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东亚投资论坛 > 正文
 

姚中民:推动投资合作是东亚金融合作现实选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 09:29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徐以升 发自威海

  在7月1日至3日威海举行的东亚投资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金融合作是地区经济走向融合的必由之路,加强金融合作对东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姚中民表示,“区域金融的合作,是经济合作的试金石。欧盟的发展以及欧元的成长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他同时指出,推动各经济体投资合作是东亚金融合作的现实选择。

  姚中民认为,东亚金融合作目前第一步,要继续发展地区性的债券市场,扩大相互投资,已经有一定发展的亚洲债券市场,要继续扩大发行人的种类和债券的品种,强化债券市场发行的基础设施,加快培育债券市场,通过设立区域投资合作实体,建立互信和合作的体制,增强东亚各国之间的互相投资的能力,进一步扩大投资,加快各种融合。第二步是建立亚洲货币基金。

  20世纪90年代,东盟区域贸易内的贸易年均增长率高达13%,东亚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占贸易额总量,在1998年只有25%,次年已经上升到45%,2004年已经达到54%,并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但是姚中民认为,东亚金融合作,谈到单一的货币计划,还是个长期过程,目前最现实的还是推动亚洲经济体各国之间的投资合作。他举例表示,根据各国现有的资源优势,选择一批成熟的项目,比如说能源、交通、原材料、基础设施等,以项目为载体,推动银行之间的再融资方面的联合,比如可以采取银团贷款、项目融资等各种方式的融资安排。

  姚中民同时表示,在积极推动金融合作的同时,东亚国家要加强内部的改革。“在推进金融合作的过程中,东亚各国必须完善金融内部的治理结构,增强微观制度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东亚思想库网络投资合作工作组组长江瑞平介绍表示,作为金融合作的主要成果之一的“10+3”清迈货币互换体系,目前其规模已经达到275亿美元,5月4日结束的“10+3”财长会议提出要将互换规模扩大一倍,同时还提出了双边化、提高自动提款比率(10%到20%)等进一步强化措施。此外,亚洲债券市场的成功启动也是金融合作的重要进展。

  社科院亚太所所长张蕴岭也在演讲中表达了“在双边货币互换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区域运作机制,建立一种‘准地区货币基金’体系”的观点。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第一副会长、东京三菱银行前行长高垣佑在论坛演讲中提出,在体制性地推进金融、货币的一体化进程中,地区内各国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协调必不可少。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