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可能出价150亿美元竞购市值80亿的优尼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 00:26 中华工商时报 | ||||||||||
□本报记者 周勇刚 中国海外最大并购案将迈出关键一步。记者近日从有关方面独家获悉: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在本周将对美国优尼科(Unocal)正式提出竞购报价。 坐落于京城东直门外小街上的海洋大厦,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海油)及旗下
今年以来,有关中海油竞购优尼科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并被炒得沸沸扬扬。而事实上,早在年初,中海油便悄然启动了此次海外竞购计划,并与优尼科进行“对接”。至于整个会谈全部是在中国进行的,并不像一些媒体盛传的那样中海油有一个小组在海外进行谈判。 优尼科是老牌的石油钻探与开采公司,已有百年历史,在美国油气领域现排位第9。据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优尼科出现连年亏损,并申请破产。目前估算其身价100亿美元,而按常规打八折计算,市值为80亿美元左右。 海外寻油,满足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对能源不断需求的加大,是中国三大石油巨头的重要使命。记者以为,此番中海油并购优尼科主要基于在亚洲进行产业结构整合,并期待产生协同效应带来的成本节约及规模生产。 据悉,优尼科在泰国、印尼、孟加拉国等亚洲国家拥有良好的油气区块资源。而在中海油的产业版图上,2002年1月,它以近6亿美元收购西班牙Repso1公司在印尼的油田;同年10月又以3亿美元,从BP手里收购了印尼东固液气田12.5%的权益。 对优尼科的觊觎,不光中海油一家。今年4月,石油大亨雪佛龙突然对外正式宣布,将以总价高达180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加债务承担方案,“友好收购”优尼科。此举一出,业界震动,不少专家几乎认定这一交易计划将成为事实。 当时,记者曾就此中方是否继续并购致电中海油,但中海油相关人士拒绝对此置评,并表示将在适当时候会发表一个声明阐述。而据称,中海油最初“筹码”为130亿美元来完成对优尼科的收购。 一个多月后,6月7日中海油对外发布公告。此公告称,这些方案包括本公司可能出价收购优尼科,但本公司至今未作出决定。本公司不能保证会不会出价收购优尼科,而就算出价收购优尼科,本公司不能保证会不会跟优尼科达成协议。 此公告尽管言辞极为严谨,但弦外之音仍可听出。记者判断,中海油的收购之心犹在,与优尼科谈判可能已出现转机,但它原来的出价将有提高,或至少需在原先竞购方案的基础上“作出很大的调整”。 据有关人士披露,此前石油大亨雪佛龙已与优尼科协议达成了一项约定:有关收购谈判一旦破裂,将涉及5亿美元的“失约赔偿金”。 中国历史上尚未出现过大规模收购海外石油集团的先例。有专家分析认为,中海油即便最终以高价收购成功,也将会带来元气大伤,并表现在于短期内出现经营性资金短缺、资产出现大规模调整等内部混乱。 对本周中海油即将对优尼科竞购报价的具体数额,记者不敢妄加评断。此前,一些国内外专业机构依据它们掌握的数据信息,曾披露中海油此番收购出价将在150亿美元。而若出价超过160亿美元,则快相当于中海油全部资产的一半。 据有关人士透露,由英国投资银行洛希尔(Rothschild)牵头的一个独立顾问小组届时将对中国海油及中海油的收购提议做出评估,并拟定报告对它们的非执行董事进行说明,以便让他们支持此次“高价”竞购计划。洛希尔、咨询公司CRAInternational等作为四名非执行董事,曾在雪佛龙出价的数日前否决了拟对优尼科的收购报价。 去年中国原油进口量达1.2亿吨,已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记者以为,中海油欲“蛇吞象”竞购成功,中国油企便可以在海外与大石油集团讨价还价,并可能进一步影响国际油价,拿到国际石油市场的话语权。 未来5年内,中国拟将天然气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由2%提高到6%。据悉,仅中海油就将占此天然气市场1900万吨份额的计划,而从天然气蕴藏丰富的东南亚,它可获得稳定气源提供的充分保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