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美朝野再鼓吹中国经济威胁论 称比日本更有威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8日 12:56 人民网

  美国媒体推波助澜

  6月27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发表专栏文章称,今天的中国比日本精明,而且,比日本更有威胁力。文章指出,如今的中国不是往昔的日本,或者,美国应该对此予以强烈的关注。克鲁格曼这样写道:“15年前,当日本公司大规模买进美国公司的时候,我是那些站出来劝美国人不要惊慌的人。也许你期望我现在用同样的话语来说明中
国和当年的日本差不多。可是,来自中国的挑战远比当年来自日本的要严重的多。” 克鲁格曼认为,应该防止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收购优尼科的交易成功。

  克鲁格曼在文章中指出,有两条原因可以说明如今的中国不同于当年的日本。首先,中国不像日本那样挥霍金钱,中国人比日本人精明,中国公司可以从而向全球的领域进军。另外中国和日本的不同在于,中国的竞购或者收购都是以作为美国潜在竞争对手的商业行为出现的。在文章的最后,克鲁格曼说,“如果由我来决定是否同意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我肯定会说不。”

  克鲁格曼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他为《纽约时报》上的双周专栏长期撰文,并不时对布什政府进行猛烈的抨击。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称他是“媒体超级明星中最出色的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先生关于金融危机和国际贸易方面的着作被其他经济学家广为称道。他获得过约翰-贝茨-克拉克经济学奖章。

  美国第一财经大报《华尔街日报》上星期发表文章,以“收购狂潮”来描述中国企业大举进军美国的活动,其中包括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海尔集团有意购买美国第四大家用电器制造商美泰公司(MAYTAG)、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中海油有可能击败美国雪佛龙公司,收购尤尼科的“商业狙击战”。

  中海油对此次竞购优尼科的最终报价予以公告后,从6月22日开始,美国媒体就对中国的这三起收购展开了铺天盖地的评论。美联社的评论认为,如果中海油获得成功的话,将是迄今为止中国海外最大并购案。此次收购反映了中国希望获得西方公司和在国家安全问题上和美国政客叫板的野心。同时,这样的收购正好发生在中国政府拼命签署石油和天然气等项目的合作协议的过程中。

  40多名国会议员要求调查

  美国媒体报道说,中海油对优尼科发起收购后,事态发展十分迅速。优尼科上星期已经得到另外一家收购方雪佛龙的同意,这个星期初就要在纽约跟中海油代表展开协商。

  华盛顿国会山向来是“中国威胁论”的发源地。6月17日,两位共和党议员彭博和亨特率先写信给美国总统布什,要求政府审查中海油提出的对优尼科的收购案。他们在信中说,“当世界能源版图改变的时候,我们认为应该明白美国的利益,并且最为重要的是,明白中国政府正在寻求能源的野心。”

  近日,美国国会要求对这一收购案展开调查的呼声愈来愈高涨。参众两院上星期分别有人对这一案件提出警告后,又有41名民主、共和两党的议员联名致函布什政府,要求财政部就此案展开调查,看优尼科公司的技术和资产转移是否会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这些议员还要求,对中国政府对此案的财政参与和中国政府对中海油的潜在补贴进行审查。信中说,美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争购稀有能源资源时,将越来越难跟中国政府控制的能源公司竞争。与此同时,美国国会对中国迟迟不提升人民币汇率感到越来越不耐烦。上星期,国会议员们和美国财政部长斯诺与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就汇率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辩。某些对议员称,白宫行政当局对中国施压不力,他们对政府的不满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问题上,很多能源业界人士并不同意国会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的执行长雷蒙特。他曾公开表示,在全球能源市场的投资上,美国不需要更多的障碍,而是需要减少障碍,美国政府如若出面干预此案,将是一个错误。

  一些专家发表公正意见

  中国的汇率问题同样触动着华盛顿的神经。在国会激烈争吵的同时,华盛顿学界的辩论也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其激烈程度为多年中仅见。

  上周末,在卡内基和平基金会举办的中国汇率研讨会上,主讲人之一、卡内基和平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盖保德在会上首先发言,他对美国各方对人民币汇率提出的种种责难逐一驳斥。

  盖保德在加入卡内基之前担任美国财政部东亚事务的负责人,是美国一位知名度颇高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盖保德认为,不少国会议员关于中国通过人为压低人民币币值给中国的出口提供了不公平优势的看法是不对的。虽然在判断一种货币是否被低估方面学界没有一套公认的标准,但盖保德表示,一个国家的全球贸易顺差情况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盖保德表示,中国在对美贸易中获得了很大的顺差,但在其它地区却出现了很大的贸易赤字。就中国的全球贸易状况来看,并不存在大量顺差。另外,从贸易顺差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这一标准来看,盖保德指出,在2003年和2004年,这个比例大约为3%,要低于德国、荷兰、泰国等许多国家。

  批评中国汇率政策的人士经常用中国外汇储备急速增长的事实作为中国汇率制度不合理的重要根据。但是,盖保德则认为,外汇储备的增长跟汇率没有直接关系。他说:“外汇储备是贸易顺差增长造成的结果吗?不。这又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储备的增加并不是贸易顺差增加的结果。中国GDP从90年代后期以来一直比较疲软,所不同的是,资本流入加大了。在美国经济衰退和疲软期间,大量资本进入了中国。” 盖保德的结论是,美国逼迫中国升值人民币是错误的,惩罚中国只能解决短期问题,而对于解决美国经济的种种问题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彼得.博特利尔对美国国会采取政治干预的方法来解决中国汇率这个经济问题表示坚决反对。博特利尔指出,如果中国被迫把人民币升值25%,中国经济将会出现衰退,对美国也会造成伤害。 博特利尔还以他自己长期在中国进行研究的经验反驳了关于中国压低工人工资的说法。博特利尔指出,在过去几年里,中国沿海城市的工资每年都显著上涨,速度远远超过美国工资增长的速度。(老任)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国威胁论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