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利红 发自北京
尽管中小煤矿的事故频发让民营矿企的脸上无光,但无论从矿石总产量、矿业产值还是地勘投入规模来看,中国矿业的大半块蛋糕被民营企业抢食已成事实。羽翼丰满的民营矿企认为,安全管理有待加强是一个方面,但不能以一眚掩大德;既然对民营资本开放了矿业,就应该给予平等的地位和待遇。
昨天,数十家民营矿山企业汇聚一室,酝酿成立民营矿业合作组织。除了规范行业行为、提升企业形象外,合作组织的最大功能被定位成为民营企业搭建一个与政府决策部门沟通的“绿色通道”,争取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民营矿企“成长的烦恼”
成立于2003年9月的北京华夏建龙矿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夏建龙”)对此深有感触。“我们对办证过程进行了统计,要把一个矿的各种手续办全,至少要通过26个部门,而且各部门间沟通少,政策不一,导致办证难度太大、效率很低。”公司董事长苑占永这样说。
另外,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抱有偏见,把民营企业和追求短期利益的个体私营户等同起来。此外,对民营企业税赋重,税务政策不统一、不规范;地方纠纷多、社会环境差等等,苑占永认为这些都是民营矿企无法回避的难题。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华夏建龙还是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华夏建龙已在全国各地拥有矿山25个,资源占有量达到15亿吨。
民营矿业的迅猛发展,可以从一组数据中得到验证。2003年全国生产矿石(含石油)57.1亿吨,其中,国有矿业企业生产量为14亿吨,仅占1/4。我国矿产总产值约6000亿元(人民币),国有矿业企业产值为2600亿元,占43%。而过去以国家财力为主体的地勘投入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据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统计,全国地勘总投入为19.8亿元,中央和地方财力投入8.4亿元,仅占总投入的42.7%。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的余养力表示,虽然民营矿业目前发展迅速,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突出,但在内外环境下都存在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在自身因素方面包括,从总体上看“多、散、小、低”的特征突出,企业整体综合素质改善仍需相当时日;许多民营企业对矿产资源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安全事故频发,隐患多;矿业管理秩序问题反复出现等。
在外部环境方面,社会对民营矿业的认识和欠公正的现象还比较多;民营矿业权益保护法规尚不完善;有些地方民营矿业负担比较重,融资、贷款难的问题仍然存在;民营矿业资源保证程度低的制约将更加突出。联合“谋变”
苑占永提倡成立“民营企业联合会”,激起许多同行的共鸣。事实上,早在半年多前,中国矿业联合会就一直在谋划成立“上通下达中合作”的中国矿业合作组织。
“太有必要了!”对于这一倡议,原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副司长、北京矿通资源开发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袁宗仪立即表示同意。他表示,一旦这个组织成立,一方面可向上传递声音,比如要求减少办证手续,比如适当给予一定优惠政策,鼓励民营矿业到西部开矿;另一方面,合作组织应当设立规范,制定条例,民营矿业必须守信,规范发展,树立民营企业良好形象。
中国矿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魁指出,加入WTO以后,外国企业到中国办矿都要享受国民待遇,而民营矿业办矿还要受到种种限制。他认为,矿业合作组织成立后,要推动尽快清理按企业所有制性质,实行不同待遇的各种法规和习惯;尽快建立一视同仁的矿业权资质条件,平等准入,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河北省沙河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李远志建议,矿业合作组织应为民营矿业争取应有的法律地位,多介绍外地、外国矿产资源信息,引导民营矿业走出去,做大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