要高于三峡。这一点已经被广泛认可。
但争论又来了,究竟“高”到什么程度?
有专家计算,按照三峡工程泥沙组所给定的三峡水库平均水力坡降为7米/100公里。距离坝址600多公里处的重庆市的水位就会高达175米+7米/100公里x600公里=217米。
这样的海拔,足可以淹了重庆火车站,淹了成渝铁路,淹了朝天门码头、淹了部分市区。
在三峡工程开工数年之后,重庆市方亡羊补牢的做出规定,重庆市重要的发展新区的建设用地选择,必须在220米水线以上。高科技新区将选在230至380米的地区。
现在,三峡工程仍在按照预定的建设进度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三峡总公司展望,到明年,蓄水156米,可用于防洪的库容将达110亿立方米,三峡工程将“初步具备防洪能力”;2009年,蓄水175米,可用于防洪的库容将达221亿立方米,三峡工程将“具备防洪能力”。但是今年,这个能力还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