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孙朝方,通讯员 张超美、沈晖 报道:昨天上午,广东省政协九届第十一次常委会议在广州开幕。省政协专题议政“广东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听取省政府领导通报“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和省政协专题调研组的情况汇报。据透露,截止2003年底,全省县域负债433.3亿元,偿债率则高达215.5%!债台高筑、财政资金短缺等,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
加大力度扶持发展
省政协主席陈绍基主持上午的会议。广东省副省长汤炳权通报了广东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他说,自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以来,广东不断探索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使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改善、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2004年,全省67个县(市)实现生产总值4098亿元,增长11.7%,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占全省的25.55%。但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
巨债拖累县域经济
今年4月,省政协专题调研组分赴韶关、肇庆等8市和增城等17个县(市),调研“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面临问题与对策”。调研发现,目前广东县域经济发展,仍存在用地难、专项资金使用门槛高、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人才流失严重、财政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基础设施落后等突出难题。
调研显示,广东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67个县(市)占全省六成多人口、84%的面积,国内生产总值仅占25.55%,财政收入仅占7%。县城人均GDP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只相当于珠三角的1/5。一些山区县(市)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
调研显示,由于国家实行了新的土地审批制度,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县(市)工业用地困难,即使是山地、坡地的征用也受到严格限制。一些大项目落不了地,不少扩产企业外迁。
而且,县域经济财政赤字、财政空转现象依然严重。相当部分县(市)是“吃饭”财政,根本没有财力搞经济建设。一些县(市)搞工业园区,由于缺少启动资金,只能纸上谈兵。更棘手的是,67个县(市)几乎都背着沉重的债务。汤炳权透露,截至2003年年底,广东县(市)政府债务余额433.3亿元,是县域一般预算收入的4.91倍。全省县(市)平均负债6.37亿元,偿债率(当年应归还债务/可支配财力)高达215.5%。
建议省财政补缺口
对此,调研组建议,省出台相关规定,严禁县域引进严重污染项目,防止破坏环境和生态;省里应完善支持工业发展的用地政策,支持山区、欠发达地区县(市)用荒坡、荒地办工业园区;通过调研,进行省直管县体制试点,并逐步推开;全省67个县(市),62个需要省财政转移支付补助,建议省财政填补农村转移支付资金缺口,使基层工作正常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