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0年来,珠三角经济发展迅猛,主要立足于廉价劳动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这种优势正在丧失。从去年开始,“民工荒”席卷珠三角,并号称短缺民工200万人,随后这股“民工荒”迅速向长三角、环渤海地区蔓延。“民工荒”意味着民工工资待遇要求的提高,亦即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意味着单靠血汗工资低成本竞争的状况正在迅速改变。一些外资企业已经开始撤离珠三角。而珠三角产业“空心化”也苗头浮现。珠三角产业转移与升级迫在眉睫,但是这条产业升级之路究竟该如何走?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民工荒”加速产业转移
南海凤凰铝材厂是一家有着三条生产线的铝材加工厂,从去年春节开始就遭遇招工难,300多人的工厂最多时才能招到200人,两条生产线不得不开开停停。
去年七八月是生产旺季,由于缺工太多,老板区自强不得不减少了一半的订单。从那时候开始,区老板就决定要把生产线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粤北山区河源工业区。他告诉记者,因为那里生产成本低,工人的工资比在南海时低出50元,招工也比珠三角容易多了。
据了解,像凤凰铝材厂这样由于招工难而把生产线迁到山区或内地的企业不少,今年河源工业开发区异常红火,由珠三角转移来的企业就有200多家,珠三角企业的转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今年春节之后,尤其到了5月下旬,珠三角许多企业主均称再也不敢接单了,“民工荒”再度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旋律”。根据东莞市3个职介中心的统计,现在平均每个民工可以选择8个岗位,每个男工可以选择6个岗位,而每个女工甚至可以选择15个岗位。
记者在东莞大朗的一家袜厂看到,由于用工紧缺,工人一人要负责8台机器的运转。该厂陈老板说,这样的劳动强度工人会跑光的,目前他正加快与清新县政府洽谈合作事宜。他说一定要在7月初把生产线迁过去,不然今年的订单就做不完,厂房租金这么贵,撑不住了就会破产的。
陈老板无奈地说,去年“民工荒”后已经给工人增加了100元工资,但是工人还是嫌低,招工仍然困难,如果再加工资的话自己就要贴钱了。现在最好的方法就是赶快把工厂迁走。他说,那些“醒目”的同行去年就把生产线迁走了,本来他也想趁早迁走,但是一想到运输成本增加只好作罢。现在他的想法改变了,他说山区农民还是喜欢在自己家门口打工,工资比较低也行,加上地租便宜,算下来还是迁走合算。
市场是最灵敏的温度计,去年当珠三角开始遭遇“民工荒”时,许多地方产业便悄然转移,一些企业已经陆续迁移到了中部的湖南和江西。广东东莞一家鞋厂迁到湖南郴州之后,工人的平均工资比东莞低50元至100元,当地的厂房租金水平也仅相当于东莞的三分之一。这家鞋厂成功转移之后,接踵而至跟来了好几家厂。
销量占广东市场50%、全国市场35%的南海铝材业,从去年开始铝材企业的数量从数百家急剧减少到约100家,这些减少的铝材企业几乎都到了粤北山区“落户”。而在南海,5家生产代替进口铝材的高档铝材加工企业也通过重组而形成,由于产品的高附加值,工人待遇相应较高,招工难问题便迎刃而解。
在纺织服装业进入后配额时代,佛山纺织集群的产业升级更加明显,低附加值的企业逐渐被淘汰,但它们不是灭亡而是转移到了老工业基地韶关地区的山区,那里正成为纺织企业另一个可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据了解,在去年底举行的第三届“山洽会”上,清远、韶关、河源等市及下属的部分县镇,分别与深圳、佛山、中山等地签订了11个设立产业转移园区的框架协议。最近,中山市与阳西县两地合作产业转移,在阳西共建的国家级中山火炬高新技术开发区已奠基,奠基典礼上就有12家企业签约产业转移项目。
去年当珠三角普遍遭遇“民工荒”时就有专家预测珠三角将不可避免出现产业大转移。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战略规划处处长高辉清说,珠三角的缺工现状虽与民工待遇偏低直接相关,但工资待遇只是表面现象,问题的深层原因还在于目前的产业结构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
高辉清认为,珠三角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那些20多年前承接日韩、港台低效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应该尽快转移。
“空心化”问题严峻
当珠三角低附加值产业的转移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时,该走的走了,希望来的并非就会如期而至,产业“空心化”问题在一些地区逐渐浮出水面。
东莞在20多年的发展中,引进外资和技术,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在IT产品制造业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配套优势,但东莞也是“民工荒”中受到冲击最大的地区。
东莞市经委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去年因出现“民工荒”、“电荒”、原材料涨价等问题,给人留下了“中国开始不再‘廉价’”的印象。而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廉价劳动力并非我国独有,众多第三世界国家正在紧紧追随。因此在东莞有不少港台投资者都有将企业迁到成本更便宜的东南亚的计划。去年该地的台商协会就组织了两批赴东南亚的投资考察团,之后就陆续有企业迁走。
他不讳言,由于东莞本地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不多,现代服务业较薄弱,民营经济综合实力不强,对外资依赖程度过高,如果新的产业不能尽快地成长起来的话,东莞很快就会出现产业的“空心化”,经济发展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因此,今年政府的头等大事就是怎样制定一些优惠政策设法让想迁走的外资企业留下来。
大朗镇是东莞毛织产业最发达的一个专业镇,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需求旺盛,“民工荒”之后,加上今年纺织品的贸易争端,出口受阻,这里有相当一批“三来一补”企业破产了,更多的面临产业转移。记者看到,这里原来大量的“三来一补”工厂,占去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但早些年建立的简陋厂房却因为质量与结构不适合新型产业而闲置。当地有关人士谈到,目前更为困难的是珠三角不少地方政府长期养成了靠出租土地、厂房坐收租金的习惯,不知道怎样去培育新的产业。当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走之后,将来会不可避免出现产业的“空心化”,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另外一些工厂撤离之后,留在原址的土地所有权和大量厂房产权问题、重建问题都开始成为困扰当地政府的难题。
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志权说,东莞产业升级主要是推动产业的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发展阶段由产业主导向创新突破阶段转移,城市性质从加工制造业基地向研发、制造、服务“三位一体”的现代制造业名城转变。其中依托松山湖,带动全市产业升级;依托虎门港,适度发展重工业。
然而理想却与现实有着差距。据了解,目前作为带动东莞市产业升级的龙头地区——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招商情况并不理想,本来园区定位为:智能家电、电子通讯、医药保健、精密化工、新材料、环保饲料、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但实际入园的产业是:汽车零部件、家电、电动机械、涂料、纺织印染机械、钢材深加工、精细化工等。很明显,这些产业的技术层次并不太高,与规划目标相距甚远。那些优质外资——既有高新技术的,又符合环保和产业升级要求的,在国际上具有极高声誉的企业更愿意选择广州和深圳。在这种情况下,有专家惊呼:在一些地区产业转移后将会造成产业的“空心化”!
其实东莞这种情况是珠三角大多数城市的缩影。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丁力说,靠低成本劳动力生存的企业被淘汰出局了,使我们可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但是能否迅速填补这一空缺,面临的首个问题是结构调整谁来唱主角?很可能是招商引资引进技术型企业,但这种企业现在全世界都很缺乏,大家都想招。还有可能让自己的企业唱主角,但现在自己的企业大多还没有这种能力。不尽快培育新产业,产业的“空心化”不可避免。
中山大学教授王扮认为,为了培育新产业,政府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不是留,而是要帮助他们,对于一些较大型的企业,只需要把“头脑”部分留下就行了。
“技工荒”成珠三角“软肋”
在珠三角一些地区遭遇“民工荒”而转移产业时,广州却显得从容而淡定。广州10多年来致力高新技术产业见到了成效。这些年来广州及早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控制劳动密集型产业,然而广州产业升级之后却在为缺少技工而伤脑筋。
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培训就业处副处长葛国兴说,广州的今天就是珠三角的明天,当产业升级完成后,最缺的就是技工。“技工荒”才是珠三角的“软肋”。
据悉,近几年广州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不断上升,以资金、技术密集型类产业作为主要支撑的重工业发展已超过轻工业,重轻工业产值比为53.2∶46.8。目前,广州经济已经进入了以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工业化发展新阶段。
与不缺普通工人相对比的是,广州紧缺技术工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广州市曾对80家企业进行专项调查,调查表明,真正受过正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技术工人只有27.7%。据调查,“十五”期间广州高级工以上技工缺口10万人。
今年9月份,在广州南方人才市场需求排行榜中,技工需求量为2181名,占这个月人才需求量的21.1%,但这个月人才供给排行榜中,技工的供给量排名10名之后。
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方潮贵说,虽然随着“民工荒”的到来,珠三角产业向内地转移,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加入WTO以后,许多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向广东转移,丰田、本田等五大汽车厂商都将生产基地建在广东,使广东形成了一个产值上千亿元的汽车支柱产业,然而汽车产业所需要的机械维修、焊接技能人才缺口相当大。据统计,到“十五”期末,广东中级工以上技能人才缺口180万人,其中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缺100多万人,仅数控技能人才缺口就达10多万人!有的工种甚至出现断层!
他认为,在广东,一线技工,特别是数控、模具、仪表、电子电工、焊接等工种需求短缺,不仅会严重影响了制造业产品的质量,也会影响到广东的产业结构升级。
专家观点
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产业转移与升级不可避免
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到关键时刻,由“民工荒”所引起的珠三角产业转移与升级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是这条产业转移和升级之路如何走?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王扮教授。
王扮认为,目前广东及珠三角等地出现的“民工荒”作为一种市场信号,意味着这种低成本的外来劳动力不足不是季节性的、也不完全是周期性的,而可能是持续性的,不可逆转的。由劳动力成本提高引发的结构调整已迫在眉睫。
“一定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和一定阶段的产业结构相对应的”王扮说,中国经济处于一个发展的临界点,走过去就可能赶上欧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走不过,就像拉美,有可能出现诸多不利状况。更多的学者称人均GDP1000美元(千元点)是经济发展的转折。如果产业结构得不到及时转化,必然与经济发展产生矛盾,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避免“空心化”是当务之急
王扮认为,目前最为严重的情况就是,产业转移之后出现产业空心化问题,避免“空心化”是当务之急。
他说,受到生产惯性、技术能力、市场资源的限制,企业主选择传统产业的转移比转向新产业容易,加上资本都有追逐利润的本性,哪里赚钱就往哪里去。当低端产业中国逐渐丧失优势时,就会出现外来的资本抽走资金,如果我们的政府不尽快让产业升级,这个地方很快就会出现经济的衰退。给中国留下的将是产业荒漠——废弃的厂房、过时的设备和失业的员工(这就是南美、台湾曾经遇到的际遇)。
然而许多地方政府没有意识到产业升级的迫切性。当发生产业转移时,他们更多的是利用调整税收、降低租金等优惠政策留住企业,而不是考虑如何让当地的产业升级。
日韩模式值得借鉴
为什么一些地方政府对产业升级的积极性不高,王扮认为,这与当前干部的任期制度有关,地方官员一般任期5年,产业升级的周期性较长,前期成效并不明显,其实是在为下届政府打底子,谁还愿意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呢?对于产业升级,国家应该制定一系列产业政策,引导地方的产业升级。
过去日、韩成功的产业升级值得我们借鉴。20世纪60年代,日本通过政府的经济计划、经济立法和经济措施,扶持战略产业的起飞和诱导经济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这种国家规划和干预产业结构构成的思想,把以往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直接触及到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均衡问题,从推动产业结构在合乎规律的转换中求得发展速度和效益。
日本、韩国均有专门设立的国家级产业研究院,作为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谋机构,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对执行中的产业政策提出调整办法、监控和研究政策执行效果、为政府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市场与政府有机结合
王扮认为,珠三角的产业升级更应该做到市场与政府有效结合。为了减少因产业转移而造成的经济震动,地方政府要一方面根据产业发展的规律与市场机会,积极促进一些使用高素质人力资本的新兴产业成长,另一方面要有效地扶持企业用新技术设备与技术成果,改造传统的生产手段,从而降低增长对使用大量简单劳动力的依赖。
同时他认为,产业升级光靠政府也不会成功,还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目前,市场已经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信号,企业也已经感受到了这种要素市场变动的压力。如果这种市场压力与政府努力能够有效地结合,这就不仅会加速企业进行技术与产品结构的调整,也会保证一个地区在经济持续平稳的增长中,实现产业结构性转移。
本报记者 刘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