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问题依然出自投资而不是需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8日 17:04 中国经营报

  作者:傅勇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最近出现的很多变化暗示2005年很可能是宏观经济的一个转折点,虽然这种转折或许并不明显。这些变化可以用主要宏观数据前高后低的态势来概括。首先,对经济增长的普遍预期是下半年的增长率很可能会降到9%之下,这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个引擎共同减速的结果,也是前段时间政府控制经济过热的措施效果显现的结果。

  新近公布的FDI数据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这种预期。另外,虽然人民币升值仍不可知,但潜藏的风险无疑成了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足以对出口产生一定影响。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消费物价指数(CPI)和生产物价指数(PPI)的长期背离,最新的5月份数据仍然没有提供PPI会传导给CPI的任何证据。并且,即便在此前CPI上涨月份,基本的推动因素是食品和住房费用,而不是受PPI影响更直接的一般消费品。实际上,如果说近年来出现了经济过热的话,也只是在一些国有主导的公共物品和基础能源领域以及房地产领域,其他的大部分部门运行相对平稳。

  综合所有这些信息,笔者的一个判断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普遍的通胀并未真正发生过。相反,通货紧缩的压力却一直存在。

  这样的判断首先是基于1996年前后宏观基本面买方市场的到来。买方市场实际上意味着一般商品产能的相对过剩。在这个大背景下,供给具有很大的弹性。也就是说,价格稍有上升压力,供给就会大量增加,通胀压力随即缓解。因此,我们看到,几年来一般消费品的价格跌多涨少;而在全部产能完全发挥之前,这将是一种常态。

  那么,为什么中国生产能力的扩张步伐总是领先于消费的增加呢?根本的原因应该归结到经济增长的模式上。

  许多人已经注意到,中国的增长方式同东亚模式十分相似,这一模式以高储蓄、高投入、高增长为特征。经济学家几乎一致地发现,中国70%以上的经济增长可以用要素的投入增长来解释。相反,生产效率的改善并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并且,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投资效率的边际贡献已经进入了一个下降通道。

  东亚模式的另一个普遍特征是内需长期不足,中国与此雷同可能并非纯属巧合。这极容易被认为是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问题,但实际上真正的问题是供给方面!如果低效率的重复投资并不能形成有效的供给,再多的生产能力也只能是变成闲置的机器厂房和不断堆积的商品。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我们都注意到,中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使得产业结构严重雷同,而有些企业的生产能力可能永远都不会得到充分利用。

  总之,从我们的增长模式出发,笔者认为持久的压力来自通货紧缩,而不是通货膨胀;问题出在投资或供给,而不是消费或需求。

  如果这是事实,那么刺激消费的积极政策可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这也就解释了1997年以来对付通货紧缩的种种努力为什么一直收效甚微。

  可以用两个类比来进一步说明这个论点。首先,中国长期存在庞大的剩余劳动力,显然,这不仅仅是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短期政策所能解决的;同样,在持续的投资膨胀已经导致产能过剩的条件下,需求不足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