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海油竞购优尼科 > 正文
 

时评:中国石油企业寻觅入海口期待双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4日 09:1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三日电 题:中国油企寻觅“入海口”期待双赢

  中新社记者 于晶波 王永志

  前期经历山重水复的中海油跨国并购案,今日终于迈出关键一步。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今早宣布,公司已向优尼科公司发出要约以每股优尼科股票六十七美元的价格以全现金方式并购优尼科,此要约价相当于优尼科公司股本总价值约一百八十五亿美元,中国油企开出的价格较其竞购对手——雪佛龙此前提出的收购价约高出十五亿美元。

  尽管并购前景并未就此趋于明朗,但此桩跨国并购案所涉金额显然已足以盖过此前所有并购“入海”企业的风头,中海油此次“毕其功于一役”的收购究竟能换来多少掌声,不仅对其企业本身来说至关重要,对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亦具非常意义。

  针对这桩从今年元月之始即被媒体张扬的并购事件,国家信息中心能源专家牛犁认为,随着实力增强,中国油企“走出去”是必然趋势,面对各大跨国能源巨头,中国企业并非没有机会,中海油此次开出的条件就极具竞争力。

  不过,对于此次中海油轰轰烈烈的并购案件,并非所有舆论都持赞美之辞,对于这桩跨国“联姻”案的并购时机,便是谤誉相随。持异议者认为,在国际油价高企的当下,收购优尼科如果最后能够进行,那么中海油无疑将为这一轮高企的油价带来的资产高估值买单。

  针对这个尖锐话题,牛犁客观表示,若单纯从商业利益角度而言,与前段时间相比,中海油所支付的收购成本的确已加大,而随着国际油价变化,市值发生波动,对公司财务状况亦会带来压力;不过,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全局角度看,中海油会借此大幅提升实力,实现优势互补。

  中海油总经理傅成玉则给记者算了一笔帐:此次全现金善意收购要约,对优尼科股东而言是更为优越的建议。对于中海油的股东而言,这项合并具有较强的商业基础。中海油和优尼科合并将形成一家领先的国际性勘探开发及生产公司,并成为亚洲能源市场上的领先公司。

  分析人士指出,此前宣布破产的优尼科,除了经营不善外,缺乏液化天然气市场也是一大软肋。而彼之所短,则是中海油所长。中国是液化天然气发展最快的市场,中海油又是中国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商,商业前景看好。此外,中海油在国家规划的沿海十大天然气站中占其五,近年来在澳大利亚、印尼收购部分油气,拥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通过结合优尼科在亚洲地区与中海油互补的资产,进一步加强地区业务,可望为股东创造更高的价值。

  近年来,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出访过程中达成的能源合作项目已显有增多之势,而观之中海油此次竞购获得国有工商银行提供的六十亿美元的过桥贷款,有关方面的支持力度亦可见一斑。

  固然,此次中海油跨国并购案为一桩关涉金额较大的个案,但事实上,中国油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已是大势所趋和题中之义,而它寻求的双赢效应。

  有必要指出的是,连同海尔等在内的此轮海外并购热潮中,中海油走出这一步,平心而论,只是一单你来我往的生意,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完全没有大惊小怪。况且,中国企业还将面临不小风险和变数。只要中外双方企业和投资者实现双赢,局外人完全没有必要戴上有色眼镜加以政治化和妖魔化,而应乐观其成。(完)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海油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