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政治经济外交姿态逐渐强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 12:26 中国新闻周刊

  在日本“入常”、中日历史问题、中美欧纺织品争端、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中国政府频频说“不”。这显示了中国政治外交和经济外交的姿态调整

  本刊记者/杨中旭

  中国政府开始说“不”

  最近一次说“不”,出自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之口。

  这位高级外交官在6月1日说,由“四国联盟”(德国、日本、印度和巴西)提出的要求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决议草案危害联合国改革进程,如四国将这一决议草案付诸表决,中国将投票反对。

  此前数日,两个级别更高的人士也分别以语言和行动对外人说“不”。5月30日,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反对美欧对中国纺织品设限;5月23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奉命取消了和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会晤。

  半年以来,温家宝总理几次说“不”。他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多次表态,中国不会屈从于国际压力

  “弱国无法说不,因为弱国无外交”。原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外交学院教授袁士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为什么说“不”?

  “再不说不,就可能被动”。袁士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他指的是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上的态度。按照“四国联盟”的计划,本月中旬,由联大表决通过框架性决议,确定安理会扩大的方式、方法,以及规模等细节。这需要三分之二多数成员国(128票)表决通过,现任5个常任理事国可以投反对票,但不构成否决权。

  如果“四国联盟”号称已取得120个以上国家支持的讲话属实,其“入常”三步走的第一步距离成功就只有8票之遥。

  在王光亚表态前后,中国驻德、印、巴三国的大使均已奉命对驻在国政府进行了解释说明。此前,温家宝总理在访问印度期间,也明确表态支持印度“入常”。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外交官指出,王光亚代表中国政府的表态,和吴仪临时性的举动,实际上一脉相承,针对的是现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5月22日在会见日本自民党干事长武部勤和公明党干事长冬柴铁三之时说,中日之间的核心问题是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小泉上任4年来,却不断挑战中国政府的这一底线。

  今年4月下旬,在中国连续爆发反日示威之后,胡锦涛利用出席万隆亚非峰会的机会,会晤了小泉并提出改善中日关系的五点主张。但小泉归国后在历史问题上再次刺激中、韩、朝、东盟等周边国家。

  中国一位高级外交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吴仪上月对日本的访问,仍然抱有改善中日关系的善意。然而小泉在吴仪访问之际两度就历史问题坚持己见,终令中国政府强烈反应。

  “历史上的积弱中国,即使‘忍无可忍’,通常不过说说而已”。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张琏瑰对本刊说,“但这几次不同,中国的底气十足”。

  作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第三大贸易体,中国开始有说“不”的本钱。这在中美欧贸易纷争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薄熙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会上放言:“你给我们的企业加上半斤的压力,我就要给它撤掉八两的负担。”

  “说‘不’,意味着清晰”

  记者采访的几位学者均表示,中国说“不”,体现了“软的更软,硬的更硬”的外交新策略。

  联想起此前十数年间的贸易纷争,与中国政府“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这样的通常表态,薄熙来无论是5月20日的让步(主动宣布就74种纺织品征收出口关税),还是5月30日的反击,都显得态度分明。

  “说‘不’,意味着清晰”。张琏瑰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说。

  中日关系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急剧恶化,“这表明原有对日政策可能存在一定偏失”,朱锋说,“如果系统不对,重装;版本不够,就应该升级”。

  两月之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也告诉本刊,他认为对日定位“亟需调整”。

  调整后的对日政策,以吴仪提前回国这一事件为标志,底线已然清晰。香港媒体撰文说,对于吴仪多年掌管外经贸部(现商务部)时所形成的风格,相信日本商界会有所反思。

  在吴仪说“不”之后,国际舆论并无指责的声音。相反,在日本内部,却造成了极大的冲击。9位前任首相中的8位联合要求小泉停止参拜靖国神社、日本两大报社连续发表社论抨击小泉、日本的多数民意不支持小泉继续参拜……

  而王光亚此番对“争常”问题的表态,也一扫中国政府以往在联合国中动辄“弃权”的模糊形象,向世界明示了中国的态度。

  中国周边同样遭受过日本侵略的国家,以及“团结谋共识”运动国家(前身为“咖啡俱乐部”,由意大利、韩国、巴基斯坦、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主导)都在观望中国的态度。在中国等国的反对声中,日本方面也宣布“争常”草案将延后提交。

  而中方就贸易争端表态后,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也随即造访中国,就相关争执等问题展开磋商。

  “清晰划定底线之后,应该是缩小分歧、寻求共识的后续动作”,朱锋对本刊说,“中国现在的实力更强,可供选择的杠杆也更多。如何运用、并且运用得好,就考验领导人的智慧了”。

  说“不”之后

  “这一次我们和日本在东海油气问题上‘谈崩了’,或许表明中国政府不会在实质利益上再对日本做出让步”。张琏瑰教授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在他看来,与周边国家(主要是日本)的冲突,更多地体现在现实利益层面。中方每次为求善意而做出的让步,在现任日本政府对华日趋强硬的背景下,有“打水漂”之虞。

  “中国政府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说。

  据本刊了解,就外交系统内部而言,在吴仪是否应该提前回国的问题上意见一度并不统一。曾经占据上风的意见是建议吴仪留下会晤小泉。但决策层在迅速衡量利弊之后果断拍板指示吴取消会晤。这反映出决策层对日本现任首相是否能改善中日关系信心不足。

  最新的消息说,6月6日,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在外务省会议上提出了日本增加对外经济援助,以获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外交政策。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