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我们是“两栖农民” 田东县农民下山进城闯富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2日 09:11 新桂网

  新桂网-南国早报记者赵永胜通讯员农大喜6月1日,骄阳似火。记者走进右江河谷田东段,感受到一股比天气还热的气氛:在一望无际的芒果林里,给芒果喷药、挂袋的,是从山上来的农民工;潇洒地开着的士进河谷挣钱的,是一帮山民;在城里当工头做老板的,有很多是当年的“泥腿子”……每天傍晚,早上进城入谷的一队队农民工归家了,浩浩荡荡的,成为田东县的一个独特景观。一位农民工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是‘两栖农民’哩!早上光着膀子进城,晚上挣个三五十元回家没问题!”

  夜访“猪笼村”

  田东的“猪笼村”在河谷小有名气,不仅因为“猪笼村”的猪笼有名,“猪笼村”还是该县农民下山进城致富有名的一个村庄。记者一进村口,就传来噼噼啪啪破竹子的声音,一缕竹子的清香扑鼻而来。在一栋小楼前,年过花甲的黄妈向正在编猪笼,篾片在她手中上下翻飞,几分钟光景,一个结实的新猪笼就做好了。“我这小洋楼,算是猪笼垒成哩!去年光老两口编的猪笼就卖了7000多元。”黄大妈自豪地说。在黄家的厨房里,记者揭开锅盖,里面是香喷喷的炖猪腿。黄大妈的老伴说,几年前村里人从山上来到城里,年轻的出去搞建筑,摆小摊;年老的在家带小孩,编猪笼,几年就起了小洋楼,“和以前天天吃玉米糊不一样了,如今天天有肉吃,晚上还可以喝两盅‘土茅台’!”村主任黄继精告诉记者,“猪笼村”原是作登瑶族乡陇接村,是田东有名的路、水、电“三不通”村,村民世世代代以吃玉米为生,一些年轻人早想走出大山,但苦于没钱没技术,加上一些村民的故土情结,长期以来村民一直蜗居在山旮旯里。几年前,在政府的引导下,村里的能人出来闯荡,先是做装卸、搞建筑,一人带一家,一家带一族,很多人跟着下山了,他们农忙时回去干活,平时到河谷里找钱,如今全村有32户在县城购地起楼,昔日的山民成了城里居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记者走进几家“猪笼大户”,几乎家家都在破竹子、编猪笼。黄继精说,如今“猪笼村”几乎吃掉了田东的大半猪笼市场,“猪笼村”的建筑工也小有名气!

  “的士别动队”在行动

  您别以为打的是城里人的专利,在田东,很多农家孩子上学、农民赶街,扬手打的已成为河谷一景。这些被戏称为“的士别动队”的的哥,大多是进城入谷赚了大钱的山民。6月2日,记者和几个农民“搭伙”,搭上从县城到印茶镇的的士,体会了“的士别动队”的独特韵味。红色的夏利出租车开出县城,就看见一辆辆的士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穿梭。的哥小农是印茶镇的农民,说起“的士别动队”滔滔不绝:这几年,县里实施下山进城入谷工程,很多农民白天进城,晚上回家,山里和城里流动人口很多,“的士别动队”因此应运而生。很多“两栖”农民因为贪方便、赶时间,经常叫的士,“县城到印茶镇每人6元,可以叹空调,爽吧?所以的士生意好得很,一天挣个一两百元很平常”。几年前,小农去广东打工,挣了几万元后回家创业,买了车专门跑县城。据介绍,如今田东有正规的士50多辆,其中印茶镇就有30多辆,几乎全部是打工回乡的村民买的,如果算上在县城搞运营的“三马仔”,该县“吃出租车饭”的农民达三四百名。山区有了的士,乐了进城的农民,也乐了山里的孩子。很多外出的农民为了让孩子不落下学业,让的士接送村里的小孩进城读书。在印茶镇的立新村、僚坤村,村里的小孩每天都有专门的的士接送到镇里上学。其实,田东县打工—挣钱—回家创业的农民中,“的士别动队”只能算“毛毛雨”。在该县,由农民变居民、变老板的例子不胜枚举:被喻为“水电大王”的班光习,打工挣钱后,办水电,开宾馆,资产超过3亿元;占领田东通讯器材大半市场的老板潘杰,打工回来后自己创建了多家通讯公司和广告公司……

  “裁缝大王”的四千弟子

  让农民下山,没钱不行,没技术更不行。于是,换观念,抓培训,让农民兄弟有一技之长,便成了田东县从书记县长到村干的头等大事。在田东,“你培训了吗?”成了一些农民的口头禅。6月2日,记者驱车数小时,找到了在田东大名鼎鼎的“裁缝大王”文照明。文师傅吃“裁缝饭”几十年了,人称“农民劳动局长”。“孔子有弟子三千,我的弟子早过四千了!”老文笑着对记者说。1986年开始,文照明就开始在老家朔良乡搞裁缝培训,近几年培训班越搞越火,每年培训农民学员几百人。今年初,县里请老文出山,把培训班开到县城,专门“量身订做”裁缝工人。在培训班,记者碰上了专门从广东回来学电衣车的黄美艳。小黄几年前去广东做丝花,因为没技术吃尽苦头,回家第一次学裁缝后每月能挣800元,但不久她又觉得不够用了,“人家懂电衣车,效率高几十倍,一个月能拿几千元”。最近,她毅然决定第二次“回炉”。据悉,在田东,由政府协助开办的各种培训班如雨后春笋,“田东衣工”、“田东焊工”的牌子已经打到珠三角,打到澳门。在田东,为农民工服务的工作可谓细致入微:县电视台开有独特的“培训频道”;成立“外出务工创业者协会”,在广州、深圳等地设立分会;县里每促成一个“劳务姻缘”,只要超过5人由县里工作人员送到工厂;就业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成了农民工的“公共电话”……

  河谷生出“芒果楼”

  田东是“芒果之乡”。6月3日,记者来到移民新村——新乐村,这个小村“村龄”仅有10年,家家户户吃“芒果饭”。“我现在是‘家外有家’,山里有家,这里也有家!”村支书甘益录笑哈哈地拉着记者看他的“花果山”。他家4口人,有89棵芒果。“能挣万来元吧。”老甘语气明显打着“埋伏”。说起下山前后的生活,甘益录百感交集。“让乡亲下山还真不容易哩!”甘益录说,他老家在布兵镇陇造村,大多数村民安于现状,甘于贫困。当年政府动员他们下山时,一些村民还讲起风凉话:“山里好呀,有炒玉米下酒,太阳还晒不着——反正有大山挡阴!”1993年,老甘咬咬牙带着几个穷兄弟下山了。拓荒的日子很难熬,一些村民因为吃不了苦,又返回大山。老甘带领村民挖树坑,住工棚,苦干几年后,一片片芒果林绿起来了。夏天卖果,很多人挣了好几千元。数着钞票,一些村民乐了:“种果比种玉米好啊,以前都没有见过几张百元大钞呢!”如今,全部由下山农民组成的新乐村,已经成为田东县进城入谷的典型,村民农忙时节打理果树,农闲时节进城找工。几年来,“花果山”里起了几十栋“芒果楼”。田东县扶贫办副主任梁光争说,河谷有数万亩芒果林,不少是下山农民种的;一些老板的芒果场,也成了很多下山农民打工挣钱的去处。到目前为止,田东县进行异地安置农户达1459户7500人;下山进城入谷的居民3750户约1.5万人,很多农民走出大山,成为新型农民、城镇居民、现代商人。近年来,全县农民打工赚钱回乡建房2.8万间;去年外出劳务工人通过邮局汇回家的款达8250多万元;外出创业人员累计9.18万人,占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71%;去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收186元。

  作者:赵永胜 农大喜

  (来源:新桂网-南国早报)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