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海尔竞购美泰 > 正文
 

海尔天价收购美泰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 02:48 舜网-济南日报

  6月中旬以来,海尔欲收购美国第四大家电企业美泰克公司(Maytag)的消息成为中国家电业也是中国企业国际化最引人关注的事件。

  “关于您提到的美泰克的收购事宜,海尔集团密切关注,但至今尚未做任何决定。除此之外,没有更多信息可以透露。”海尔集团新闻发言人汲广强部长于6月20日下午给本报记者发来关于此次事件的电子邮件。

  收购代价将超过21亿美元

  美泰克公司成立于1893年,是具有百年历史的美国老牌家电企业,为全美第四大家电巨头,年销售额达47亿美元,拥有19500员工,在2005年的美国财富500强企业名单上位列第361位,旗下产品包括Hoover吸尘器,以及美泰克牌洗衣机。但该公司目前正因原材料成本上升而面临困境。2004年年报显示,美泰克公司去年的净亏损达到了900.6万美元。

  身陷困境的美泰克在上个月同意了美国纽约的著名投资机构Ripplewood控股公司的收购请求。Ripplewood执行长兼创办人柯林斯表示,该公司希望美泰克品牌能更深入海外市场,并称美泰克海外市场前景是“未经琢磨的一颗钻石”。为了得到美泰克这颗“未经琢磨的钻石”,Ripplewood控股公司提供给美泰克的总报价是21亿美元。这其中主要包括11.3亿美元现金和9.75亿美元的债务。而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美泰克仍然可以在30天内寻求其他公司的收购。

  显然,如果海尔参与竞购美泰克,收购代价将超过21亿美元。另据透露,海尔目前是惟一一家正在考虑提交收购请求的竞购企业。

  收购有没有“最后期限”

  英国《金融时报》6月15日的报道称,美泰克上月同意Ripplewood以2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由于上月交易是独家谈判达成的,没有经过拍卖,因此合并文件包括了一项条款,允许美泰克在30天内征求其它公司报价。此一条款将于6月17日到期,届时美泰克与其它收购方谈判的大门将正式关闭。

  依照《金融时报》的报道,海尔收购美泰克的“最后期限”应该是北京时间6月17日中午。当有媒体做出海尔收购美泰克的时间可能推迟的推断后,海尔发言人的表态似乎证实了这一消息,6月20日下午,汲广强在电话里告诉本报记者:“海尔从来没有说过6月17日是最后的收购期限,海尔对收购仍非常关注。”

  据海外媒体报道,根据美泰克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报告,最终收购期限截止之后,美泰克仍然可以接受其他公司高于Ripplewood的收购报价,不过需要向Ripplewood支付4000万美元的违约金。

  对此,北京某投资公司的资深并购分析师陈先生断言,这项收购不会止于6月17日,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也就意味着这起跨国并购大戏还要继续吊着大家的胃口。

  真心收购还是炒作

  虽然业界翘首以盼的6月17日已经过去,但是关于“海尔拟竞购美泰克”一事却没有更多的新消息传来。据外电报道,在截止日期前,海尔并没有及时提交收购报告。这就意味着海尔今后如果收购美泰克,将要向Ripplewood支付4000万美元的违约金。

  海尔到底是希望从美泰克得到什么呢,花费超过21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一个已经陷入困境的美国老品牌值得吗?海尔到底是想真心收购还是想炒作一把?对此,业界和媒体也做出种种猜测:海尔看中美泰克原有的渠道资源,为了拓展在北美的销售网络,因为一旦收购成功,海尔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厂商之一,海尔集团2004年全球营业额超过120亿美元,而美泰克销售额为47亿美元,二者相加后,海尔集团将稳坐财富500强位置;或者是为了借壳上市;或者表达收购意向本身只是为了炒作……

  虽然收购前景仍不明晰,但有专家指出,“收购美泰克将使海尔与美国家电巨头惠而浦、GE正面交锋,即使海尔未能达成这笔交易,中国竞购企业的抱负和声誉都在不断上升。”

  海尔能否激活这条“洋鱼”

  北京东方高圣投资顾问公司的分析师冀书鹏就此事向本报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海尔要激活美泰克这条“休克的洋鱼”——难!

  他从两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一是从内地企业海外收购视角的来看,TCL、联想、格林科尔乃至德隆等已经有过此类尝试。海尔也以内地企业“国际化”先行者的姿态著名于世,但此番动作,显然不同于其以往在海外构建制造基地;二是从海尔本身的兼并收购视角来看,虽然海尔在内地的收购扩张力度很大,也取得过很多成功经验,但此次收购意向直指美国第四大家电企业,这同海尔在内地收购的企业所面对的问题显然不同。中国家电厂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托于中国市场及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一旦离开中国本土,中国家电厂商能否延续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此外,美泰克业绩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国家资源禀赋不适合低附加值、高物耗产业生存。显然,凭海尔之力很难扭转Maytag所面临的产业生态困境。

  海尔跨国收购是必然趋势

  海尔对Maytag表现出的收购兴趣再次证明中国公司正积极地在美国搜索收购目标。有关专家表示,这将是个必然趋势。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到来,只有走出国门,打出世界品牌,中国企业的天地才会越来越开阔,另一方面,对中国企业来说,要走出国门,在外国立足的方法,就是在国外设立“根据地”,除了收购,就只能依靠自建,而自建成本偏高,并不一定划算。

  另外,随着跨国收购经验的增加,中国企业的收购能力也在增强。但对中国企业来说,要成功完成跨国收购,除了坚强的财力作为后盾,也要增强对当地商业环境的熟悉能力,并努力克服跨国收购带来的一系列政治、文化、法律障碍。(见习记者袁春秋)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