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欲破引资困局 上海谋求长三角错位招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 02:40 第一财经日报

  浦东经贸局有关人士表示:“现在对GDP发挥顶梁柱作用的,都是1995年以后跨国公司投资的特大型项目。”

  本报记者 王思睿 发自上海

  外资流变,引资趋缓,随着长三角地区外资增长进一步萎缩,上海引资速度也在继续
放缓。为了再次提速,上海市政府在明确引资重点产业的同时,也在试图谋求长三角地区联动招商,改变互相争夺外资的局面。

  在昨日举行的上海市外资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周禹鹏表示,今年以来上海工业投资额度的下滑,一个重要诱因是吸引外资的变化。据上海市统计局统计,今年1~4月,上海签订外资合同项目1320项,同比下降16.1%;签订合同金额41.16亿美元,同比下降2.1%。

  近期有媒体报道,今年1~4月,浦东工业总产值为1139.49亿元,同比增长5.2%,而过去几年中,这个数字一直稳定在20%以上。

  投资,特别是特大型项目的外商投资,对浦东发展尤为重要,浦东经贸局有关人士表示:“现在对GDP发挥顶梁柱作用的,都是1995年以后跨国公司投资的特大型项目。”这些项目包括通用汽车、华虹NEC、克虏伯、柯达、索尼等,平均投资超过10亿美元。“现在的问题是,眼看着产值增幅下降,却很难再做增量,特大型项目的招商今后很难进行,因为土地资源已经非常稀缺了。”

  外资于上海经济的分量不言而喻。据周禹鹏介绍,目前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达2000亿元左右,2004年达到1.03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近680亿元,缴纳税金总额达到362亿元,占上海市地方财政收入近三分之一。

  同时,外资企业也成为上海吸收就业的重要载体。外资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年均增长超过10万个,其中外资工业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占全市工业就业人数的45.6%。

  外资俨然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但其逐利本性却迫使上海不得不改变以往吸引外资的策略。据周禹鹏介绍,从我国周边环境而言,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分流了进入中国的外资数量;从国内区域而言,环渤海经济带、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西部大开发,将原本落户或有意落户上海的外资稀释。

  为应对此形势,上海市政府今年不再对吸引外资下达硬性的数量指标,并调整引资方向。作为上海未来引资重点的高端服务业,其引资规模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上海累计引进15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80家研发机构和140家投资性公司,但这些机构的溢出效应鲜被重视。周禹鹏在会上表示,落户上海的研发中心的溢出效应太低,“我们对此的研究推动以前实在做得不够”。

  在改变自身引资策略的同时,上海还考虑到与其一样陷入引资困局的长三角地区。周禹鹏透露,长三角地区有必要建立联合招商引资机制,上海、江苏、浙江需要改变相互争夺投资项目的局面。今后上海将走无地招商、楼宇招商的路线,将高、中端的“头脑”部分留在本地,“符合上海产业方向的投资,一个都不能跑。”

  与政府积极应对不同的是,对于外资在上海的变化,业内专家则显得较为乐观。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朱钟棣认为,吸引外资的数量“有上有下”在所难免,不必要求每年一定有大幅增长。目前有关外资数字上的变化,普遍关注的是外资在我国新建投资项目的数量。而全球约1.5万亿美元外资的绝对量中,近年来已有70%以上的资金用于并购,直接投入新建项目的资金已不到总量的30%;另一方面,国内资本市场的成熟度难以吸引更多外资参与企业并购。而国内吸引外资的方法还过多集中于新建项目的直接投资,因此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吸引外资放缓的势头,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精彩铃声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