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主要控股公司年内完成多元化改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 19:13 文汇报 | ||||||||
上海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国企规范改制 国有经济在改革中发展壮大 主要控股公司年内完成多元化改革 -记者 郑蔚 报道 本报讯 千亿元级配置资源,百亿元级实施解困,上海国有企业规范改制取得良好成效
控股公司改革是这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上海明确了在2-3年内完成控股公司层面改革重组的目标。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已稳妥完成了20余家出资监管单位的重组,重组资产规模近3000亿元,带动了2500亿元销售规模的产业发展,并对国资进行了作用全局、意义深远的布局调整。市国资委的主要做法是—— 以强强联手为特征,打造产业的“航空母舰”。为了形成国内最大、最强,能与国际跨国公司抗衡的商贸流通集团,促进上海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市国资委联合上海一百、华联、友谊、物资集团等商业集团,组建了百联集团。打造产业航母,是为了应对跨国巨头的挑战,如果不尽早结束国有经济“同城德比”的状况,将会被跨国巨头各个击破。百联集团成立后,成功完成了一百股份吸收合并华联商厦,为横向整合创造了条件;华联超市成功增发6458万股流通A股,募集资金6亿多元。通过投资自建、收购、加盟等方式,百联新增网点1000多家,集团网点数增加到6000多家,网络覆盖国内23个省市,集团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100多亿元,增长20%以上;实现利润9亿多元,比上年增长50%以上。 以核心产业集聚资本,实现资本结构多元化。为了振兴和发展上海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走出一条控股公司改革的新路子,2003年11月底,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整体改革正式启动。电气集团以电站及输配电、机电一体化、交通运输、环境保护设备等四大核心产业的优质资产,吸引社会资本共同组建了民资、国资混合多元的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新公司注册资本为90.11亿元,吸引民营资本20多亿元。今年4月,该公司已在香港成功上市,募集资金60多亿元。两者相加,上海电气以60多亿元优质资产集聚了近百亿元资本。去年,新电气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33.6%;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28.3%。 借助上市公司,实现核心资产证券化。为改变上海酒店餐饮业国资实力不强、外向度低的格局,原有的锦江、新亚两集团合并重组为锦江国际集团,并提出了酒店、餐饮、旅游、客运业“三个全国第一”的三年目标。锦江国际重组后,为上市公司发展和扩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集团以主业资产证券化为目标,将酒店、餐饮、旅游、客运等核心主业资产全部注入锦江酒店、锦江旅游、锦江投资这三家上市公司,使这三家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从0.038元上升到0.11元。去年,集团实现净利润3.4亿元,比历史最好水平还翻了一番。去年年底,集团国有资产由重组时的60亿元增加到72亿元,酒店覆盖面从14个省增加到20个省的33个城市,在国际酒店业的排名从第57名跃升到第35位,在亚洲的排名从第4名跃升到第1名。 组建政府性投资公司,建立国资重组流动的平台。为了更好地推动国资流动和重组,上海建立了一批政府性投资公司,其中包括大盛、盛融、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等三家综合性投资公司,还有久事、城投、同盛、申能等专业投资公司,它们在国企改革中充分发挥了桥梁作用。为了支持农工商集团发展做强,市国资委对农工商集团进行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制。同盛公司在洋山港建设,久事、国资经营公司在F1建设,久事公司在地铁建设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通过改革,上海国有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2004年,上海国资总量超过6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