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与银行监管
--唐双宁副主席在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论坛上的发言(2004年10月30日,江苏苏州)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由国家统计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论坛。下面,我从理论探讨角度,围绕“宏观调控与经济发展”这一论坛主题作大会发言。
一、加强宏观调控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正确决策
去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策,对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认为,这次宏观调控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见事早。
这次宏观调控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去年“非典”过后到11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属于“起步阶段”。从金融部门看,主要是针对货币信贷投放过快、信贷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发出预警信号。从2003年4月到10月,货币供应量M2同比始终处在21%的高增长平台上,银行信贷同比增长始终处在24%左右的过高增速上,全年新增贷款高达3万亿元,远远超过年初制定的货币信贷计划。在信贷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信贷结构不合理状况加剧,短期贷款同比增长仅为15%左右,而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却高达31%。针对以上情况,金融部门及时采取了措施,去年6月份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银发[2003]121号文件),刚刚挂牌不久的中国银监会也于6月17日下发了《中国银监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贷款管理,防范新的金融风险的通知》(银监通[2003]4号)。第二阶段是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上半年,属于力度不断加大阶段。主要是根据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盲目发展,煤电油运全面紧张,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第三阶段是今年下半年,属于宏观调控取得成效、巩固成果阶段。透过上述三个阶段,应该说,在计划经济年代,“钱”随“物”走,计划指标最为灵敏;在市场经济时代,“物”随“钱”走,金融指标最为灵敏。正因为国家十分重视金融指标,所以较早发现了经济过热的苗头,并在去年8月份及时出台了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控制措施,为今年进行宏观调控打下了较好基础。
二是方式新。
比较改革开放以来的五次宏观调控,这次宏观调控的市场化特征最为明显。市场化方式主要表现为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这次宏观调控把握住“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土地闸门主要体现了法律手段,信贷闸门主要体现了以风险资本充足程度约束资产扩张等经济手段,这对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膨胀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
三是针对性强。
这次宏观调控针对部分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针对部分地区不顾实际、不顾条件大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问题,针对农业、交通、电力等基础产业发展滞后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形象地讲,这次宏观调控重点解决了金(信贷)、木(粮食)、水(大范围讲可以说是环境)、火(能源)、土(土地)的问题。
四是震动小。
这次宏观调控特别强调“适时适度、有保有压、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既有效控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等热点行业,又使农业、交通、能源等薄弱行业的发展得到加强,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了大起大落。
五是见效快。
通过这次宏观调控,较好较快地解决了经济过热问题。以货币信贷为例,货币供应量M2年初增长19.4%、6月末回落到16.2%、9月末又回落到13.9%;各项贷款年初增长20.6%、6月末回落到16.7%、9月末又回落到13.7%;中长期贷款年初增长30%、6月末回落到26.7%、9月末又回落到21.7%,呈现了明显的全面回落态势。
六是影响深。
这次宏观调控,始终贯穿着科学发展观,贯穿着“五个统筹”的要求,致力于改变长期以来靠粗放经营、靠规模扩张、靠低水平发展带来的问题,着力解决体制、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等深层次问题,力求经济发展的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因此,对今后经济的长远发展将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努力发挥银行监管工作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在实施宏观调控中,中国银监会按照中央关于注重运用“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解决问题的精神和“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要求,密切跟踪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及时引导商业银行全面、准确、积极地理解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防止信贷投放大起大落,保持了银行业的稳健运行,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是态度上坚决。
宏观调控以来,中国银监会先后下发了《关于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加强贷款风险管理的通知》、《关于开展部分行业贷款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等90多份关于贯彻国家宏观调控精神的文件;先后召开了国有商业银行行长座谈会、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长(行长)座谈会等75次研究宏观调控工作的会议;抽调3000多人次及时开展了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贷款的现场检查、抽查;实行了按月、按季定期分析宏观经济发展和货币信贷运行的制度,及时对商业银行进行风险提示和窗口指导,在宏观调控中有效地指导了银行系统的工作。
二是内容上侧重。
在宏观调控中,中国银监会注重运用新思路、新方法解决问题,按照“提高贷款五级分类准确性--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持续监管思路,提出了落实宏观调控精神的“七项具体意见和措施”,并根据自身职能提出了“四个结合”的要求,即:把宏观调控与深化银行业改革结合起来,把宏观调控与改善内控和风险管理结合起来,把宏观调控与加强信贷结构调整、提高业务创新能力结合起来,把宏观调控与加强信贷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同时,还坚持推进银行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强调做到“两个侧重”,即侧重于把好信贷闸门,侧重于防范银行风险。在侧重于把好信贷闸门中,提出了强化资本约束等新的调控思路;在侧重于防范银行风险中,全面实行了新的贷款分类制度,加大了拨备力度。
三是方式上求实。
在宏观调控中,中国银监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在区域发展上,加大对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支持力度;在产业上,注重压缩过热行业的信贷投入,加大农业和煤、电、油、运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投入;在信贷政策上,支持合理、正常的流动资金发放,控制中长期贷款的过快增长。同时,对于敏感性的贷款,如房地产贷款,支持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发放,支持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控制高档宾馆、高档写字楼的盲目发展。
四是效果上双赢。
这次宏观调控不是简单地压缩经济增长速度,不是为调控而调控,而是着力消除经济增长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既有效把住了信贷总闸门,又切实防范了银行风险;既把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过热行业的投资压了下来,又支持了农业、交通、电力等薄弱行业的发展(据中国银监会快速调查,4家国有商业银行今年8月末对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的贷款余额总计为2966亿元,较年初减少96亿元,降幅为3.13%;今年9月末对交通、能源、农业的贷款余额为20521亿元,较年初增加2455亿元,增幅为13.59%)。为有效防范银行风险,今年以来,中国银监会强化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狠抓不良贷款比例和余额的“双下降”工作,把它作为银行风险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按月监测分析,及时对外发布。二是强化法制建设。先后出台了《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办法》、《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等60多部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三是促进加强银企沟通。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积极将宏观调控要求和微观信贷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推进金融创新和搞好信贷服务,通过召开座谈会、通报会、发布信息、上门服务等方式,协调资金供求不平衡的情况,解决银企双方经营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沟通中合作、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力争银企双赢。四是注重风险长效机制建设。在做好非现场监管的基础上,加大现场检查力度,促进银行风险内控机制建设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通过强化银行内控,建立起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总之,我认为,当前宏观调控中应讲“六句话”:总量控制成效明显,结构调整任重道远,急需强调区别对待,保持警惕防止反弹,大力拓宽融资渠道,严密防范金融风险。具体说来,一要巩固已取得的宏观调控成果,不宜出台新的总量控制的政策。同时,密切关注国民经济发展走势,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前瞻性,保持灵活性、务实性,提高商业银行自主审贷、自担风险能力,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积极的货币信贷环境。二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支持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发展。我认为,结构问题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根本性问题。在总量与结构的矛盾中,总量合理,结构不一定合理;总量不合理,结构肯定不合理;结构不合理,总量也难以合理,即使暂时合理也难以持久;只有在结构合理的基础上,总量才能真正合理。中国调整结构的任务将是漫长和艰巨的。三要在信贷投放上做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工作,对该支持的行业要大力支持;对应限制的行业要区别对待,其中,对新建项目的资金需求要坚决限制,对已建成或接近建成、环保达标、质量、成本与技术有竞争能力的,在要求其完善各项财务制度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前提下,可予以支持;对于禁止发展的行业,要坚决禁止发放贷款。四要充分认识到宏观调控成果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基础还不够稳固,要保持警惕,防止反弹,特别是采取得力措施防止投资领域盲目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五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六要注意防范宏观调控中由于项目停建、缓建所带来的新的银行风险,严防新的不良贷款。女士们、先生们:统计是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对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预测,在宏观调控和日常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中国银监会的法定职责之一是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统计数据、报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中国银监会成立以来,已出台了银行业监管统计和信息披露的有关部门规章,制定并下发了“大额授信”、“违约客户”和“资本充足率”等多项统计制度,定期收集整理了有关统计数据并开展了多项专题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和风险情况,为加强宏观调控、提高风险监管水平和改善商业银行内控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也及时满足了外部审计机构、评级机构和社会公众对银行业信息的需求。江苏省是全国的经济大省、强省,今年1-9月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510亿元,位居全国第三,增长近15%。江苏省银行业金融机构门类齐全,共有13类机构,其中中资机构119家,包括政策性银行一级分行3家、国有商业银行省级分行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一级分行10家、城市商业银行11家、农村商业银行4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75家、城市信用社1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办事处4家、信托投资公司3家、财务公司3家、金融租赁公司1家以及邮政储蓄机构;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11家,其中分行5家、代表处6家。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含外资)总资产20776亿元,比年初增加2165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3877亿元,占全国的7.5%,比年初增加1978亿元,占全国同期新增贷款的10%,同比增幅为2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总负债20501亿元,比年初增加2063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18501亿元,比年初增加2317亿元。主要银行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147亿元,比年初下降209亿元;不良贷款率9.5%,比全国低4个百分点以上,比年初下降3.3个百分点。总之,银行业为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为全省的居民生活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希望江苏的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落实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实践科学发展观,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重点项目和企业给予更多的支持,为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最后,预祝会议取得成功。谢谢大家。
作者:l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