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日本政府警告企业对华投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0日 21:00 中国经营报

  作者:叶建国 来源:中国经营报

  日前,日本经济产业省出版的《2004财政年度制造业白皮书》再次触动中日关系的敏感神经。

  白皮书对日本的企业提出警告说:“日本企业在中国将更难赚回投资成本或者会损失
利润”,中国市场可能将不再是日本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暗示日本企业对外投资中,中国并不是惟一选择,新的市场或许是东盟十国和印度。

  对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的刘军红表示,这可能是日本一种试探性的表态,是在向东盟示好,继续推进其在东亚的“雁型产业分布体系”的形成。中国市场已经不是日本经济复苏的“发动机”?

  白皮书中提到:“去年最后一个季度,日本对中国的出口按价值计算同比下降了16.4%。”相关资料显示,去年日本对中国出口增长达20%以上,今年3月和4月增幅仅分别为5.8%和4.2%,远低于对其他亚洲国家、欧洲、美国的出口增幅。日本财政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4月份日本出口到中国的钢铁和有色金属同比下降了18%及17%。3月和4月日本出口至中国的建筑用设备机器同比分别下降65%和47%。

  这些都让日本政府作出判断说,中国市场已经不是日本经济复苏的“发动机”。

  当然,日本最不愿意看到的是,中国不再仅仅是“世界的工厂”,同时中国还吸引着实验室和研究人员。白皮书指出:“10年前在中国设立研发公司的日本公司只占全部来华日本公司的0.9%现在已经增加到了11.5%,而且这个比例还会继续上升。”

  刘军红对记者分析说,为了能在中国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日本的企业选择把研发中心设在中国是必然的趋势,但这与日本政府的东亚产业布局是相背离的。

  “6月6日,在我们东方文化中是个‘六六大顺’的日子,我们选择在今天和来自中国的媒体朋友进行联谊。希望大家能多交流,使中国百姓能更好地认识三菱商事。”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中国副总代表植月晴夫在6日下午的媒体联谊会上,向与会的媒体记者表达了他对中国的友好,同时他还宣布:“为了方便三菱商事以后在中国开展工作,三菱总部已经决定,所有在三菱商事工作的年轻人都要学习中文。”显然,中国市场对三菱商事的决策层来说诱惑不减。

  也是在同一个场合,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登录、中小企业诊断士福元邦雄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已经注意到了白皮书的内容,但是,白皮书只是在投资环境上给企业提供一些信息参考,对企业的投资决策并不具有决定作用。企业的决策者对企业的投资作出决策最终还是要基于对市场做出的判断,尤其是对跨国大企业来讲。

  据刘军红介绍,在前一段时间,日本政府曾经对日本的企业作过一次“对投资中国如何看待”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一些企业表示将慎重考虑到中国投资或者干脆放弃到中国投资,但这大部分都是比较小的企业或者是还没有到中国投资的企业。现在中国投资的日本企业80%以上都是盈利的。而且,中国市场是“世界市场”的概念已经得到多数国家的认同,对日本的跨国企业来说是不愿意放弃这块市场的。日本的东亚战略又倾向于东盟?

  中日关系早就突破了双边关系,政治上如此,经济上也是一样。

  刘军红说,日本政府在东亚的投资规律是,希望把最高端、最精尖的技术放在日本国内,然后是把稍微核心的技术放在“亚洲四小龙”,接下来是东盟十国,最后的组装生产工序是放在中国内地,这就是日本的“雁型产业投资分布”。

  最新迹象是,日本开始对一些稍微核心的技术投资向东盟十国倾斜。而且,日本在对外投资中总是遵循“波浪式投资”的规律——在培养起自己的竞争对手之前就重新转向一个新的地区投资。回顾历史,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开始在韩国投资钢铁、造船、汽车等,直到韩国的相关产业有所发展后,就开始转向中国。现在中国发展了又倾向于东盟。

  雷恩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最近的一份报告强调:“对日本企业来说,中国已经成为与日本和东盟同样重要的亚洲第三个生产基地。”

  “其实,日本要是想在东亚保持其主导地位,东盟十国是日本必须拉拢的对象。一直以来,日本始终在寻求和东盟十国在‘10+1’的框架下进行合作。现在,中国也在积极推动和东盟的合作,而且速度很快,所以日本需要在经济支持和产业分布上给予东盟一定的倾斜。”刘军红分析。(相关评论见A7版:民族国家同“跨国企业王国”的博弈)

  作者:叶建国

  (来源:中国经营报)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