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 10:42 南方日报

  话题缘起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承载了越来越重的资源、能源压力,资源约束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约束,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正成为普遍的共识。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了建设节约型社会问题。在27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目前,广东经济增长也未完全摆脱“高投入
、高消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作为一个资源约束型省份,我省面临的资源瓶颈越来越突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更显得迫在眉睫。树立节节约型社会的观念、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着力点,我们特邀专家围绕上述问题出谋献策。

  有人担心建设节约型社会会妨碍经济的较快发展,这种担心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节约存在错误理解。节约不仅指消费领域的俭省和在其他经济活动中对人、财、物的节省或限制使用,还包含如何使用才合理、恰当和高效节约型社会制约经济发展吗?

  黄铁苗

  不是当用不用或少用,而是强调合理使用

  从党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以来,有些人担心建设节约型社会会妨碍经济的较快发展。这种担心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人对节约存在错误的理解。长期以来,人们把节约理解为消费领域的节俭。实际上,节约不只是消费领域的省吃俭用。节约一词由“节”和“约”两个汉字组成。“节”是指节制、限制,与浪费相对立;而“约”则是指控制、约束、集约,与粗放相对立。这样,节约就不仅仅是指消费领域的节俭和其他经济活动中对人、财、物的节省或限制使用,而且还包含如何使用才符合合理、恰当和高效的要求。因此,我们认为,节约是人类在促进社会进步活动中,对稀缺性资源的合理使用。不是当用不用或少用,而是强调合理使用。资源的合理使用意味着效率的提高。节约不仅不会妨碍经济较快发展,反而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助于缓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制约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特别是我省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制约日益严重。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土地只有世界平均数的一半;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到2010年,我国现有的45种主要矿产中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仅有21种。广东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27公顷,不及全国平均数的一半,低于联合国划定的0.053公顷的警戒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100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2200立方米的水平。广东人均拥有的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20,能源自给率不足10%。与此同时,我国各方面都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建立节约型社会,将减少非生产部门的资源消耗,有利于扩大生产领域的资源供应,从而有助于缓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制约。

  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利于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效率是经济学要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也许是惟一的中心问题)。效率意味着不存在浪费。在我国现实生活中,生产领域的浪费十分严重,资源利用效率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依靠耗费大量资源来加快经济发展,经济总量虽然在不断扩大,但经济效益并不理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目前资源利用率低20%-30%,单位产品耗能高40%。据权威人士介绍,如果我国的能源利用率能达到当今日本的水平,目前的能源消耗足以支持我国经济再翻两番。这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情况,我省也不例外,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拉动的经济增长,必然是低效率。目前,广东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8、日本的1/5和韩国的1/2。2003年全省工业资产贡献率为10.4%,低于全国10.5%的水平;成本利润率为5.3%,低于全国6.3%的水平。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利于生产领域节约使用资源,减少资源消耗,从而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快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建设节约型社会,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各级党政干部的首要任务是经济建设,如果没有正确的政绩观,经济建设必然走偏方向。为此,各级领导必须坚持办实事,求实效,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必须坚持察实情,讲真话,不虚报浮夸;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克服对GDP的盲目追求。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建设节约型党政机关。党政机关本身存在着严重的浪费,建设节约型党政机关能使有限资源更多地用于经济建设领域,这对经济发展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建设节约型党政机关能使全社会各行各业、各不同系统和部门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中学有榜样,做有依据;建设节约型党政机关还能使各级党政干部抓节约型社会建设有经验,制定有关节约的政策措施有根据。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思考并提出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要强化政策导向,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加快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相关技术研究,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建设节约型社会,还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有效地预防部分政府投资项目中的腐败行为,减少腐败工程造成的浪费。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减少实际上是“花架子、无效益”的所谓“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加快投资立法步伐,依法对国家建设项目进行监管。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的根本办法,也是防治污染的有效途径。必须在生产领域千方百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在建设、流通和消费领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建节约型经济体系是最大的节约

  郑志国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构建节约型经济体系。从现代和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看,节约型经济体系实质上就是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是节约资源的根本办法,也是防治污染的有效途径。为此,必须在生产领域千方百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在建设、流通和消费领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在生产领域以多种形式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

  在生产领域,实行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以多种形式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一是想方设法节约初级资源,把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控制在必要的界限之内,使得在其耗竭之前能够找到替代资源;对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不能超过其再生速度,以保证持续供给。二是通过多种途径回收利用各种废旧产品、包装材料等物质。除了某些医疗器械和特殊用品之外,应限制乃至逐步取消一次性消费品。三是尽可能对一种资源的多种用途同时加以利用。例如,在水稻田中养鸭,养鱼,养蟹,就是对土地的多种用途的综合利用;钢铁厂在生产钢铁的同时利用热能发电,也是对煤的多种用途的综合利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是对一种资源的多种有用成分分别加以利用,这种综合利用的效率明显高于对资源单一成分的利用。五是设法对利用各种资源所产生的排放物加以利用。如糖厂利用甘蔗榨糖产生的蔗渣造纸,火电厂利用燃煤发电的灰渣制作建筑用砖,这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减少了污染。

  在建设领域注意克服城市建设中的浪费现象

  在建设领域,要做好国家和区域等各个层次的发展规划,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行性,避免因缺乏建设规划或规划不当造成损失。无论是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和普通民用建筑,都应当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对土地、河流、森林、草原、湿地等资源尤其要珍惜和保护,力求把建设中的破坏和浪费降到最低限度。防止各种不利于节约资源的重复建设。在一些城市的建设中,不惜代价地进行大规模拆旧翻新,许多还可以长期使用的建筑物也被拆除,造成不少浪费。有些所谓新潮建筑过分追求造型的奇特和装饰的华丽,造价十分昂贵,未必经济实用。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应当注意克服城市建设中的浪费现象。

  在流通领域提高运输效率,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

  在流通领域,要大力推广运用各种新型清洁高效的交通运输工具,实现公路、铁路、水运和空运等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配置及优化组合,提高运输效率。物流系统要负责两种物质、两个方向的输送:一方面把各种消费品及时输往消费者,另一方面把各种资源和回收的废旧物质及时输往生产者。由于我国各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建设的空间布局不尽合理,有些资源从内地运到沿海进行加工,然后又把产品运到内地销售,存在着流通路程过长、流通环节过多、流通费用过高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各地均衡发展和调整经济布局逐步加以解决。

  简单按照西方国家流行的消费模式来引导国内消费不符合国情

  在消费领域,树立节约理念,反对铺张浪费。要充分认识我国人口总量大、人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选择同资源条件相适应的消费方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中,继续发扬中华民族崇尚节俭的优良传统。在私人消费中,提倡以适当的消费方式满足正常的物质文化需要,反对挥霍浪费;在公款消费中存在着严重的浪费问题,对社会危害很大,迫切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加以综合治理。消费与收入分配密切联系,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为一部分高收入者提供了过度消费乃至奢侈浪费的条件,同时使得一部分贫困者的基本消费得不到保障。显然,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节约型经济体系,必须以更大的力度调节分配,引导消费。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消费中,都要充分考虑资源条件的约束,制定和实施必要的消费政策。为片面追求某些经济指标的增长而一味刺激消费,或者简单按照西方国家流行的消费模式来引导国内消费的做法,都是不符合国情的,也是难以持续的。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工业化、消费主义浪潮的洗礼后,面对极其丰富的物质环境,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对大自然的态度,审视物质消费和生活质量的关系问题

  培育节约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杨小川

  我国建立在大规模投资、大量耗费自然资源基础上的经济体系,虽解决了我国经济“量”的问题,但其弊端也暴露无遗。在生产消费领域实行集约化生产,在生活消费领域倡导合理、科学、有效地消费,是科学发展观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工业化、消费主义浪潮的洗礼后,面对极其丰富的物质环境,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对大自然的态度,审视物质消费和生活质量的关系问题,以及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问题。

  在生产消费中改变单一的低成本利益来源格局

  要在生产消费中体现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生产及管理中采用现代技术,不断增加产品的知识、科技和信息含量。通过制订法律法规,适度地提高各种要素的成本,合理补偿各种生产要素的成本。在市场化的背景下,投入品成本的上升,必然驱使企业寻求新的利益来源,推动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改变单一的低成本利益来源格局。

  在生活消费中改变评价生活质量的标准

  要在生活消费中反映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对大自然负责的态度,选择科学、合理和适度的消费方式。科学、合理、适度的消费,是指消费必须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界,不能消费过度;消费必须以大自然的承受力为限,不能竭泽而渔。

  在传统的消费观中,是以占有、消费多少实物形态的商品来衡量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正是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开战,疯狂地掠夺自然资源,并多次因争夺自然资源而自相残杀。科技革命使产业得以升级,高级形态的产业结构为改变人们传统的消费结构有了可能,从追求实物形态的商品转向追求无形商品、精神商品,客观上有助于减缓人类对于大自然的依赖和掠夺。评价生活质量的高低不再仅仅依据消费和占有多少实物形态的商品为标准了,更多地看重人们所享受到的优美的环境、良好的教育、高尚的文化和稳定的社会法制环境等无形因素。这一变化,正是科学发展观得以成立的重要依据之一。

  提倡节约型生活方式,从需求方面推动节约型生产方式的建立

  在日常生活中,普及和推广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对于节省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之间存在辩证统一、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旦节约型的生活方式建立,必将从需求方面推动节约型生产方式的产生,从而有利于新型工业的建立。在我们普遍树立了“发展是硬道理”观念的时候,往往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容易忽略和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关系,过早地陷入了“富贵病”和“城市病”的泥潭。因此,当社会经济发展到某一阶段的时候,适时地提出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观念,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观、消费观,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节约型消费观要求人们养成科学、文明、合理的生活方式,要从根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形成的各种陈规陋习入手。要对青少年灌输绿色消费、文明消费和理性消费的观念。其实,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很好地运用于指导人们科学地生活,加深人们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必要性的认识。例如,效用理论可很好地解释人们为什么必须要有节制和有选择地消费,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获取最大的满足等。因此,在全社会普及现代经济学常识对人们树立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在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下,政府的示范作用对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政府在倡导、推动科学生活方式的普及上大有可为。通过政府消费、政府购买等方式,政府可为人们的日常消费作示范和引导,优先选用绿色产品、再生产品。政府公务人员应率先垂范,践行新的生活方式,屏弃陈旧的消费观念。

  在生活中反映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并不等于一般意义上的节约

  需要指出的是,在生活中反映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节约。按科学发展观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们在科学、合理、有效地消费后,应当而且必定将目光和富余的资源投向许多新的、陌生的消费领域,从而不断延伸出新型的消费种类。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的生活质量才真正地提高了。这样也才真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便有了生活基础的保障,而生活正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目的所在。

  (作者系广东商学院副教授)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种模式

  当今世界上,付诸实践的循环经济有四种模式:一是杜邦——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即通过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二是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模式,即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等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三是德国——回收再利用体系(DSD),即由专门组织回收处理包装废弃物的非盈利社会中介组织(DSD),将企业组织成为网络,在需要回收的包装物上打上绿点标记,然后由DSD委托回收企业进行处理。四是日本——循环型社会模式,由政府推动构筑多层次法律体系。

  其中,德国模式和日本模式比较受关注。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循环经济的国家之一,它的特色是循环经济法制建设走在世界的前列。1991年,德国首次按照从资源到产品再到资源的循环经济思路制定了《包装废弃物处理法》。1994年,公布了《循环经济和废物处置法》,把资源闭路循环的循环经济思想从商品包装拓展到社会相关领域。

  日本模式则意味着环境保护技术和产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社会结构开始从过去“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社会,向降低环境负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社会转变。

  节约型社会的制度框架

  牛宝俊

  由于全球暖化效应持续恶化、生物灭绝加速以及贫穷不断加剧,全球60多亿人口在保护其居住环境方面屡屡遭受挫折。为了重新适应环境,必须利用生态学的新规则,来为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设定界限,建立生态规则——经济制度——政治行为——全民行为的共同制度规则,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

  寓经济制度于自然规律之中,用节约型社会的准则衡量官员政绩

  地球资源大幅度减少的重要因素是工业制造和商业消费。因而,节约型社会必须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资源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以国家宏观调控管理资源,实现全社会的资源最佳使用和绿色GDP的最大化。在过去几个世纪里,人类崇尚统治世界或者管理世界,而不太尊重生命系统。为了获得短期的高额利益,牺牲了文化的和谐发展。现在我们面临要为这种思想支付代价的境况:深深根植于我们的商业体制和经济体制中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因而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通过设计新的经济制度,而制度设计的基础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寓经济制度于自然规律当中。

  胡锦涛总书记在前两天的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再次强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提示我们要从政治高度倡导全社会节约使用资源;从政治行为上规范各级政府的政绩,用节约型社会的行为准则衡量官员的政绩;用绿色GDP指标衡量全社会的进步。

  将节约型社会观念塑造为全民的主流意识

  节约型社会是一种良性的价值诉求,也是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必然逻辑。而节约型社会的真正实现最终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个体自觉拥有节约意识,在日常生活和行动中节约资源,并且利用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充分改进现有资源利用率。首先是将节约型社会观念塑造为全民的主流意识。一方面,要从教育入手,从中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甚至全民教育,宣传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指出,要建立节约型社会一定要从娃娃抓起,人均资源短缺要作为一个基本国情,列入中小学生教科书里去。另一方面,从各级领导干部入手,加强节约教育。干部是群众的表率,要对干部进行节约教育,要将勤俭节约行为作为选拔、考察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

  将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升为基本国策

  要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共同作为新时期我国的基本国策。各级党政干部要运用节约理论,树立节约理念,处处注意节约,事事做到节约,从节约原则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建立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因素和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标体系,如绿色GDP评价指标,彻底改变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行为,实现整个国家的节约。

  通过立法遏制浪费行为

  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经济发展观,经济发展决不能以无限制、无标准消耗资源为代价;经济发展决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必须考虑资源和生态承受能力;必须采用集约型内涵式增长方式,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要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法制观。浪费犯罪,但是惩治浪费行为却无法可依。因此,要通过立法遏制浪费行为,如建立《反浪费法》;对奢侈消费征收高额税(如高档餐饮);立法反对商品过度包装(如中秋月饼包装);修改能源节约法,加强可操作性。

  在全社会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制度框架,就是要从地球生态系统及其良性循环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对社会负责”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具有内在可持续性和恢复性的商业和生产体系,使人类社会生存于太阳和植物能量的自然消耗和循环之中,实现全社会信仰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