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集体行动悖论将把地球带向何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8日 08:11 第一财经日报 | ||||||||
管清友 人类似乎总是容易淡忘。当外部的突然冲击来临的时候,我们关注危机。但是,当人们始终处在危机之中的时候,我们却很容易忘记。也许刚刚在法国图尔结束的世界人口年会发布的消息能给我们提个醒。
在法国图尔结束的世界人口年会6月24日发布消息指出,截至2005年6月,世界人口已达64.77亿人,已经接近65亿人。地球人口在1800年达到10亿,在1930年达到20亿,在1960年达到30亿,在1974年达到40亿,在1987年达到50亿,在1999年达到60亿,人口增长速度在20世纪一直呈加速状态。人口爆炸连同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被认为是人类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三个负面效应。 1772年复活节的星期日,当荷兰探险家洛吉文第一次来到这个被称作是“世界肚脐”的南太平洋小岛时,昔日肥沃的热带乐园成为了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那时,岛上的人口是4000人,人口下降到以前的四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剩下的居民生活在永久的饥饿、吃人和暴力状态之中。到1863年,岛上人口减至1800人,到1870年只有600人,而5年之后仅有200人,到1911年时也不过稍多一点。 其实,只是在1600年前,才有波利尼西亚人向复活节岛移民。这个天然乐园经历了文明的创造和发展,那些巨大的石像就是证明,但是它也经历了战争、土壤侵蚀和森林锐减。如同已经灰飞烟灭的古代巴比伦文明、苏美尔文明以及古代楼兰文明一样,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危机使这些生机勃勃的文明从地球上彻底消失了。人类对地球的征服通常是一把双刃剑,政府能够给越来越多的人口提供衣食住行,但是也使越来越多的土地遭受侵蚀、森林裸露乃至洪水滔天。 从整个宇宙的视角来看,地球又何尝不是一个小岛?难道人类的进化正在越来越把自己生活的地球变成可怜的复活节岛吗? 我们所处的世界毕竟还是一个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世界。全球问题的解决,不难看出,面临着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所说的“集体行动的悖论”。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全球首脑参加的地球峰会上,世界第一排污大国——美国就拒签《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为了减少自己的森林采伐量,拼命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大量的木材。为了争夺石油、煤炭等战略资源,国家之间钩心斗角,甚至不惜使用武力。对于那些事不关己的人类灾难,大国却反而无动于衷。 但是,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当资源没有了,经济生活赖以生存的基础就不存在了,人类还何谈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呢?集体行动的逻辑难道就意味着人类走向终极的毁灭? 因此,在第三个1000年,人类需要学习重新做人,并创造一种新的替代文化,超越竞争走向合作,与自然互存和共同进化。个人要有行星意识,负责任地生活,企业要有对环境负责的企业文化。各国政府和政治家们要打破民族国家神圣的神话,积极推动全球化进程,还必须制定一套生态伦理和环境道德规范。 也许人类的进化过程也是某些方面退化的过程。避免这种退化的最好办法就是改变人类自工业化以来的所谓“现代意识”。正如哲学家拉兹洛所说的,未来不是被预测而是被创造。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创造着未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