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湖北省襄樊市审计局
近日,湖北省政府在襄樊市召开政务、厂务、村务“三公开”现场会,推广该市打造阳光政府、大力推行综合招投标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电子政务中心建设的经验。其中该市注重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加强政府投资的管理与监督、整顿和规范工程项目市场秩序的做法得到全省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近两年以来,襄樊市审计部门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工作中心,加强对重点工程的审计监督,审计情况引起该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促使该市政府出台多项制度办法,加强对重点投资项目的监管力度。
诸葛亮广场、汉江大道和隆中广场是该市迈入新世纪后动工兴建的三大重点工程,具有美化市容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魅力、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功能,总投资近4亿元。三大“民心工程”的投资状况、工程进展情况如何?工程质量、项目管理与经济效益情况怎样?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市“四大家”领导对此也高度重视。为此,2004年以来,该市审计部门组织力量对这三大重点工程进行了审计。通过审计,发现三个重点工程在基本实现项目预期目标的同时,在工程建设与管理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资金配套不到位,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变更频繁,影响工程进展;施工企业漏缴税款及虚报冒领工程款普遍;工程管理不规范,“四制”执行不严,财务核算不规范等。特别是部分子项目未严格实行招投标,据审计,三大工程应招标项目126个,实际招标97个,未招标29个,达24%。为此,审计建议加强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实行“四个严格”: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严格实行重点建设项目招投标,严格工程合同管理,严格规范工程取费,实现相对集中的专业化管理,以分权与制衡原则,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实行“阳光操作”。审计情况上报后引起该市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市政府及时召开市长办公会听取审计情况汇报,专题研究重点工程建设问题,市长还亲自责成分管副市长督办项目建设单位的整改落实。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建设局、发改委、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席会,要求有关部门对照审计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并研究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投资市场的措施和办法。
今年以来,该市有关各方迅速行动,认真采纳审计建议,多措并举,加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与监督,使工程项目管理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该市政府出台《襄樊市建设项目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对建设项目的管理程序、管理范围、管理内容以及预算执行及决算审计等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重申“重点城建项目必审制度”,强调所有项目未经审计不得办理工程决算,财政不予拨款。市纪委下发了《襄樊市违反建设项目管理党纪政纪处理办法》,对重大政府项目建立听证会制度和公示制度,落实政府投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定期组织纪检、财政、审计专班,对检查中发现的未招投标的项目逐个进行核实处理,并对应招投标而未招投标的项目,严格按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特别是为防止招投标市场的无序状态,进一步增强政府投资行为的公平公正性、法制化和透明度,襄樊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又进行了两次大的“动作”:一是专门印发了《襄樊市招投标综合管理办法》和《关于建设工程施工招标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行明标暗投的通知》,规定: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使用国有资金或国有资金占主导地位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必须实行招投标,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严禁暗箱操作。市建设局同时印发了《襄樊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法》,对违规招投标的单位实行“不良纪录”制度,实现对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的全过程监督。二是投入资金2000万元,建起3000平米的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大楼,及时撤销了各行业招投标中心,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面积达1500平米的地市级综合招投标中心,借助政府网站优势,建立了《中国襄樊采购与招标网》,实现了网上发布招投标信息、网上公布中标结果、网上提供政策咨询、网上受理举报投诉于一体的信息平台,并通过市电子政务“中枢”,实现了行政服务中心、综合招标中心与联入党政办公网的51个部门和单位的网络联接。陆续开工的5个投资过10亿元和128个投资在3000万元的重点项目全部在网上进行了公示,使政府投资行为真正进入到政务公开的“政府超市”。
近期,该市政府又作出决定,将于年内出台《襄樊市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办法》,实施工程项目“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分离,加强对政府投资行为的有效管理,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机制,确保政府投资的安全运转和高效运行,确保财政资金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潘武森郑双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