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川 陈伟蕾) 那次去南宁,广西区的党委书记亲自带了4套班子300多人来接待,敬酒时我花了足足半个小时才走完。刚签完约,国家调整土地政策的文件一来,受影响比较大。估计投资型的履约率低于75%。这么多的资金,无论挤掉多少水分,至少都会有上千亿。泛珠合作不在理论而重在实践,不在论坛,而重在洽谈。人家明明喜欢军人,你硬把农民介绍给她,这能成吗?政府不要搞“碰杯工程”、“拍肩膀协议”说“泛珠”是一个概念没错,做什么事情不是先有概念,然后才有行动的?珠三角只是几个市,长三角是几个省
,怎么比?有了泛珠就不同了。泛珠要扩大服务领域的合作,不然的话,“9+2”就失去了“2”的作用。6月1日,记者如约来到巫开立的办公室,采访开始前,他向记者们祝贺了“儿童节快乐”。近两个小时的采访结束后,他走到办公室的博古架前,那里摆放着一尊铜塑的邓小平像,“这是刚刚聘我为政府顾问的四川广安县送的,非常珍贵!”在泛珠三角经贸合作的舞台上,广东省商业联合会会长巫开立是个活跃和经历丰富的人物,这与他此前长期在广东省经贸委副主任任上分管商贸流通分不开。在“9+2”框架协议签订后,广东省经贸委多次组织经贸考察团到泛珠各省区进行考察洽谈,巫开立几乎每一次都是考察团团长,直到他从委领导的岗位上退下来。他先后10多次带着广东的大批企业家出省,光是广西的南宁就去了8次,每次都让企业家们满载而归,以至于“巫开立带队”差不多成了一个“品牌”。泛珠合作,经贸先行,巫开立无疑是其中的先行者之一。就泛珠合作经贸领域进行主题访谈,巫开立是最恰当的人选。
环境感受破格的接待半小时的敬酒
记者:作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见证人和实践者,您参与并推动了泛珠三角各省区经贸合作的进程。有人说,泛珠协议签订之前,省际之间的经贸往来早就已经有了,有协议和没有协议有什么不同吗?现在泛珠合作协议签订已经一年了,根据您来往于泛珠各省之间的体会,您认为这一年来,泛珠区域的投资环境有什么实际的变化吗?企业界有没有感受到泛珠协议的好处?
巫开立:这一年来,我的感受是很多的。张德江书记提出“9+2”构想,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泛珠涵盖了不同区域,不同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很强。西部要承接东部的资金、产业、管理等的转移,东部要提升,就要把一部分附加值低的产业选择出路,梯度转移到西部,也有拓展发展产业的需要。区域内互补,区域优势互补,互相合作。优势企业需要,劣势企业需要重组,泛珠合作协议签订后,企业之间的选择空间更大了,成效也是很明显的。我感觉这一年来,东西部地区的政府、企业都非常赞赏广东政府牵头推动的作用。广东党政代表团所到之处都非常受欢迎,对广东地位、作用都很认可。去年4月,张德江书记派我带领广东经贸考察团680人到南宁,那时我是团长,广粤、广弘、香江集团等的老总是副团长,到广西之后,广西自治区的党委书记破格接待,亲自带了四套班子,300多人马来接待我们。那天的晚宴,楼上楼下全满,敬酒时花了足足半个小时才走完。同样,我们的广东经贸考察团到达香港、澳门都受到了当地政府、企业的热烈欢迎。不单单只是场面上的热闹,也实实在在推动了一些项目。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会议当场就签约了2923亿元,会后这一年内,各省之间签了合同大约2000多亿元,估计整个泛珠签了合同大约5000亿元左右。签约这么多的资金,无论怎么打折,挤掉多少水分,至少都会有上千亿元的。确实,在没有泛珠协议之前,省际之间的经贸合作已经有了,我以前在经协办就做过很多这样的工作,但这种合作,早期是以政府调配为主,计划经济为主;2000年以后是政府做政府的,企业做企业的,互不联系合作。有了泛珠协议之后,政府与企业的行动更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政府的搭台服务功能有明显提高,企业市场运作的空间更大了,外部条件更好了。
敏感话题真实的履约率是多少广东工业园为何难产
记者:这么多的签约项目,据您了解的情况,这一年来后续落实的情况理想吗?真正能履约的有多少?
巫开立:从去年的签约项目看,签约项目以投资型和贸易型项目为主,投资是要拓展市场,贸易是要带动市场。从去年签约履约率看,75%是投资型,85%是贸易型。但估计投资型的履约率低于75%,因为,投资型的项目往往会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难以如期履约。其中最明显的是房地产、专业市场、基础设施这类大型项目,刚签完约,国家宏观调控,调整土地政策的文件就出台了,所以受到土地政策变化的影响比较大。比如去年2月份签的两广合作重大项目南宁“广东工业园”和“广东商业街”,这两个项目是由深圳华强集团控股,以民营资本为主的两广经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南宁市政府签的约,首期投资就有20亿。按照合同,广西准备在南宁武鸣的华侨投资区里面,拿出1.18万亩的土地,以最优惠的条件提供给我们广东的企业,建立一个“广东工业园”,总投资100亿,上马一批以东盟和国际市场为主要目标的产业项目,作为“中国—东盟经济园区”的一部分。“广东商业街”项目也是打算由广东广西联手,在南宁最旺的商业区东葛路延长线上,利用沿线1.8公里长的路段,开辟一条以经营广东商品和服务业为主、具有广东特色的商业一条街,总投资50亿,提供的政策也是很优惠的。当时负责这两个项目开发建设的两广投资公司去年4月也在南宁挂牌成立了。但由于国家土地政策的变化等原因,后来前期工作暂时停滞下来了,这个项目可能就很难如期履约了。不过,考虑到这两个项目的重要性,广东广西都是由政府高层官员挂帅来直接负责推动项目进展,广东方面的总负责人是游宁丰副省长,广西方面是杨道喜副主席,两广政府还在努力促成这两个项目。这一年来,泛珠各省区政府部门的沟通已经形成机制。区域合作是在政府推动下,以企业为主体的合作。政府搭平台,创环境,而且省际之间的合作需要政府牵头,为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政治和组织的保证,这也是这一年来泛珠合作的一个成果。
直面障碍要互补性的对接不要“拍肩膀协议”
记者:除了宏观政策的一些影响外,您认为还有没有其它的问题影响到广东企业在泛珠各省区的投资?
巫开立:泛珠区域合作碰到的问题是比较多的。我讲过,泛珠合作不在理论而重在实践,不在论坛,而重在洽谈。泛珠合作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了。现在主要是在实践,不是找专家评论,而是重在推进这方面。在实践中,我感觉政府搭台、牵头等作用有待提高,政府支持跟不上,对接之前,政府要深入地了解这个对接省市的产业结构情况,不然组织企业考察就成为了公费旅游,那么对接就没有成效。比如,准备去云南、贵州考察,就应该把这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了解清楚,互补性在哪里,政府就需要找互补性的企业、承接性强的企业过去。好比相亲,需要介绍对象的人,明明是喜欢军人,你却把农民介绍给她,这能介绍得成功吗?政府不要搞“碰杯工程”、“拍肩膀协议”,政府的行政推动要和企业界的市场需求有机结合在一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互补、互利、规范为原则。要加强寻“泛珠三角”经济区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市场需求、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多方联手整合内地资源。政府不能命令企业去哪个地方,但是可以主动组织企业去那里考察,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他们有兴趣,自然会投资。另外,在泛珠合作过程中,投资企业的维权意识也有待提高。比如,广东经协办正在各地筹建广东企业商会,目前已经建好广东商会的有重庆、湖北、四川、贵州等地,云南、广西正在筹备。这些商会很多是集中在泛珠各省区,我看这也是泛珠的一个成果。我认为,商会的作用是要把广东的企业组织起来,获得大量的当地市场信息,并维护广东企业的合法权益。现在重点准备在泛珠三角组建商会,促进9+2之间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先找人家,人家才会再找我们。
真知灼见服务业合作是软肋“9+2”不要忘了“2”
记者:泛珠合作一年来,舆论界主流的评价是正面的,但也有一些声音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泛珠”只是一个概念而已,没有什么实际的东西,对这种看法,您是怎么认为的?
巫开立:问题不能这么看,说“泛珠”是一个概念,这没错,做什么事情不是先有概念、先有想法,然后才有实际行动的?泛珠合作是一件大事,第一步先把概念立起来,把思路理清,谋定而后动,这有什么不对的呢?何况我们也不是光有概念,泛珠合作协议签订才一年,已经实实在在地在运作,在行动了,行动的主体是企业,企业本身就有合作的需求,有市场的基础,企业尝到了甜头,会不赞成吗?泛珠合作这件事是一定要做的,有泛珠才有可能与长三角比较,对应,有的专家拿珠三角与长三角比,这是不客观的,珠三角只是广东的几个市,而长三角是几个省,怎么比?而有了泛珠,11个省区抱成团,局面就不同了。记者:现在泛珠区域合作的规划正在制定,您平时经常带企业到处走,和业界接触得多,从广东企业界未来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您对泛珠合作规划有些什么建议吗?巫开立:我看到现在泛珠区域合作的招商项目,90%以上都是工业、基础设施项目,流通产业、现代服务业的项目比较少,我认为,目前中国进入第三次产业调整。第一次产业调整是解放初期到1978年改革开放,是第一、二产业比重调整,中国从农业国进入工业国;第二次产业调整是从1978年到十六大召开即2002年,这时是优化提升第二产业,进行第二产业内部调整;第三次是现在,调整第二、三产业比重为主线。广东第三产业的比重占30%多,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比重中,第三产业比重比较大,比如美国第三产业占80%,香港第三产业占70%以上。我认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应该向发展第三产业方向发展,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应该以流通、服务业为主,以流通业拉动工业的发展,如果不这样,新型工业没法提高。所以,目前广东应该向第三产业方向发展,而泛珠合作上,广东也应要求向这个方向发展。泛珠三角要扩大服务领域的合作,向香港、澳门的服务业学习。珠三角地区是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香港是全球重要的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之一,澳门是国际娱乐业中心之一,三地之间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十分广泛,广东强大的制造业为港澳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港澳发达的服务业为广东制造业提供了全方位、高水准的服务体系。只要选准产业对接点,把各方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就能从根本上提高三地的竞争力,达到“三赢”的目的。不然的话,从某种情况上说,“9+2”就失去了“2”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