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范利祥
浙江报道
一个由浙江省省长吕祖善亲自主抓的调研活动,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这次调研始于今年4月初,操作者是在浙江当地颇为权威的浙江省工商联。其调研内容大致是:该省产业如何快速升级、产业结构如何快速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如何快速转变等。
“忧多于喜。”6月29日,参与此次调研工作的浙江省工商联副会长郑民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用这四个字作为开场白。
郑透露,开展本次调研的背景是,目前,以“块状经济”著称的浙江,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到了一个‘坎’”,到了“冷静思考自己的(经济)增长方式如何转变”的时候。
“不要谈纺色变”:一个县委书记的焦虑
最近几年来,浙江“块状经济”的典型代表——“中国纺织城”绍兴的遭遇,在成为国内外媒体报道焦点的同时,更是引起了浙江省高层的高度关注。
“现在县委书记、县长的工作都是连轴转!”6月29日下午,绍兴县一位官员焦灼地说,今年以来,绍兴县委书记徐纪平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到企业一次次地调研。
在各种因素尤其是贸易摩擦的影响下,今年上半年绍兴县经济运行稳健,工业产值、销售、投资平稳较快增长,但却首次出现了利润、外贸、外资“三回落”的局面,尤其是利润和投资增幅回落超过35个百分点。
一位此间曾与徐接触的企业代表向记者透露,徐纪平在调研中不止一次地指出,“当务之急是要遏制回落势头,力求实现‘双过半’目标。”
“这样频繁地到企业进行调研,可以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上述绍兴县官员说。而在近期的一次绍兴大型纺织企业座谈会上,徐也向忧心忡忡的企业家们安慰:“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谈纺色变’!”
但经贸局负责人也表示,“欧美对我纺织品设限,虽然涉及绍兴县纺织品出口数量不大,但考虑到各国可能效仿,如果巴西、土耳其等国采取制止我国纺织企业参展的做法,以及服装出口受阻向上游面料企业的传递,都会对纺织品今年出口造成负面效应。”
他甚至用“祸不单行”来形容近年绍兴纺织业的遭遇。而最近一段时间,有关雄狮集团倒掉的消息,被媒体迅速放大后,更给绍兴平添了几分紧张、恐慌、焦虑的气氛。
雄狮集团的前身是赫赫有名的绍兴县第三纺织有限公司,已运营了将近35年,也是绍兴县纺织业的“百虎”之一,拥有1000多名职工。
这也正是绍兴县委、县政府所担心的。两个月前,徐纪平在该县的一次会议上清醒地表示,因为全县经济的大头集中在纺织业,调整不慎就可能引发职工下岗、欠薪、资金链的断裂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带来经济全局的衰微,使得全社会的繁荣和安定都受到威胁。
上述绍兴县官员说,雄狮猝死,更加重了地方政府的担忧。
内忧外患:浙江“块状经济”遇困
绍兴是浙江“块状经济”典型代表。而绍兴的遭遇,仅是浙江“块状经济”困境的一个缩影。
长期研究浙江“块状经济”的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史晋川告诉本报记者,“块状经济”在浙江星罗棋布。它指的是由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集聚形成的专业化产业区。构成“浙江模式”的“块状经济”均成为省内县市或乡镇的经济支柱。
一位专家表示,“稍微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支撑这些‘块状经济’的,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
绍兴县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表明,在该县117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各类纺织企业4500多家,它们创造出全县GDP的40%,养活着十几万人口。
但这些企业生存状况如何呢?绍兴县政府5月初的一份统计表明,2005年一季度,占全县经济总量75%的纺织业,只贡献了50%的工业利润。
而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绍兴纺织品的外贸依存度相当高,超过50%。去年绍兴外贸出口59.5亿元,其中纺织品、服装占了74%。
“国外市场稍有风吹草动,比如形形色色的‘特保’、反倾销等贸易壁垒,就会对绍兴带来巨大的影响。”浙江省外经贸厅一位处长分析,影响的不单单是某一类产品,而是整个产业链,从而对某一地区、县、市、镇经济及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
刚刚从浙江萧山调研归来的浙江省工商联副会长郑民治也忧虑地透露,萧山化纤产业目前情况非常不妙,“盲目投资、原材料上涨等因素造成的产能过剩,相当严重。”
而从浙江全省层面上来看,浙江省统计局今年1月份公布的《对现阶段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与思考》报告描绘了该省企业普遍面临的困局:2004年1-11月,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为3589家,同比增长27.7%。截至去年11月底,企业亏损面达12.2%,累计亏损40.9亿元。
浙江省委政研室课题组成员对记者分析,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支撑“浙江模式”的“块状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原材料价格急剧上涨;土地、水、电等能源的短缺;连续不断的贸易摩擦。
粗放增长:“浙江模式”缺乏引导?
浙江大学一位专家说,浙江“块状经济”早期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市场的力量。“诚然,‘块状经济’对于推动浙江的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目前所暴露出的问题也必须引起重视。”
“现在看来,不少地方政府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块状经济’中夹杂着太多的投机成分。”该专家说,“‘块状经济’必须靠一系列的规则来引导,比如,如何在产业链条中打造一些主导企业?如何引导企业不断进行产业升级、打造自有品牌?地方政府在这些方面明显缺位了。”
绍兴市经贸委官员劳建芳认为,绍兴“块状经济”的发展,没能走出“从众跟风”的路径。该市外经贸局一位专家认为,其根本特点就是“投机性太强”,企业过于注重眼前利益,而鲜有注重研发和自有品牌的企业。
丽水市经贸委主任杨晓宏则认为,目前浙江不少地方的“块状经济”缺乏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块状经济”的核心,是集群利益的代表。龙头企业在块状经济中可以扮演“庄家”角色,起着“领头羊”的作用,可以承担开拓市场、创建品牌、创新技术等重任。
据透露,目前丽水的22个“块状经济”中,具有5000万元产值以上龙头企业的仅12个。严重缺乏龙头企业和品牌,已使丽水“块状经济”就如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缺乏凝集力和竞争力,成为制约丽水市多数“块状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瓶颈之一。
而放眼整个温州,低压电器、打火机、鞋业、商标等以“块状经济”著称的行业,其成长路径与绍兴纺织业的遭遇惊人地雷同。
“我在前几年就给市里有关部门写过建议,希望地方政府能出台相关政策,对这些‘块状经济’给予适当引导,但没有得到反馈。”温州一家企业老总无奈地告诉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在浙江采访听到的更多的说法是,浙江“块状经济”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在产业发展初期,地方政府处于一种“缺位”状态。
浙江民间活力很强,但光有民间创新还不行,政府创新跟不上,民间的创新也会出现边际效应低下。经济学家、国资委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对此也比较认同。“政府应该在产业规划、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引导。政府如果不规划好,会乱套的。”
政府主导“转型”:能否成功迈“坎”?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尖锐地摆到了政府和企业的面前。
浙江省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朱家良向记者表示,这次宏观调控和国家市场上的变化,对浙江快速发展的“经济列车”是一种清醒剂。
而目前,有关“转型”的话题已在浙江风起云涌。“这次转型的最大的特点是,地方政府起着主导作用。”上述浙江大学专家说。
绍兴则把其具体化为“越坎运动”。从今年年初开始,一个由县委书记徐纪平强力推动的“越坎运动”就已经在绍兴轰轰烈烈地展开。
徐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非纺行业的投资力度。绍兴县办公室的统计则表明,5月份,该县非纺行业快速增长,产值同比增长达60.6%,高于纺织业33.5个百分点;在工业技术改造的投入中,非纺织产业占了大头,达70%,仅5月份就投入了17亿元。
徐纪平还希望,能引进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来促进绍兴产业升级。今年4月份,他率领绍兴一批纺织巨头赴日、韩考察,其中,有3家企业与日、韩的一些大型企业进行股权合作,合同总投资8860万美元。
不仅如此,最近,位于绍兴杨汛桥镇的知名纺织上市公司——浙江永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8211.HK还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成功增发2.255亿股H股,其中2.095亿股定向配售给意大利的一家纺织及成衣巨头——米罗利奥(Miroglio),使其成为永隆实业的第二大股东。
“我们已经通过这个公司获得了欧盟‘市场经济地位’。”永隆实业董事夏雪年透露,目前该公司在欧盟的关税为20%左右,而其它的公司都在45%以上,最高的达85%以上。
在“块状经济”集聚地温州,也在掀起一场“转型”风暴。从最近一件事件可以看出,温州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以不干涉主义著称的行政治理格局正在转型,政府主导的色彩越来越浓。
今年3月初,温州市政府原则通过了《温州市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及总体布局规划》。按照规划,温州将在该市东部海岛洞头县大小门岛筹建一个总规划面积达9.38平方公里的石化基地。
一位参与规划的专家预计,温州的石化基地今后10年将投资近300亿元。显然,石化产业将成为温州经济“新兴”的支柱产业。
显然,浙江的意图已经相当明显: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块状经济”从简单的企业集群向效益规模化集群方向全面转变。
国资委宏观战略研究部部长赵晓告诉记者,“块状经济”导致地方过度依赖于某个产业,向新的产业转型起来也比较困难。“经济增长速度会明显放慢。”但“我相信这个时候政府主导还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的。”赵晓进一步表示,目前浙江政府在很多地方“所做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但也要注意,不是政府应该做的,一定不要去做。”赵晓同时提醒说,“政府要积极地为转型做引导、做产业规划,要为引入这些产业做好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但不要具体去做一个企业,更不要去做一个项目。否则,我对政府主导持怀疑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