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曾荫权时代香港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 08:22 第一财经日报

  余乐安

  2005年3月10日,香港特区治理进入一个新时代。这一天,董建华向中央辞去行政长官职务,政务司司长曾荫权实时出任代理行政长官。6月3日至16日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补选提名期间,曾荫权获得796位选委中的710票,在没有挑战者的情况下,曾荫权自动当选为特区行政长官。6月24日,曾荫权就职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香港厅举行,曾荫权向温家宝总理宣誓
就职,温家宝总理向曾荫权颁发了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书。对此,香港媒体普遍发表评论,认为香港的曾荫权时代正式到来。

  曾荫权制定了题为“强政励治,缔造和谐,福为民开”的参选政纲,承诺一旦当选,将会提升政府管治素质,以发展经济为本、改善就业为要,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市民的政治参与,共同致力建设好香港。

  然而,香港经济的实际情况将如何发展?曾荫权当选之后将面临哪些经济上的问题与挑战?香港经济下一步的走向如何?这些问题,不仅令香港居民关注,也受到内地的广泛关注。

  转型期的香港经济

  1997年,金融风暴重创东南亚,香港地区虽然抵挡住了国际金融大鳄的狙击,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2000年以来的美国经济衰退,又给香港以新的打击,2001年香港经济增长从2000年的10.20%,骤然跌至0.5%,经济持续通缩,负资产人士增加,财政赤字和失业率居高不下;2003年初,SARS爆发,香港经济更是雪上加霜。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强劲复苏,2004年香港经济也开始快速发展,全年经济增长率达到7.5%,本地商品出口增长16%,同时企业恢复赢利,消费者信心上升。

  但是,需要认识清楚的是,2004年香港经济仅仅是借助“外力”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困扰香港经济的根本症结一直没有改变,因此进入2005年,香港经济明显放缓。从这个意义上说,2005年的香港经济仍然处于转型时期,一些根本的问题还有待解决,这也是曾荫权时代香港经济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而言,香港经济问题的症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制造业与服务业严重脱节。多年来,由于大量港资特别是制造业资本流入内地,22年来共有2000多亿美元的港资从香港地区进入内地,其中一半在珠三角,开设5.3万多家工厂,雇用1000万工人。香港为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也促使自己的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香港制造业在本地只剩下5.3%,产业出现了严重空心化,造成香港服务产业的支撑体系出现问题。

  二是生产与消费的脱节。由于大量港资投向珠三角,使香港人员往来内地频繁,加之回归后深港之间人员流动的便利,特别是香港居民可以自由来往两地(24小时通关后更是如此),使香港又出现了生产与消费的脱节,进一步影响其经济发展。其原因在于两地房价及其他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巨大差异,促使香港的消费出现外移现象,即有不小规模的香港人在香港工作,其置业、消费却在深圳。这些居民将本应在香港的购买力带到了深圳(但内地的购买力却由于内地居民去香港的各种限制而难以向香港转移而抵消),使香港的生产和消费脱节,经济再生产出现困境。

  曾荫权新政后香港经济的前景

  曾荫权自动正式当选为特区行政长官后,香港社会各界对曾荫权的治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他的当选是众望所归,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曾宪梓先生所言:“曾荫权在出任署理行政长官的两个多月里,经受住方方面面的考验,在他的管治下,香港社会稳定,经济蓬勃发展。”根据香港贸易发展局统计,香港经济正在整体稳定上升,第一季度GDP增长达到6%,高于年初官方4.5%~5.5%的预测数据。2005年前四个月,消费物价指数保持在较低的0.4%,政府财政赤字已经从去年的51亿美元减至27亿美元。

  与此同时,香港人的经济信心也获得了大幅度的改善。根据调查机构AC尼尔森的调查,5月份,香港的经济信心指数达到了102,达到了1989年以来的最高点,也比三个月前增加了3点,创下了16年来的新高。而且香港特区政府6月16日公布2005年3月至5月的失业率数字为5.7%,创42个月以来的新低。主要原因在于香港的劳工市场情况持续改善。一般相信,今年9月香港的迪斯尼乐园和一些酒店开张之后,香港的就业状况将会进一步获得改善。

  此外,香港消费者信心指数、情绪指数和就业信心指数,比去年12月份分别上升4.7%、4.4%和12.9%,且齐齐创下5年新高。主要原因在于近段时间香港楼价上升、失业率持续回落、职业空缺增加等利好因素,增强了市民对未来经济发展和就业前景的信心。这些都将有利于香港的内部消费增强,只要美国息口不会再大幅提高,香港整体经济表现将会因消费信心持续转强而得到支持。

  根据以上分析,香港经济问题的症结在于其经济与内地特别是珠三角的经济循环过程中,由于一些体制上的差异,导致经济流动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出现了再生产的障碍。摆脱困境的对策当然是如何加强与珠三角的经济联系,以弱化其再生产的障碍。重要的是,曾荫权当选前承诺任期内将大力推动内地和香港的经济合作,加强与内地的经济联系。自2004年8月开始的CEPA,正在实施提供贸易商品与服务的进一步自由化,这也为未来的香港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后盾。

  照目前形势所见,香港的经济已脱离了亚洲金融风暴的阴影。香港本是金漆招牌的“百年老店”,内有过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外有实力雄厚的香港企业,上有中央政府的支持,背靠13亿人的内地市场,加上曾荫权本是财政司司长出身,精通经济策略,身边又有一群身经百战的财经高手,可以说,曾荫权上台后,完全有能力面对经济问题的挑战。因此,曾荫权新政之后的香港,将是一个崭新而富有活力的香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现为香港城市大学ResearchFellow)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