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审计报告再思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3日 15:42 21世纪经济报道

  人民大会堂空气凝重。

  审计长李金华的报告每年都牵动了无数的神经,今年毫无例外。

  “令人震惊”、“难以置信”,面对审计结果,有委员们如此感慨。

  虚报多领预算资金、转移挪用财政资金、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本部门坐收坐支等问题都发生在中央直属部委和部门之内。

  你想象不到每年高达几十亿的媒体盈利并不缴纳所得税,而是部分进入了广电总局,那么最终这笔钱到哪里去了?

  你还想象不到违规动用的巨额中国奥委会资金,整改至今毫无下文,体育总局干什么去了?

  李金华每年都要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我们揣测不出他的心情,但人大常委会的委员们的确有些愤怒。

  “既有长期积累形成的体制、机制方面的根源,也有管理不到位、制度不落实等方面因素”,李金华总结财政收支诸多问题的原因。

  公共财政,作为国民财富分配的基石,在多数经济制度成熟的国家,其收入和支出受到严格的监督。20多年来,中国的财政收支体系却问题重重,我们为制度的变革付出了巨大代价。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诸多经济制度开始调整,面对百废待兴的经济,财力的严重不足,统收统支的财政体系开始解体。此时,中央政府启动了一轮改革,将财政的分配权交给了各级政府的各个部门,但这一个安排迅速暴露出缺陷。直接的后果是预算外资金越来越膨胀,一发不可收拾,并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此后,尽管国务院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几轮财税调整,但后遗症仍未彻底根治。

  行政体制改革的滞后,各级政府部门拥有的权力过重,是难以遏制公共收入的根源;而对权力监督的弱化和缺失,天平一直未能真正的平衡。

  历史的沉疴积重,短期努力尚难以迅速消除机制的根源,明年你也许还将耳闻目睹这些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实。

  无论如何,中国正在为建立良性的公共财政体系而不懈地努力,每年审计署对预算和财政收支审计和结果的披露,正表明中央政府的雄心和决心!

  (文/振华)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审计报告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