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端午节未到粽子已俏销 每日2吨粽子供市民“解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 07:03 水母网

  水母网6月9日讯11日是端午节,端午节还未到,但是市民吃粽子的热情不减,从而红火了市场。记者昨日采访发现,市区一些商场的粽子迎来销售旺势,每天约有2000多公斤的粽子给港城市民“解馋”。

  昨日早晨6时许,记者在市区阜民街某品牌食品专卖店看到,排成长队的市民正在等待着购买粽子,家住附近的尚大妈告诉记者,按照习俗,前天是个“小端午节”,市民们都买
粽子提前过节。据该店一位女店员介绍,今年他们卖的粽子从品种到外形,从口味到色泽都各不相同,大的广式粽子450克一只,小的迷你粽每只仅25克,品种不下10个。昨日中午,位于上夼周围的一家酒店经理告诉记者,从2日开始,他们店里就推出了豆沙、鲜肉、白米、红枣赤豆等各种口味的粽子,每天都可以卖到200多个,深受顾客喜爱。来自市区各大商场和超市的统计表明,端午节的临近,同样令商场乐开了怀。市区各大商场和超市这两天的粽子销量喜人,每天约有2000多公斤的粽子给港城市民“解馋”。尽管如此,今年粽子价格与往年没有多大差别,价格多保持在每公斤5—12元钱左右。

  除了粽子好销之外,艾蒿、菖蒲更是好销。昨日早上6时许,记者在红利市场南门看到,不时有人拎着一两把艾蒿、菖蒲从菜市走出来。一姓黄的女士告诉记者,按照传统,端午节少不了挂菖蒲,这样可以辟邪。走进市场内,记者发现叫卖艾蒿、菖蒲的小摊点有五六处,多是市区附近的农民,每捆艾蒿售价5角,菖蒲最高卖到了每支1元。一位姓刘的黄务商贩介绍,端午节前后两三天,艾蒿、菖蒲最好卖,一早上能卖50多块钱,买的多是中老年人,也有一部分年轻人。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如何让端午像洋节一样,拉动更多的消费群?有识之士认为,端午经济仅仅是粽子等传统吃食在折腾,这显得过于肤浅。近年来,圣诞节、情人节商家精心营造洋节消费氛围,其做法本身就值得借鉴。

  (本报记者 夏红尧)责任编辑:邱雁(来源:水母网)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