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苏州经济转型对深圳的启示 服务业撑起二次起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 13:28 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记者 姜东南 刘洪恩

  2005年的夏天对于深圳和苏州来说,均不寻常。靠高新技术为主的制造业起家、外向型经济依存度极高的两个城市,不约而同地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当作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什么原因令分处珠三角、长三角不同经济圈的两个城市,在新一轮的区域竞争面前,做出了近乎相同的选择?苏州“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战略构想的特点究竟何在?哪些方面是深圳
应当借鉴和学习的经验?带着诸如此类的问题,记者到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邻里中心、金鸡湖中央商务区、苏州物流中心等单位进行了紧张采访,当面倾听苏州市长阎立、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马明龙以及入驻苏州的世界500强企业高层的见解。

  服务业突破城市功能“瓶颈”

  “如果说在过去的11年里,是制造业成就了苏州奇迹,成为苏州这座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那么,11年后的今天,服务业将会成为苏州二次起飞的另外一翼。”阎立说,一个城市的产业发展往往呈“梯级”拉动的内在规律,排在第二产业后边的第三产业,时机不到时不能急,条件不成熟急也没用;然而,一旦机会成熟,该出手时不出手,也会坐失良机,成为城市功能升级的“瓶颈”。

  “现在是时候了,如果不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苏州会在新一轮的城市角力中败下阵来!”他告诉记者,苏州这几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4%,苏州工业园区的各项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则高达45%。快速增长的背后,也使苏州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深圳面临的能源、土地、人口、环境等“难以为继”的压力,苏州同样面临。“这样的增长速度使得各方面经济资源都出现短缺,造成土地、能源,特别是电力,都很紧张。为了保持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只能改变思维,首先想到的是资源消耗相对较低的现代服务业,它能避免本已紧张的生产要素进一步短缺,同时也是城市现代化的体现。”

  从保持城市竞争的高度发展服务业,是苏州发展第三产业的鲜明特征。制造业的产业优势,对于会展、物流、通关服务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苏州市政府顺应这些产业需求,在加快会展、物流业发展的同时,为制造业的二次升级也创造了新的优势。

  记者在苏州了解到不少这方面的例子。比如苏州近3年兴起的苏州电子博览会,不仅满足了本地电子企业交易的需求,促进苏州IT产品去年实现销售逾260亿美元的目标,同时带动苏州多个会展业的发展,直接带动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与会展业相似的还有苏州物流业。电子产业要发展,物流,特别是通关软环境好坏起决定性作用。苏州在制造业带来的巨大物流压力面前迎难而上,建立了全国首家集海关监管、检验检疫和港口货运等诸多环节于一体的保税物流中心,物流模式全面升级,不仅满足了本地出口通关的需求,对吸引相关区域到苏州通关,大大增加了城市的辐射力和竞争力。

  全过程对接国际经验

  乘车在苏州工业园区穿行,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园区里的凡东西走向的马路多以“苏”字开头,南北走向的多以“星”字开头——新加坡的影子,就这样无处不在地贯穿在这里的街道上,流淌在一座古老而新兴的城市的血脉中。

  从记者住宿的尼盛万丽酒店往下望去,苏州工业园区一片葱绿,金鸡湖畔,一座座高楼正拔地而起。随行的苏州工业园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国与新加坡合作的苏州CBD就选定在这里,这里将会是新苏州的代表。

  “从1994年苏州与新加坡开始合作开始,全过程对接国际经验,高起点搞好城市规划,一直是我们的指导思想。”马明龙不无得意地告诉记者:“如果说苏州有什么经验,苏州的经验就是学习,无论城市功能布局,还是产业布局,新加坡先进的经验让苏州受益匪浅。苏州与新加坡就发展服务业达成的发展愿景,前提之一同样是科学合理的规划,规划从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一座城市的将来!”

  据介绍,苏州高起点制定的服务业5年倍增计划已全面启动。5年内,服务业增加值实现翻两番,占GDP的比重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超过40%。苏州与新加坡对接的经验,对于深圳从服务业入手建设国际化城市无疑具有借鉴意义。CEPA签署为香港服务业向内地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通过利用与香港的地缘条件,大力吸引香港服务业专才和国际经验,提升城市竞争力,深圳具有别的城市无法比拟的潜力和优势。

  轻税薄赋巨资扶持

  到苏州采访,感受最深的是上上下下的满腔热情。“放水养鱼”、“助你发财”成了苏州政府官员招商引资的法宝。阎立市长说,好规划离不开好政策、好政策还要落实好,当初二产创业离不开“有为政府”,现在三产腾飞同样需要“政府有为”。

  据介绍,苏州为支持服务业跨越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内资外资同台竞技、平等竞争;创新发展模式,鼓励各类投资者之间开展合资、联营、特许经营等多种合作。同时,按照社会事业产业化方向,在文化、体育、医疗保健和非义务教育等领域广泛引入市场机制,激活产业发展内部活力,形成面向市场的良性循环。

  在资金扶持方面,充分体现了政府意志,具有鲜明的导向功能,强化了“高档次、大规模、名品牌”的特色化发展理念。园区管委会主任马明龙说,从今年起,园区财政每年专项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的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并视地方财力增长逐年适当增加,主要用于对重大服务业项目的贷款贴息或补贴,对一些投资周期长、资金要求高、社会效益好的优质项目予以必要参股扶持。

  苏州服务业的扶持政策还充分体现了先行先试、扶优扶强、轻税薄赋的园区特色。为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园区对各项收费全面梳理,不属于企业法律义务范畴的坚决不收,可收可不收的坚决不收,确保企业享有持久的竞争能力。同时,对于重点鼓励项目,如研发、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点项目予以房租、税收和行政收费等适当优惠,协助企业获取满意的投资回报。

  据马明龙介绍,通过出台优惠政策,苏州工业园区计划吸引15万名专业服务业人才,重点做大做强金融、国际会展、科教、房产楼宇、商贸流通、休闲旅游、文体等十个服务业领域。其中科教服务业5年内基本完成独墅湖高教区整体基础设施开发,集聚20家国内外知名高校,在校师生规模超过5万人;房产楼宇业方面,今后5年房地产年均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都在500万平方米左右,使园区成为全市高尚人居区域和商务楼宇集中区域;商贸流通业方面,今后5年内新增大型超市、大型百货商场10家,并发展一批精品店、名牌专卖店。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苏州经济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