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吴季松:从知识经济到循环经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6日 10:37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李翔 北京报道

  吴季松放下电话,站起身,热情地将手伸过来。61岁的年龄并没有带给他过多苍老的痕迹,但却让他学会谨慎和仔细:他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几乎都是干净、整洁、满脸笑容;头发梳得整齐;大号眼镜下是一脸谦和的笑容,这种笑容所有中国人都会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大多数表现出同民众亲善的中国官员脸上都挂着这种笑容。衬衣的纽扣最多解开最上
面一个,无论天气多么炎热;在拍照之前,吴季松要求系上领带;同时,从他的衬衣口袋中掏出一把小梳子,到旁边的房间整理自己的头发。

  他的名片比通常的名片要宽一指节左右,上面罗列着名片主人认为应当让他人知晓的名衔。从2004年12月起,他的身份应该是学者。他始终没有展现出大多数学者拥有的从容、自信、敏锐甚至锋利。他仍习惯于用一种中庸的语调来传达自己的意思。尽管拥有足够的自信和雄心——他坚持认为自己能够为经济学开辟一个新的领域。

  在已经度过的61年中,他的身份分别是:一位出名的父亲的儿子、北京市学生的领袖、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批访问学者、联合国官员和中国政府官员。他的父亲吴恩裕曾经是中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者,《观察》周刊的主要撰稿人。

  1979年,吴季松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批访问学者,这一批人中包括了现在中国科学院的院长路甬祥。吴季松到欧洲原子能联营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研究受控热核聚变——氢弹的和平利用。在这段时间里,他了解到“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后来将这个法语词汇翻译成中文。他因此成为第一批将这个概念引入中国的学者中的一个。

  1994年,吴季松回国之后,开始他十年的中国政府官员的生涯。在这十年中,他最显著的成绩是作为奥申委主席也是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的特别助理,为奥运会做了一个首都水资源规划,这个规划成功说服了奥运会组委会评估团相信北京能够成功解决供水问题。当奥运会组委会评估团到北京评估时,没有一个人提关于水的问题;在国际奥委会投票之前的质询过程中,也没有一个人提到水的问题。

  他同时还是一个勤勉的写作者。他以各种身份——访问学者、国际官员和中国政府的代表——走访了五十多个国家,记日记的习惯让他在日后能够出版一套游记性质的书籍;而他研究热核聚变的经历和对于能源问题的经济学思考,又让他先后写出《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这样的著作,试图为经济学开一新领域。

  在联合国做《多学科综合研究应用与发展》的项目时,吴季松与很多科学家一起考察研究得出需要发展“知识经济”的结论,通过知识经济对资源的开发和优化配置的使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实现这个目的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另一个他所提倡的观念:“循环经济”——研究资源的循环,人类生态财富的发展。

  2004年的12月,吴季松正式从中国水利部退休。他新的职务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同时他在这所学校新成立了一个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他认为自己在开辟经济学的一个新领域: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

  访谈

  问:你是最早接触“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的学者,你对它如何理解?

  答:我是开放以后第一批访问学者中的一员。1979年作为访问学者出国,我去了法国原子能委员会进行受控热核聚变的研究。受控热核聚变研究如何和平利用氢弹所具有的巨大能量。后来我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位同事是可持续发展的最早的创意人。这使我成为国内最早接触可持续发展的人之一。

  可持续发展的原文是法文,有“撑得住”、“垮不了”的意思。反过来说,如果按照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理论发展下去,可能就撑不住,要垮掉。这有很强的警示意义。但英文的意思就大为减弱,只是“承受得住”、“支持”和“继续”的意思。

  后来,我将它翻译成中文时,为此请教过国内一位汉学家,但仍然找不到更合适的词语。可持续发展的意思是,传统工业破坏环境、耗竭资源,依靠自然资源的线性供给的增加而发展,这样的发展道路是走不通的。很简单,联合国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石油储量还够用43年,没有石油之后,工业发展怎么维系?

  1972年,在意大利罗马成立了“罗马俱乐部”,科学家们提出人类经济增长的极限问题,并出版了《增长的局限》。这是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源头之一。

  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囊括科学、教育、经济、社会和政治各方面的代表,用了4年时间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六条原则:发展的原则;经济、社会、环境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资源利用代际均衡的原则;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原则;社会各阶层公平分配的原则;现行生态型生产的原则。2001年约翰内斯堡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又新加了一条消灭贫困的原则。

  问: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答:联合国后来又出了一个课题,叫《多学科综合研究应用与发展》,全世界范围内的学者报名做这个课题,真正的竞争者有四五十人。我当时在中科院工作。当时中科院院长、著名化学家卢嘉锡院士,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顾问、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郎之万的合作者汪德昭教授既是我老师辈的人,又跟我是忘年交。他们都觉得我做最合适,于是推荐我去做这个课题。汪先生可以说是中国在国外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他们俩人推荐我,当然是强有力的,最后我入选了。

  我们考察了7个国家,得出一个结论:要发展知识经济。其实知识经济讲的就是三个问题(但后来这个概念被炒作得乱七八糟):第一,用知识来优化配置自然资源。我们做了好多不用知识来发展经济的事情,比如拿一条河又当自来水管又当下水道,这不是最糊涂的事情吗;第二,用知识来开发富有资源,替代稀缺资源,比如太阳能、海水淡化等技术;第三,知识也可以成为产品来直接消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比如上网用的就是知识。

  这样就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用富有的可再生资源不就好了吗?

  但如果还做不到这一点,第一阶段就应该实行循环经济。

  问:循环经济指的是什么?

  答:循环经济完全改变了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经济思想。传统经济学思想是三个最大化:一个是最大限度开发自然资源;二是最大限度创造社会财富;三是最大限度获取利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大都从这三点出发。现在几乎所有物质文明都跟这种理论有很大关系。

  循环经济也有三个最大化:第一,最大限度优化配置自身资源;第二,最大限度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第三,最大限度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益。

  循环经济理论相对于别的经济理论最重要的改变在于,传统经济学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三要素——劳动力、资本、资源。但是,所有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研究的都是资本的循环和劳动力的循环。惟独没有人研究资源的循环,这对经济学来说是个缺憾。虽然拥有产权经济学,但是也不研究资源的循环。

  循环经济首先是研究资源的循环,而且跟经济学结合在一起,不是纯物理循环;其次,循环经济提倡两种财富,一种是亚当·斯密提出的社会财富,另一种财富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生态。比如,北京完全可以修建世界第一高楼,修六环,建设得很好。但北京的地下水位已经下降了两三米,如果再下降两三米,用不了多少年,北京就要荒漠化,如果北京荒漠化了,所有社会财富基本等于零。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