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长王文涛:昆明向上的拐点已经出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8日 13:54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何忠平 昆明报道 “你喝什么?来瓶我们昆明产的胡萝卜汁吧?”接过服务员手中的胡萝卜汁,昆明市长王文涛笑着向记者打起了广告:“明目美容,色泽鲜活,口感也不错。”
今年41岁的王文涛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5月24日,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履新刚一年,其江南口音已是淡淡“滇化”,而两个多小时的专访中,他不仅展现了“新官员”的世界眼光,还把对昆明的地方性体认淋漓发挥。 “空降兵”王文涛 王文涛是2004年4月,从上海松江区副区长的位置调任昆明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的,负责对外开放、投资环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工作。同年11月,王文涛代理昆明市长;2005年2月,以424票赞成、3票弃权、3票反对当选市长。 在短短的时间,“空降兵”王文涛就快速入主昆明,令人期待并充满想象空间。之前,他从没去过云南,然而,除了昆明的生活节奏比上海慢些外,“其他都很适应”。在王文涛看来,从政也是一种职业,只要够 “职业化”就不会存在适应与否的问题。 其实从王文涛的简历中,也能瞧出个端倪来: 1985年7月—1987年3月,上海航天局职工大学教师,教育中心团支部书记。30岁时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就是校长助理、复印机销售服务部总经理、副校长。 1998年是王文涛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那年10月,他挂职下派到松江区五厍镇任党委副书记、镇长。“从教师到官员,由条线到块状,出学校进社会。”王文涛向记者坦承起伏变化实在是太大。 三年的基层锻炼,王文涛做得多说得少、边看边听。他坚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4个品种的蔬菜种子搭载“神州二号”无人飞船顺利升空后,时兼任上海太空育种工作小组组长的他野心勃勃,“这只是第一步,今后要做的事还很多”。 他计划成立太空种子研发中心,他设想在方圆万亩的五厍现代农业园区中辟建太空种子的选育和生产基地…… 2001年底,王文涛擢升为松江区计委主任,彻底步入政坛。一个月后,又被任命为分管外资的副区长,一干就是两年多,王推动落实了台积电在中国大陆的第一直接投资项目——按照其未来10年规划,计划总投资达到100亿美元。 谈及昆明的未来,他向记者强调发展一定是基于一个可控的范围,“既不越轨,也不循规蹈矩,现阶段昆明的目标就是盯西安赶成都。你在文章中问到,昆明的拐点在哪里?我可以告诉你,昆明向上的拐点现在已经出现。但也正如你所言,昆明人现在最缺的就是信心和耐心”。 王市长所指的“文章”,就是2004年12月20日发表在本报第7版的《昆明政坛“换帅”背后:新昆明计划与城市之困》。 王文涛总是强调,昆明的未来,不仅要站在昆明设想,而且要站在中国、东盟甚至更高的平台上考量。 一周前,他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2005年《财富》全球论坛——百位全球500强公司掌门人和近200名中国政、商界精英的集体“脑力震荡”。“中国政经发展至此,我就是想切身感受下国外资本巨鳄们的看法。”王文涛毫不掩饰自己参会的目的。 “以前招商引资活动中,我也接触了很多外商。站在金茂大厦上,这些外商中不少说上海比日本的东京、美国的曼哈顿还要繁华,极尽赞美之词。其实现在更需要的,是居安思危,是听批评和意见的声音。就昆明而言,我希望能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国内脑库的意见和建议。” 向上拐点初显 回过头去看,事情的启承转合似乎总是在不经意间。 “在‘新昆明’建设的关键时期出任昆明市市长,我深感责任重大。”在市长就职演说时王文涛坦陈心声,“现在,我已经是一个真正的‘昆明人’,我对昆明已经融入了深厚的感情,对昆明未来发展也充满信心。我将为我们昆明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新昆明”发展战略由省委、省政府于2003年5月提出,是一个不少于2000亿的投资计划——昆明城区面积将从现在的180平方公里发展到46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将由245万发展到450万,而“五百里滇池”将成为一个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最大的“城中湖”。 然而,2000亿的资金从哪里来呢?不同的岗位给王文涛带来了丰富的阅历和经历,他的“上海经验”能不能提供“新昆明”的一种成长路径? “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王文涛市长向记者直言不讳:“我不喜欢把昆明与上海比,因为无法比;我个人也不喜欢被贴上什么标签。一切都是按市场规则来做事。” 王文涛以信息产业为例,“在市场进一步细分的前提下,昆明目前主盯的就是产业链中下游的项目。当然,大项目如果有入昆的可能,我们也绝不言弃。”一方面,昆明产业还存在不配套的问题;另一方面,王文涛也看得很清楚,“昆明的问题主要通过招商引资来解决,招商引资是昆明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当年江苏昆山为了招商引资,跑到上海挂了个牌子叫‘大上海昆山办事处’,上海不要的投资项目,他们要;一些在上海入门无道的投资商,他们就在门口等着引回家”,这不叫“大树底下好乘凉”,王文涛一语双关,“这叫‘大树底下好种小草’”。 2005年昆明市(含三个开发区)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合同利用外资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600万美元,引进省外到位资金49亿元人民币。 记者从市统计局掌握的最新数字来看,昆明今年各项工作起好了头,开好了局。 1-3月,昆明全市共实现财政总收入52.86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95亿元,增长23.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2.69亿元,增长26.3%;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4.59亿,增长9.6%;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8.40亿,增长55.4%。 让人不能不吃惊的是,目前,昆明市的领馆数量已仅次于上海、广州而位列全国第三。而借鉴广州、沈阳等地的经验,昆明正酝酿设立一个领馆区,将现有的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驻昆明的总领馆集中起来。 但过去里一年数据的横比而言,昆明却不出挑。 虽然全面完成了省里下达的任务,但在与全国24个主要省会城市的比较中,昆明市去年实际利用外资的总量却排在了倒数第一。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14个城市去年的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大关,昆明市为942亿元,排在26个省会城市中的第15位。昆明去年经济增长速度为7年来最高,达到12%,可在26个省会城市中只为倒数第二。 显然,这与目前昆明的发展面临着“三大机遇”的事实不协调:一是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一是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一是实施现代“新昆明”建设。 “去年银川实际利用外资也有6380万美元,难道说昆明的条件、区位优势没有银川好﹖”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崇勇在会议上大声疾呼,“如果我们还不加快招商引资步伐,缩短差距,昆明可能变成全国的三流甚至四流城市。” “每一大机遇都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按传统思维模式和常规工作方法是不能适应的。”路在何方?王文涛认为关键因素是人,“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 “政府必须关怀公共利益” 就像布道者,王文涛们决意从点滴做起。 为了在招商引资的数量和质量上取得新突破,王文涛提出要发扬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以及“既做得了老板,又睡得了地板”的“两板”精神。 除此之外,在制度和技术层面上王文涛也力求重树昆明人的城市精神和信心。 他提出的20个“观念”被刊登在春城媒体上,供相关人士探讨,如: 吃亏是福;要算大账,对有些项目局部不平衡的就寻求全局平衡,短期不平衡的寻求长期平衡,静态不平衡的寻求动态平衡;在招商引资和经营城市中,要注意我们是经营城市,而不是出卖城市,不是地价越高越好,还要看来投资企业的实力水平,要有所选择;“资源有限,创意无限”;政府不要过多干预企业发展,关键是要营造环境。政府的态度应该是:你发展,我鼓励;你困难,我解决;你发财,我高兴;你破产,我惋惜。 目前,昆明城区道路正在进行大规模整治,据了解是为了迎接7月份GMS会议(大湄公河次区域首脑会议)在昆明的召开。解决市里道路建设多年积累的问题,可谓必须为之,但是当王文涛从春城媒体上看到老百姓因城市道路遍地开挖带来出行不便时,他提议市政府出台专门规定,明确表示今后昆明已经综合整治过的城市道路要做到“5年不开挖”。 “这并不是说昆明以后道路不开挖,城市不建设了。除道路抢修等特殊情况外,是不能谁想挖就乱挖。”王文涛告诉记者,“一个不重视公共利益的政府不是好政府,要通过建章立制,形成规范化,每次开挖,相关职能部门应自己协调,做到慎之又慎”。 王文涛以为“只有刁官没有刁民”。当一位名叫于立的市民写信反映,自己打电话向市城市建设管理监察总队投诉噪音扰民问题,竟遭到接听电话人员的辱骂时,他拍案而起——最后,这封群众来信引发了昆明政坛的一场“问责风暴”——监察总队总队长周厚金、政委雷便富诫免谈话,总队长周厚金停职检查,办公室主任杨波免去职务。 之后不久,《昆明市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行政不作为问责办法(试行)》正式出台——据记者了解,单独就行政不作为行为制定问责办法在全国尚属首例。 “每天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棘手的问题”,但王文涛一直在思考下一个棘手问题怎么解决,“过去5年,昆明发展速度相较之下确实放缓了。但只要我们能合纵连横,多依靠市场和民间资本的力量,保证政府在后压阵,昆明就一定能凤凰涅槃”。 在王文涛的眼中,“我们的昆明”就是一座春城、花城,“昆明的城市口号就是‘春城无处不飞花,昆明天天是春天’,这是昆明最大的优势。过去这个口号让人没感觉,主要是因为城市规划没有严肃性,这里面有各种因素搀杂其间”。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是王文涛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王文涛的心中,还有一句至今没出口的话,是明代学者汪湛海站在昆明城楼上的那句“五百年前后,昆明胜江南”。 即便是在北京《财富》全球论坛的庄严会场里,他的心深处也是这句话音的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