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城乡差异大不大 田野调查来说话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6日 07:06 天府早报

  对1020户家庭抽样调查,首次大范围、权威性地解读了两年来成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早报讯 (记者 何娇娇) 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究竟怎样?农民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到底还有多大差距?昨(5)日,一份对成都市10个区、市、县,34个乡镇,102个村,1020户家庭的“田野”抽样调查,首次大范围、权威性地解读了两年来成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采样 千个家庭成访谈对象

  “田野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避免工业化所带来的“城市病”问题。据此次调查的负责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陈永正博士介绍,主要由四川大学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的25个调查员通过8天的调查,1个月的处理数据、分析研究后形成了该报告。

  调查样本的选择是采取非概率配额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从县(区、市)、乡镇、村、农户4个层面分层抽样,共选择了1020个家庭为入户访谈对象,分别采用《样本点情况表》和《入户访谈问卷》进行调查。

  调查  村干部只能当“翻译”

  此次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居民户口转换工作进展情况、成人职业培训体系进展情况、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情况、农民生活改善情况(包括农民纯收入、固定与移动电话安装情况、机动车拥有情况等11个方面)。1020份针对农户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农户基本情况、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农民收入情况、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汇寄款情况等4方面。

  据陈永正介绍,在走访到各农户家中的时候,基本上都有村上的干部陪同,但为了使调查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调查人员都有礼貌地请干部暂时离开,“但也有外地的学生和农民沟通有问题,这时村干部才可以参加进调查中来,当‘翻译’。”

  评价  农民纯收入发生质变

  长期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这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症结所在。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举措后,2002年到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5%,较大幅度超过成都市和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同期增长率7.8%和7.7%,为城乡居民共同富裕、构建和谐成都奠定了基础。

  调查表明,成都市以产业演进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制度环境创新为先导推进城乡一体化,终于在农民生活改善上修成了正果。如果说电话用户数量和机动车数量增长表示农民生活改善,那么,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的质变则表明成都市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长效机制的形成。

  又讯 “同心同德共建和谐社会·成都论坛”将于7月10日至11日在成都隆重举行,城乡一体化与和谐社会专题是此次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