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视点报记者 王海圣发自合肥
在四周省份经济圈不断挤压之下,安徽省会合肥成了被孤立的边缘性城市,但长三角经济圈近来遇到了土地与能源的“颈瓶”状态越来越明显,因此,安徽选择了非省会核心增长极模式——发展八百里皖江的沿江城市群,积极实施对接长三角发展战略。这使得其省会合肥,从城市群的前台走到幕后,同时,合肥却揣着另一个雄心——把合肥建设成“科学城
”和“大学城”。
“统计结果让人非常满意!”李明笑着说。
李明,安徽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1~5月,安徽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87.5亿元,这其中来自长三角的资金占了总额的一半以上!资金投向基本都在皖江沿江地区!”他说。
李明的话弦外有音——当前,安徽正在积极实施对接长三角发展战略,而事态的发展和预期高度一致。
向东对接长三角,安徽看好的平台是八百里皖江的5座沿江城市,安徽的决策者认为,这一区域将担纲起安徽崛起的重任,成为未来的非省会核心增长极。
事态发展尽管让人惊诧,但已无任何悬念——安徽省会合肥已走到幕后。
被挤压出的地域
合肥急谋崛起。2004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其后不久,安徽高层即在公开场合声称要在中部崛起过程中率先突破,“瞄准江浙沪、追赶江浙沪,成为发展的表率、崛起的先锋”。
但近几年,安徽的急躁难以言传。
向东看,安徽与江苏、浙江接壤,但苏浙两个近邻给安徽带来的只是针扎似的痛。2004年,江苏省GDP超过15000亿元,浙江的GDP超过11300亿元,而安徽的GDP仅4812.7亿元,不到江苏的零头,不足浙江的43%。
即使是在中部六省间比高矮,安徽也低了一截儿。2004年,河南GDP为8815亿元,湖北GDP为6320亿元,湖南GDP为5612.26亿元,安徽排在第四,比第一名的河南错后了近一半。
这样的数字,安徽显然很不满意。因为从地理位置上说,安徽是中部最靠近长三角的省份。尽管湖南、江西与广东接壤,临近的却是并不发达的粤北地区。
“靠山没有吃山”,安徽式微的脉络清晰可循。
国际权威培鲁有一个“增长极”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会有一个增长极,在很多年里,这个增长极会源源不断地从周边吸收各种资源,造成周边经济弱化。
据此,安徽理论界有种观点认为,浙江、江苏特别是上海在发展起步阶段,像“黑洞”一样把周边地区的生产要素、人才、资金都吸引过去了。
受此观点影响,向东还是向西,安徽摇摆多年。
2005年,环顾四周,特别是中部兄弟省份,安徽屡屡惊心——河南正在打造中原城市群,湖北武汉正在打造“8+1”城市群,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已具雏形,江西昌九工业走廊也已小具规模。
而在长三角,江苏有“苏锡常”和“宁镇扬”,浙江有“杭嘉湖”等,这些城市群已发展成为呼应龙头城市上海的重要“侧翼”,发展速度使安徽望尘莫及。
令安徽难以忍受的是,2002年,南京提出打造南京都市圈,竟一举将皖南沿江的马鞍山、铜陵、芜湖等市“圈”入自己的城市发展圈。2004年,江苏的徐州市提出打造徐州都市圈,又将安徽的宿州、淮北等市“圈”走。
安徽正在遭受着越来越“残酷”的周边省份城市群的挤压。
事实证明了城市群的形成可以迅速提升一个区域的经济竞争力,城市群对内有强大的经济互补性,对外则有强大的牵动性。
安徽何去何从?
“安徽也要打造自己的城市群。”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在多个场合多次如是说。
郭金龙说,今后安徽要经济东向,毫不迟疑地东向,对接长三角,“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和安庆等沿江城市要率先发展,打造成沿江城市群,成为安徽发展的表率、崛起的脊梁,成为安徽的非省会核心增长极。”
无奈的“归隐”
反观其他中部五省无不在打造自己的省会城市都市圈,安徽何以剑走偏锋,打造沿江非省会核心增长极?
合肥与淮南、滁州、巢湖、六安4市接壤,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成为全省发展之龙头,合肥有自己的话语权。
目前,在合肥投资的世界500强和国内外知名大企业有26家之多,例如,德国库尔兹、印尼佳通公司、新加坡联合电力、瑞士ABB、泰国正大、上海宝钢、广东科龙等。
合肥是我国的科教城。合肥驻扎有国家各类科研机构194个,例如中科院、离子所、固体物理所、光学机械所、智能机械所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多万人。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为代表的各类高等院校近40所,集中了安徽省99%的博士、63%的科技人员、58%的科技经费和70%以上的专利。
另外,合肥还是一座以机械、轻工、化工为主要特色的工业城市,第二产业占全市GDP总量的50%以上。全国家电18强中,美菱、荣事达、合肥海尔的电冰箱、洗衣机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为20%。合肥是国内重要的工程机械生产、出口基地和国内重要的轻型车、微型车主要生产基地,其代表性品牌是江淮和昌河。
拿合肥同沿江的5座城市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相比较可以发现,合肥已经远远走在了安徽省其他城市的前边。有数字为证,2004年,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沿江5座城市实现生产总值达1223亿元,而合肥一个市实现的生产总值就达589.7亿元,单个比较,任何一个沿江城市都不是它的对手。
事实上,安徽多年来制定的发展规划上,合肥一直被确定为发展中心。
以2000年为例,安徽提出了打造“一线两点”的大合肥都市圈,形成以合肥、黄山为南北轴,沿江城市为东西轴的城市群,作为引领全省经济加速发展的龙头。这个城市群包括合肥、黄山、安庆、巢湖、芜湖等10座城市。在这一规划中,合肥谋求的地位是成为安徽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科教中心。
2002年,合肥提出打造“合肥—芜湖—安庆城市带”,即以合肥、芜湖、安庆为中心,以皖北、皖南为经济后盾,发展“合芜安”3小时都市经济圈。
2003年,合肥撇开安庆,提出打造“合肥—芜湖都市圈”。
2003年,合肥市首次提出了“合肥经济圈”概念,主要内容是以合肥为中心,与周边蚌埠、滁州、巢湖、芜湖等城市分工合作,发展经济圈,逐步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融合。
距今最近的2004年年末,合肥再提出“9+1”城市圈发展战略。即以合肥为中心,建立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淮南、六安、巢湖、滁州、池州1~2小时经济圈。
但是多次设想、多个规划,在现实面前全部无疾而终。
提了多年的合肥中心发展不成,症结何在?
“分散开来,沿江5座城市均不敌省会合肥,但如果沿江城市组团发展,合肥则难以与之争锋,而沿江城市很容易就能组团,合肥却孤零零的。”安徽省社科院乡镇经济研究所所长吕连生分析说。
“沿江城市群很容易就能发展壮大,因为它的沿江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安徽省政府参事、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傲兰在接受《经济视点报》记者采访时说。
安徽省社科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韦伟说,审视中国区域图可以发现,合肥周围几乎没有像样的城市,连片发展组建“大合肥城市群”有着先天不足。如果非要组建合肥城市群,必须南下北上、东突西进。
但南边的沿江城市却不愿北顾,而要执意南下;东边的城市不愿西顾,而要执意东走;北边、西边的城市则更愿意与邻近的河南表示亲近。
这其中,芜湖显然有着更大的雄心。多年来,芜湖凭沿江区位优势,发展势头迅猛,综合实力仅次于合肥,为安徽第二大城市。早在多年前,芜湖就瞄准了要将自己建成中部区域性大都市的目标,从芜湖的角度出发,向东对接长三角甚至融入南京都市圈显然要比联合合肥更具发展诱惑。
瞄准了建设区域性大都市目标的还有安庆市——原安徽省会。安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口号是“先做配角,再做名角”。安庆离周边4个省会城市只有2~4个小时的车程,因此它的市场辐射半径可达到200公里,安庆市长朱读稳的说法是,“单是市区与辖区内的七县一市便可以构成一个可观的内需市场”。
“省内其他城市各有盘算,导致合肥的屡次构想基本无疾而终。”有专家说。
事实上,在合肥,如今随着周边其他大城市虎视眈眈的“抢掠”,合肥的市场与腹地在不断缩小,发展空间也严重受阻。
“合肥是被架空的,特别是南京。”王傲兰说,“近年,南京的势力范围一直在向安徽腹地延伸,已把合肥孤立成了边缘性城市。”
难以领袖群伦,合肥有着苦涩的无奈。
走向幕后的另一雄心
曾经,合肥很光荣。1949年,出于合肥的中间区位,安徽省会由安庆迁到合肥。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分院先后迁建合肥,随后机械部、信息产业部、建设部、煤炭部等部委下属的国家级科研院所相继迁建。合肥与北京、西安、成都被国家并列称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
但现在,身处中间的合肥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钳制,原有的市场被分割、过去不起眼的周边城市纷纷鱼跃龙门。
问题是,合肥是怎么逐渐丧失自己的“老大”地位的?因何综合竞争能力低下?
一种普遍的说法,主要是因为合肥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合肥的工业化水平为51.3%,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却仅为0.62,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4~2.5的合理水平,对周边的经济拉动力和辐射能力不强自在情理。而拉动力和辐射能力不强又使得合肥越来越小范围化,陷于成长“怪圈”。
合肥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的原因是因为周边缺少城镇,本来就不是资本输出地,即便是也没有发展空间。这被认为是合肥成长的“死穴”。
另一主要原因是合肥的二、三产业结构失衡,而结构失衡又加速了合肥的边缘化。
地方官员显然不愿意看到这种被动局面,“内忧外患”,合肥人备觉煎熬。做大合肥,超越沿江城市重振中心地位,合肥的决策层一直没有停止探索。
2002年4月,合肥市当局聘请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三家国内著名机构,分别为合肥市设计战略规划,一座城市同时做三套战略方案,合肥决策层的急切由此可见一斑。
南京大学为合肥制订的方案是构筑“大合肥城镇体系”,即以合肥为中心,设一个副中心和新城区,同时在合肥东南、西南、西部各安排一个卫星镇,以合肥至安庆与合肥至芜湖的两个方向通道的城镇发展轴。
按照这种方案估算,大合肥城镇人口总规模将达到450万人。
同济大学认为,合肥市应该形成带状的城市空间,即以现有城区为基础,依托城市轨道交通和快速交通设施建设,逐步向东和向西南方向推进,建设多个20万~50万人口规模的新城区。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则明确提出,合肥应大步向南,主动接受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同省内城市展开竞争,才能找回失去的尊严。
三套方案规划完毕,合肥决策者选择了向全社会公示。
不成想,因为方案引发的纷争至今仍没有停止,首先,南向或东向发展就遭到了抨击,因为“发展空间太过狭小”,而且很显然,“单靠扩大行政区划来提高城市化是自欺欺人”。
那么,合肥到底应该怎么做?
据记者采访了解,合肥最新的动向是重新提出了把合肥建设成“科学城”和“大学城”。
此前的2004年10月28日,合肥科学城已破土动工,规划中的“合肥科学城”核心区域面积约47平方公里,将组建四大平台:全国重要的战略高技术与知识创新平台、全国重要的高科技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全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和聚集平台、全国重要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这其中包括投资达30个亿的科学城商务中心、投资达2.3亿元的合肥(中国)科技交易中心和投资达3亿元的“科技大厦”。
事实上,早在1999年,国务院就已批准了合肥市城市的总体规划,将合肥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不敌沿江城市,合肥开始回归。
有专家说,合肥一直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例如,合肥早年一直把黄山纳在自己的旅游范畴,而合肥却根本没有什么值得游客大老远跑来的旅游资源。因此,相应规划难以实行不言而喻。这次的角色定位的回归,乃是必然。
安徽省社科院乡镇经济研究所所长吕连生说,合肥就做它的省会好了,把公路建好,静等沿江城市成长起来,这样将来以沿江两头的芜湖和安庆为基准,同合肥一道架起一个“金三角”,对整个安徽意义非同寻常。
从前台到幕后,暂时的,合肥把光芒让位给了沿江城市。
沿江城市锋芒毕露
当前,安徽正在积极实施对接长三角发展战略。
怎样对接?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的原话是“变地理的无缝对接为发展的无缝对接”。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在土地、能源方面遇到的‘瓶颈’状况越来越明显,而安徽向东发展的定位,与长三角急欲扩张的心态不谋而合,安徽正在打造淮南火电三峡,启动了淮北盐化、煤化一体化工程,充足的能源供应将能有效地吸引长三角地区的部分产业选择转移。”王傲兰说。
如今,沿海地区产业向安徽转移的趋势和速度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快。有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第一季度,安徽省外到位资金中80%来自长三角地区,引进省外资金投资额最大的10个项目中,80%是能源和交通项目。
执意向东,安徽高层决策者已义无反顾。
3月10日,郭金龙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说:“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对于安徽来说,最好的、最成熟的条件是它的沿江城市群。然后,就是合肥要发挥它省会城市、特别是科技创新城市的优势,提供一些资源支撑。对于淮北和安徽北部来说,就是发挥资源优势,输出更多的资源。对于皖南,实际上是围绕中国最富裕的一块土地把它的旅游业做大的问题。”
按照安徽的发展规划展望,不久之后,安徽将在沿江打造出来一个很庞大的城市群,包括了马鞍山、芜湖、铜陵、宣城、当涂、南陵、和县、宁国、泾县、安庆、池州、潜山、怀宁、枞阳、桐城等城市。
同时,让人吃惊的是,安徽沿江城市中,拥有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例如,奇瑞汽车、海螺水泥、美的、恒鑫高科、芜湖港、威迪欧仪表、裕中纺织、东泰纸业、芜湖造船厂、马鞍山钢铁、中橡化工、铜陵有色、安庆石化等。
此外,沿江城市还有100家企业被安徽列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安徽省2000年确定的629户大中型企业名单中,芜湖市62户、安庆市40户、马鞍山市32户、铜陵市25户、池州市9户,五市分别列为第3、6、10、13、17位。
据介绍,顺江而下的沿江城市,生产总值占了安徽全省的1/5稍强。其中马鞍山2004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长三角人均水平,接近江苏人均水平。从人均生产总值来看,沿江5座城市中的芜湖、马鞍山、铜陵是安徽最早突破人均生产总值1000美元的3个城市;从财政收入来看,2004年沿江5个城市的财政收入达162.3亿元,占全省的31.2%;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来看,5个城市达609亿元,占全省总量的35.1%。
尤为重要的是,在这5座城市中,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例如,芜湖的家用电器、汽车及零部件和新型建材,马鞍山的钢铁工业,铜陵的有色金属,池州的非金属矿的深度加工,安庆的石化工业等。
“长三角”、“珠三角”内的城市群分工十分明晰,如杭州之旅游、宁波之港口、昆山之制造、东莞之电子等。而安徽的5座沿江城市,也已初具特色,精心打造,前途可期。
打造沿江城市群,安徽的决策者可谓不遗余力。在安徽沿江的5座城市中,有4座在长江南岸,如今,横跨皖江大桥的已有3座,根据规划,安徽在“十一五”期间还将开工兴建马鞍山、望江、芜湖和池州4座6车道长江高速公路大桥。而目前安徽正在兴建沿江高速公路,东连南京,西接武汉,将把5座沿江城市连为一体。
事实上,在安徽的发展规划上,2003年起已经向沿江地区倾斜了。
2003年6月,安徽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起步阶段重点建设任务》文件,提出了“861计划”。即建设8大重点产业基地、构筑6大基础工程、到2007年全省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
为此,安徽建立了近800个项目、总投资达10000亿元的重点建设项目库。2005年,安徽对“861计划”项目库做了调整,调整后项目库共有项目825个,总投资达10086亿元。
分析“861计划”的布局和进展不难发现,在“8”上,有6个基地投放在沿江区域,在“6”上,重点抓的也是沿江区域。例如,2005年前4个月的建设中,庐江—铜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安庆电厂2号机组并网发电,奇瑞第二发动机厂建成投产等。
安徽的目标是,通过对电力、煤炭、马钢、海螺、铜陵有色、安庆石化、奇瑞、江汽等20个重大项目的直接调度,确保沿江城市今后形成1~2个销售年收入500亿元以上、2~3个300亿元以上、6~7个100亿元以上,对内有带动力、对外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安徽沿江城市各有优势,不存在产业竞争且互为补充,只需假以时日,健康的城市群便能形成。”芜湖市发改委副主任、博士潘东旭说。
(本报记者在皖采访期间,得到了安徽省政府研究室研究员、《决策》杂志副总编张道刚的大力协助,谨表谢意。)
【记者手记】
合肥、芜湖不是敌人
□ 王海圣
综合实力排名位列安徽第二的芜湖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要说芜湖,不能不提奇瑞。
奇瑞绝对是个奇迹,8个人8年前起步于一间破厂房,8年间把中国汽车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占中国轿车出口总量的80%。
奇瑞的发展走线图是不折不扣的上行线,已生产了5大系列、30多款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到伊朗、埃及等2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售32万辆。
如同奇瑞,芜湖是个有性格的城市:脚踏实地而又激情澎湃,温文尔雅而又强硬迅猛。
芜湖的性格由他的城市建筑可以窥见,有着江南中小城市的清丽却又不失大方硬朗。
一组不能不让人吃惊的数字是,如今的芜湖,汇聚了13家“世界500强”企业和23家国内上市公司,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正以每天2000万元的投资跳跃发展。
如此,也就可以理解,当皖B83592出租车司机问询记者“合肥好还是芜湖好”,记者说“芜湖好”时,他竟哈哈大笑说:“过几年,芜湖会比合肥更好!”
行在芜湖、住在芜湖、吃在芜湖,回过头再看合肥,难以不心生感慨。
安徽的决策者已经执意率先打造沿江城市群,一个被认为的潜目标是,安徽决意把芜湖按照区域性中心城市加以精心打造。对合肥的定位则是“提供一些资源性支持”。
难道合肥真的不吸引人了吗?
著名的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韦湘民不这么认为。
韦湘民先后到过中国的12个省会城市,比如武汉、成都等,他认为合肥最具魅力。
“合肥的街景、建筑物的人文尺度令我印象深刻。在西方,这些同样是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和营造一个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宜人环境的重大优势。”韦湘民说。
韦湘民建议合肥市决策者保持这种魅力,在他看来,这比合肥向长江方向扩张更有价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的诗。
芜湖、合肥,不是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