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2005年7月3日(周日)下午2时-下午5时,由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主办“经济形势讨论会——2005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座谈会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舜德楼(4层)多功能厅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会议。中心在讨论会上提出报告,首次公布中心基于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所得出的预测,并分析近期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及趋势。会议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参会嘉宾发言,第二部分自由讨论和提问,以下是第一部分参会嘉宾发言实录(四),本部分由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李稻葵主持.
巴黎百富勤陈兴动:我想从投资者的角度来提一些判断,在讲之前我听了你们刚才做的模型,包括雷教授的模型,我有一个建议,这个建议是长期的问题。中国宏观指标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指标与指标之间的协调很差,第二个是这些年GDP数字的可信度在持续下降,当中国经济学家比当任何国家的经济学家都痛苦,你要用投资指标讲股市,这个股市经常讲不通的,有的时候会撞车。我在使用中国GDP增长的数字时,名义数字的作用大大要强于GDP的实际数字。
我不管其它方面,我只按照我的形势来做了,你能不能用你的办法创造出一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体系。对中国不管数字是多少 ,是在过程中能不能得到一个趋势,如果你能坚持下去的话,人家就买你的账。比如在股票市场,最重要的是MCI,你用你的自己的指标来做,我用我的十几年做投资者的试验来讲找出六个先行指标,找出六个同步指标,六个滞后指标,找出超过至少30个数字系统,来做出预测,要说到这一点,之后才有一个指标往前走。如果你们能做出来,而且是持续的做下去,你们的模型将会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我们的判断,中国的经济过热是显然的,去年的经济增长和名义增长是达到10%以上。去年的增长是过热的,现在应该是在过热和向下之间,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还是在进行。但是投资者对这个判断基本上是在他的决策当中了。比如说投资股票,特别是三品的投资基本上比重都在往下调,两个趋势在判断,怎么判断中国往前走,一个担心是中国经济会出现硬着陆。第一个担心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比速度可能掉到7%以下。我们从一系列观察的情况看,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我们基本判断了本周期的经济增长应该是第三季度,可能是更晚一些,中国的GDP应该是下降的。
讲到这一点我觉得没有可能来展开看,我谈四个观察,第一个观察是投资。有意思的是,现在投资的数字和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基本上是累计的数字,依照五月份经济增长的速度是26.4%,我们非常有意思注意到一点,国有和国有控制的增长是7.8%。非国有控制的增长高于53%。这个增长速度从三、四、五月不仅没有下降,而且在缓慢的上升。宏观调控的政策对国有及国有控股的政策有效性是很高的,但是对于私人的投资,或者是和私人投资相联系的项目是比较弱的。中国目前还在第二阶段的工业化,投资有三块,第一块有高速的工业增长。城市化、全球化、工业升级,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的再配置加上技术增长。
这几个方面能够导致在中国经济的增长还不能低于15%左右,15是持续增长的数字。中国在这个行业里头有大量的投资,过量的投资,彩电、冰箱等过去的老三件。尽管这个行业总量上已经过剩了,但是总有人能找到自己可投资的机会,他进去以后他把别人排挤出去。外国投资者也很纳闷,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年年在攀高枝,而我的投资在亏钱。
第二个方面是进出口,今年客观事实是出口很快,进口很慢。第一需要对目前的进出口速度做一个调整,做这个调整是根据人民币升级的预计。出口是加速的,尽快出口可以避开人民币升值机会。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情况下,会延迟进口,推进出口。这个在最典型的事例可以看出来,从1到5月份外国实际投资的机械设备进口已经在负增长,你跟外商谈可以发现,他们的全年计划都没有变,没有改变投资的计划,而是掌握了对经济进出口速度的掌握。
我不否认今年的出口可能会保持很高的增长,现在中国的确出现了经济之间的不协调,还有经济增长比较快的部分是被动的,产能从两三年增长,增长到今年可能好了,但是国内的需求没有增加。第三点我想谈一些房地产的问题,房地产是调控最终结果,要么调控不够,要么调控过头,这一点在政策上恐怕要注意,房地产是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非常大的一块东西,能够把中国经济增长区域拉长,但是有一个不确定的需要,有一个重大的供给,最后一点是通货膨胀,中国的通货膨胀怎么来判断,我们一致的观点,CPI似乎不是一个很好的指标判断,只不过是一个指标衡量,所以对通货膨胀要做另外一个指标,怎么能够判断更好的通货膨胀来看,如果说今年是CPI低,就导致中国通货膨胀很低,这个很难答出来,当我做咨询的时候,中国通货膨胀不高啊,可是我投资的企业,它的利润回报率都百分之四十五十六十,我相信一定是通货膨胀,近一二年问题拿出来,这个是一个问题。谢谢。
主持人:其实今天我们请到了许小年由于临时有事来不了,下一个是易教授。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宏观室主任易宪容:GDP增长速度肯定不会下降,9%,第二个观点,只要房地产价值部分下调,通货紧缩不可能出现,这是我一个基本观点,第一个来讲,这一个速度整个基本上是在信贷失控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态势快速发展的一个结果,因为从2002年到2004年的整个货币供应量来看,增长了6万5千亿,大部分进入了房地产市场,对消费信贷来说,房地产开发投资基本上一半以上,房地产企业要破产。
为什么我们跟过去不一样的信贷出现,关键是信贷失控从2001年开始,国有银行如何降低不良贷款率,最大的问题银行需要每年把不良贷款率降低3到5个百分点,如果不降低的话,你的工作就失职,信贷的计划性导致了银行千方百计进了城市基础建设,进了房地产市场,早几年去买房子,没有人借钱借不到的,你要买房子就能借到钱,很多人刚毕业的年轻人买一百万的房子,他工作了二十年三十年还不起,照样借。即使有一些相关的工作,房地产投资过热一下子涌出来需求,房地产炒作出来了,在其他地方不说了,据我了解,2003年上海的房价5000块钱买的房子,到了今年一季度的时候,2万2,上海内环以外的房子过去从几千块钱一下上升到2万块钱以上,如果是个人交的无所谓,怎么买高价都无所谓,但是这些钱都是银行来的,但是上海各大银行来讲,到04年底房地产信贷就3千8百多亿,今年信贷贷款87.7%进了房地产市场,这是一个什么市场?
整个经济来讲,银行信贷失控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如果用这个结果做模型分析,我觉得会考虑很多问题了,争执性的问题考虑不清楚了。第二个M2下降,大家都清楚,它对民间汇率规定对国家还本的行为的约束,完全一年来比过去来讲控制比较紧,所以加上宏观调控汇率的下降是可以理解的。很多企业借钱借不到了,所以80%的资金都来自地方财政支持,很多信贷投资不是通过信贷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进来,还有一个是从讨论研究大概是1万多亿,第三个大家也注意到了,PPI增长速度到14个月来讲增长5%以上,这个月5.9%,关键的问题我没有做具体的分析,因为市场它的特殊性,它有50几个产业来讲的话,一方面来讲房价没有进CPI,另外一个房价从整个它的要素,它的产品来讲,基本上是钢铁水泥等等。
所以很多产品的价格,基本上进了房地产市场。根本不能通过信贷。去年房价增长百分之十一点多,我这段时间跑了新疆等地一系列城市,看了一下他们的具体情况,没有一个地方希望自己房价被调控下来,没有一个地方希望自己房价停下来。领导都在那里说我们这里房价还不高。即使我们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没有调到点子上,只是对房地产结构和炒作的一些调整,但是房地产过热,最基本的东西就是没有调控。在短期内来讲,房地产市场来讲,房地产政策来讲目前面临很大不确定性,如果政府不作为,我们还会面临一些问题。我简单说几句吧。
人大财经委员会经济室主任李鲁阳:非常感谢,大家都讲了很多看法。从判断的趋势上,我提几个观点,第一个是稳中趋降,我认为2004年宏观经济已经达到峰值了,现在正在逐渐回落。为什么要稳中趋降,主要是从政府上说是紧缩政策,从经济主体上来说,也是在做一些调整,就是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从商业银行来看,M2达到15%,目前比较适中,但是货币信贷偏慢了。
还有一个紧缩的趋向,从企业来说,目前企业盈利水平在下降。现在盈利18%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这是从投资来看,从出口来看有两个压力,一个是二季度开始升值,第二个是人民币的压力,另外一个是消费,基本上保持比较稳,这两年消费增长起来了,第二个是消费水平在提高。应该说消费水平为经济平稳增长是有好处的,即使下降也不会下降过大,关于物价问题,目前从中国经济来说,中国潜在的经济增长能力应该在9.5%左右。
我觉得主要还是物价上涨。为什么我不太赞成物价不会下滑呢?中国原材料依靠进口,在这样的情况下,国际上能源不会下降的。第二块就是中国服务价格,这一块中国发改委是管住的。还有一个原因PPI和CPI的传导问题,我个人觉得这与我们个人CPI统计有很大的关系,实际上是在上涨的,为什么PPI上涨CPI不涨呢,到了CPI工业消费品里面很多企业老不生产新产品,实际上感觉不到价格上涨,有人说这个我不太同意,CPI这个数据不能完全看,还要看GDP值,还要看食品价格,食品价格不涨,肯定房地产要涨,我不太担心通货膨胀的问题。通货膨胀即使上涨它不是需求拉动的问题。
如果中国经济继续下降带动国际经济下降的话,我担心滞胀的问题。目前还是要有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调控。第二点,目前在收入结构上要做大的调整,特别是从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城市居民消费比城镇居民消费高两个点,这样的话会带来投资水平的下降,消费水平上涨。80年代的时候,人均不到100块钱,按照当时20倍的收入,我们没有调整,我认为在收入分配上应该是通过所得税率,来调整收入结构。第二个,我觉得刺激办法就是靠外企拉动,所以汇率不能动,我觉得如果经济在平稳回落但是还是保持在比较快的增长的态势,物价也不会出大的问题,在这样的判断下,人民币是可以调整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我想在座非常希望听几位没有发言者的意见。希望你们用简短的方式表达您的观点。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祝宝良:第一点,国家宏观调控成果在继续显现,整体经济已经从03年开始,从高速增长期转到平稳较快的增长期,目前投资整体回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必然结果,部分行业例如钢铁电解铝,主要是这些行业前一个阶段盲目扩张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产能严重过剩的不良结果。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不宜再出台过多的宏观调控措施,加大信贷力度,当前宏观调控还是要切实做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可一刀切,从目前地方的反映情况来看,目前还是存在着一刀切 没有区别对待这些问题的情况,今后也需要注意一些。
另外我们曾经到浙江调查,目前浙江总体的经济状况,与全国的总体状况相比要严重,浙江经济在全国经济中具有先行性特征,出现一些新问题,对于全国经济的走势具有一定的预示作用,这一点不容忽视,这是关于宏观经济的两点看法,有四个问题要注意一下,当前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当地政府的第二财源,数额大,而且不在财政的监控的范围内,我国在工业化初期主要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使农业补工业,现在应该是工业反哺农业,但依然出现了利用土地让农业向工业输血的情况。
第二点金融城市要改善,一方面金融管制相当严厉,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子跟资本有更高的流动性和盈利性,一方面金融违规违纪现象不断发生,大案要案还是比较多,另一方面,金融方面管得过严,使得一些企业,中小企业,难以得到满意的金融服务,应当改善,应当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民间金融和地区性的金融机构,补充主渠道资金不足,对民间介入不能一概否定,要加强引导,第三点就是我国的房改政策要改革,人人有房住不等于人人有住房,目前西方一些国家都以租房为主,我们国家要达到人人都要买房,这种房改政策存在一定的失误,目前出口退税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善。谢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研究员张立群:简单谈一下个人看法,第一个对咱们中心开发模型,我们在研究当中也在做这个模型,一个是季度的宏观经济模型,我们的检验质量要看一下框架,第二个是模型数据库,整个数据的来源,对口径的解释,第三个,这个模型对过去样本覆盖期仿真模型的情况,这个是很重要的,这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相关的分析,有很多误差或者谬误解释的可能,所以对这个仿真模拟很重要,模型用过去运行状况预测未来状况应该说可行度是有不确定性,所以不能过高信赖预测模型的结果,预测出现一些拐点,在其他角度还是相一致的,也可能从这个结果来看,模型做的对未来预测的方向,还是对的。对于未来,中国经济新的经济增长,已经从上升期转入稳定期。
我个人认为,很大的特点就是较高的增长水平和较低的物价水平相伴随,这是95年之后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现在中国经济需求增长还是很强,城镇居民家庭汽车普及率去年是2.2%,发达国家是60%以上,人均住房面积去年是15.6平方米,国外都是20平米30平米,我们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是22平米,还有对城市化空间提高40%到60%,还有将近3亿农民变成市民,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住房消费空间是非常大的,不是短期可以饱和起来,所以在房地产汽车带动下,比如说对重化工业会持续的拉动下去。
最近几年出现一些结构性变化,一些结构性不平衡,导致某些方面的价格上涨比较快,导致了很多不稳定的现象,这些不稳定的因素目前已经得到控制了,稳定增长需求基础还是很好的,一个是更新改造投资增长很大,像汽车行业虽然产能很大了,为了占有市场位置,很多汽车厂商都在推出新的车型,很多民营性的企业也面临这个问题,凡是要在经济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企业都要努力创新,第二是交通运输方面缺口也是存在的,包括政府支持率也是很大,这个增长也不会很慢,房地产投资增长支持商品房的建设,房地产投资我预计微利也不减慢很多。
在这样一些因素的支持下,应该说未来投资增长报酬率在20%左右是完全有可能,未来的消费,按照合理价格,今年已经提高了12%,去年到9%应该说逐步的提高了,最近几年居民收入在稳步提高,这样的话,消费支出是比较重要的支持,这样的因素下,未来的消费在10以上的水平增长,这个是可能的,再一个从外贸出口来看,现在我们遇到的国际贸易加剧的影响,应该说对我们出口总额的影响不是很大,所以对我们提示设限的产品外贸出口很低,从加工贸易来看,我们在承接一轮长时期比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还有比较快的速度发展,中国劳动力优势,和中国劳动市场的特点,吸引很多加工贸易产业到中国来转移,必然带来比较快的增长,中国劳动密集型增长在国际市场很激烈,这个时候国际贸易有优势,这个优势会继续保持下去,给发达国家带来很大福利,这些方面未来中国出口的增长不会回落很多。
所以从三项需求来看,这个需求增长是好的,它会推动增长基本上维持在9%左右,会保持几年的时间,我个人是这样一个观点,在这个期间可能会有一个小幅的波动,但不会很大,现在的情形是供给潜力很充分,这样的情况下进行,资金要素劳动要素这几个方面都很充裕了,很多产业的发展,只要是市场价格一上涨,短缺的增长能力会下降。所以这个增长形成比较高的增长和比较高的物价相随的特点,不要以过去预测未来的特点,不看价格上来了,就要采取什么政策,现在这个增长比较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说,不是总量方面而是结构方面,结构性不平衡,更多需要引入市场和机制的调节,不要过多用政府调节,改善质量是根本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改善宏观调控方式,怎么样永世长青的方法,比如说消费信贷,我们住房贷款,我们金融体制怎么样进一步完善,怎么样形成比较好的规则,包括现在商业银行要上市,很多银行要达到这个标准要控制贷款,国有银行上市的同时,应该把非国有中小银行加快发展,而且对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包括债券市场的发展要加快,这个融资渠道开始在收紧的时候,另外一些取得要加强起来总而言之,通过不断的完善,完善增长环境和增长的内在机制,使这个增长保持时间更长,取得更好效果地这个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在短期内做很多的调控。谢谢。
主持人:我要提醒大家,我在清华大学的同事魏杰教授来不了,专门写了一个书面的发言,他说由于成本拉动使得我们很多企业利润空间已经减少了,从而使得我们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感谢清华大学,我喜欢拉开点距离谈宏观调控的问题。坦率的讲,我并不担心你们预测的结果,包括大家有很多分析,我认为是必然的,就跟张教授讲这是我们调控方式必然的结果。我并不担心结果,但是我担心预测的结果带来后面的问题,就是什么呢?我们政府会更加关注短期。刚刚把想法压下来就不对了。另外我更担心什么呢?怎么去应对它,我已经听到了有一些专家已经提出来是不是政府颁发行政干预的办法,发国债什么的,这是我所担心的,很多观点我非常赞同,我谈点别的观点,做一些反思,我认为现在这个时期是要反思的时候,我们宏观调控成为一个时髦的名词,几乎每个人都成为宏观调控专家,但是对宏观调控本身理解差异非常大,有的人讲宏观调控政策,有的人讲的是产业政策。
所以本身对宏观调控理解有很大的差异。其实很多宏观调控措施没有出台怎么会到位呢?甚至把短期的政策长期化的也有,在总量控制的名义下整体调控在提高。宏观调控成了一个筐了。我想提醒大家,一,下来大家关心汇率的问题,一谈到汇率就会想到日本的广场协议,广场协议之后导致泡沫经济到底是什么原因,我看到事后分析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其实当时广场协议以后,日本政府为了应对它提出全民报告书就是要扩大内需应对升值,但是在实际过程当中,实际操作过程中就把扩大内需从一个长期结构调整不自觉地变成一个短期的政策。由于混淆了长期和短期的关系,最后导致泡沫经济,这是日本和美国一些学者的总结,再一个就是结构调整,我们一谈结构调整好象理所当然就是政府,到底是由市场调节还是由政府调节呢?这个值得讨论。
过去讲的经济波动是由于需求的冲击使得短期经济变长期经济,但是按照实际周期理论,经济周期本身也在波动,我认为对于经济波动本身我们需要宽容度,另外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周期实际上是不可能烫平的。如果说我们需要政府干预,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到底是由于我们市场失灵还是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缺失造成的,你比如说房地产政府应该干预我赞成,回过头来看房地产为什么走成这样,恰恰是由政府造成的,包括经济适用房。刚才大家谈到了,专家已经提到了我们经济波动比较平稳但是投资比较大,据我们调研,地方发改委发问,国家发改委不了解下年情况,到地级市下不去。 到下半年拼命让下面报数字,批下去以后,下面得到批准了,一二月份变化是我们下面宏观调控很重要的依据,投资波动谁造成的?是市场造成还是政府造成的,如果这个东西没有搞明白这个宏观调控是冲着房地产去的,121文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调控这个行业那个行业最后回到了房地产,由于耽误了时机不得不加强控制的力度。由于控制了源头以后,才显现成效。这个需要反思的。
第四个,宏观调控,我们的词根是什么,是宏观经济政策。我们所在的那个部门,在80年代叫宏观调节,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起就是宏观调控,权力变大了,后来又变成了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和经济周期联在一起了,03年是9.5,04年是9.5,今年有人预计是9.5,非常稳定。就是因为我们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的超稳定,我们付出带代价是什么,我们效益损失是什么,你去看地方政府,每天忙着商引资跑项目,攀比GDP,中央政府忙着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对象是谁。所以从这方面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这方面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职能不到位有关系,转化不到位的关系。
在这几个反思的情况里,我要谈几个简单的看法。一个是建议全社会应该给宏观调控减压,而不是加压,再一个让宏观调控归位,给宏观调控减压的目的是什么呢?让政府给市场调节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这是我的一个政策主张,这样对培育市场调控的机制有一个好处,否则我们政府频繁的出手,最后会压制市场的作用的发挥。有一个宏观调控不是万能的,要分清什么是产业政策,什么是经济职能,什么是政府职能。不能说经济上去了,就要环保,过几天经济下来了,就不再要。第二点,现在是行政性的调控要尽量的少为,而且无为,来替换。
在2004年时候我提过这几个问题,第一个不可预测,主张宏观调控的人,也没有预测到去年4月份,政治局开会,国务院做出决定,第二个不可计算,确实是行政性的调控不能测算,调控的幅度多大,算不出来。再有一个不能选择,再有一个是不够灵活。刚才说了货币手段也好,利润调了没问题。你说这个月不可进,再看投资者掉了,你就让进,将来投资者就没法玩了。还有很多情景预测不出来宏观的方向和作用。所以认为现在的情况下应当是行政手段尽量少做,市场要灵活调控。
第三个观点,现在我认为是什么时期?是推进改革的时期。现在是改革的战术机遇期,现在从宏观调控都是从改革开始。好不容易绷着这根线,比如说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张先生有很多研究,就不多说了。还有一个是存款保险制度,通过改革的问题避免这种总是频繁的调控,谢谢!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晓:我想第一句话是宏观调控,我们现在究竟要防什么?我们宏观调控是紧缩型,防是通货膨胀,我们到现在为止能不能继续说防通货膨胀。我想强调一下各位在政府系统的,政府官员,宏观调控并没有到位,经济没有软着陆还要前走,但是一定要同意我的做法。
第二句话:目前增长的基础非常好,我刚才也一再强调,大家如果讨论中国出现通货紧缩,中国利用宏观调控的时机,我们并不会出现真正的通货紧缩。我想强调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建立在经济的总需求之上的,所有的经济总需求都是在货币总需求之上的。
第三句话:关于房地产市场,关于房地产市场,我既不爱,也不恨它,有人说,房地产的问题,1/3是宏观的问题,1/3时金融的问题,1/3是自己的问题。从目前的房地产情况看,我们要调控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把汇率调过去 ,第二种方法是把美元花掉,增加进口。还有一个是把国内的需求打下来。我们不愿意把汇率升上去,出口就在猛涨。出口为什么增长那么好?就是房地产被打压下去,如果我们采取汇率的调节,房地产就不会被房地产打下去。
我不是说一定要动用价格的手段,而是说,如果你一定要动参数和价格始终的手段,一定要把非价格的手段松开,你这边要紧,那边就要松。
陈兴动:全球对中国的兴起惊慌,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损失,给美国人造成了心理上的失落,各种各样的声音你会听到。中国未来的态势和对国际市场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还没得出结论出来,美国人还不明白怎么回事,不能跟着他们的鞭子跳舞。
主持人:我们中心主办的这个杂志叫《中国与世界观察》,每期会关注于两个专题,九月份出第一期,其中一个话题是中国的国际定位,我们对照美国的《外交》杂志,我们已经有了部分稿子。
中财办副局长尹艳林:第一个有机会听到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对政策很有政论性的建议,很有启发。第二个是我感觉到模型应该考虑到中国的政策和客观因素。不能简单地想。从中国的形势要考虑这个因素。第二个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很重要的。中国的结构问题是很突出,至少有两个结构问题,一个是经济结构,这一次宏观经济的本身,强调有保有压,是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是地区结构,中国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中国经济的水平不同,发展的态势是不平衡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次的宏观调控提出了区别对待,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热,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掌握经济发展的基石,重要的是分析先导地区的经济走势。
香港科大教授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鸣:刚才我说的报告指的是在城市里面的物价指数,出现了通缩,用整个GDP,整个物价来说还没有出现通缩,GDP的平价指数比CPI是高几个百分点的。还有一个是名义的指数。还有固定投资的量我们也有预测,这个预测不是很低的增长率,是25%,这个是名义的。我们看看今年的第一季度的数据。第一季度实际数据增长是35%,但是整个GDP的增长率是九点几。
高增长率,表面看起来好像不是很对劲,但是这个都是数据。还有补充一点,我们可不可能把政策的改变也考虑在内,这个是不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首先你改变政策的话,根据卢卡斯的批判告诉我们的,现在是处理不了的。谁告诉你把模型真正的改变了,包含进去,这个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要逼着用另外一种方法,不用理论的,你问我,我是非常喜欢理论的人,所以我跟同事经常有争吵,他不用理论,非常不对我的口味。但是他有他的道理,是他对还是他对,有的时候是他对,有的时候是我对,但是他对的机会稍微多一点。有的时候不完全看理论,你看最后的影响还是会出现在数据上面的,我们用数据里面包含的数据,看看有时候能不能把政策抽出来,谢谢了!
社科院研究员袁钢明:我们是从下滑的模型说起来的,刚开始大家都同意,可是后来大家都说现在的情况挺好,再下滑就不对了,反过来是过热,可能说预测不可能、不合理,刚开始说可能调,后来又说不会调了,后来又说压,我从价格上说,我说价格正在下滑,现在有的人说价格在高位,有的人说不应该看价格,应该看别的,我们刚开始说投资不足,然后过热。这些说得都是有道理的。包括消费,我说价格一下滑是消费的问题,有的人说现在消费很好,有的人说消费的问题是结构的问题,有的说上涨了还不错,有的人说通货紧缩,像货币也是这样,刚开始说货币过热,现在又说以后可能是会反弹。我觉得房地产有利率的关系。再就是出口了,
和张曙光完全相反。这边说出口是出口。后面一大堆,现在的问题到底是短期更重要,还是长期更重要,到底是总量更重要,还是结构更重要,这个是我想听到的,非常好。
主持人:我在这里总结一下,我们讨论了五个问题,一个是经济是过热还是过冷,是96年的情况还是86年的情况,在这方面有比较一致的意见。第二个是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呢,还是通货紧缩的压力。第三个是房地产,一个说房地产有泡沫,有压力,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还有人认为房地产跟政治联系在一起,第四个关于进出口,一方面很好,进口和出口有顺差,待发展。这个要调整,如果不调整的话,对需求的拉动有消费者。第五个问题是长期的问题。一个是结构问题,结构里面是金融结构不合理,对国有企业、对大企业,贷款比较偏重,对小企业贷款不好,对结构里面有产业的问题,有的行业投资不够,有的行业投资过多了,有的地区投资过热,有的地区投资过冷,还有对农村投资的问题,应该投资多一些,加大农村的消费。
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是宏观调控的理解,怎么调整,以行政为主导,还是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宏观调控本身是不是现在已经是过分的炒作,过分的扩大,把GDP看得过重的话,是不是对调整GDP没有利。第三个方面的话题没有展开,是关于战略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非常非常重要,我觉得应该组织更多的讨论会讨论这个问题,作为发展战略大的国家靠对外发展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起来还没有先例,还是应该扩大内需,我们要汲取日本发展的教训。一共是五个问题,我们开会的目的不是达到一个共识,形成一个决议,决议做不到,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讨论加深各种问题的理解,我们的讨论希望对政府的决策有帮助,决策更合理。今天会议比较长,感谢大家的参与,感谢大家的关注,希望大家以后对中心保持密切的关注,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