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6年整治银政企三赢 湖南金融绿洲助推社会诚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6日 11:05 红网-三湘都市报

  上世纪90年代,因为社会诚信出问题,在浏阳银行贷款两度回收艰难金融环境比较差,“银、政、企三家”联手“砍下第一刀”6年整治,硕果累累,这里成为全省唯一获“省级金融安全区达标单位”的地区

  5月30日,山城浏阳喜气洋洋,湖南省人民政府地方金融证券领导小组在此举行仪式,授予浏阳市“省级金融安全区达标单位”称号,该市因此成为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区。

  从1999年开始创建金融安全区以来,浏阳市银、政、企三家紧紧抓住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保障金融债权两条主线,在金融风险普遍突出的大环境下,营造出一片令人称奇的“金融净土”。用省金融安全区创建联合检查组的话来说就是,浏阳通过6年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五无两有”,即金融机构无支付风险,无重大违规行为,无重大经济案件,社会无金融三乱,无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现象;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和效益有明显提高并家家盈利,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投入有明显增加。

  同时有数据显示:浏阳不良贷款比率由1998年的较高水平下降为2005年3月的8.4%,实现了不良资产绝对额和比例双降目标,生产总值从1998年的56.6亿元激增到2004年的125亿元,财政收入由1998年的4.33亿元猛增到2004年的12亿元。“金融安全区”带来的投资洼地效应更是让政府在想大事、办大事时有了底气。2004年,浏阳市固定资产的投入达到65亿元,拉动GDP的增长6个百分点,比消费和出口拉动GDP的增长还要大,这65亿元中,银行信贷就占40%-50%。浏阳4条省道建设总投资达到9个亿,上级的补助和财政的投入加起来仅1.2个亿,其余7.8个亿都是靠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筹集的。“如果没有金融安全区带来良好的信用环境,金融机构是不愿意投入如此巨额的信贷资金的。有了资金的支持,所以这4条道路的建设,原计划是4年工期,结果只用了2年时间就竣工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浏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颜海林谈起金融安全区的好处,话语滔滔。

  往事不堪提

  “今天的成绩,是用过去的教训换来的。”人民银行浏阳市支行主要负责人回首创建金融安全区前的曲折路,仍是感叹不已。

  上世纪90年代浏阳发生过两次金融方面的教训,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据《长沙市创建金融安全区资料汇编》中记载:其时,在行政指令下,金融机构放贷大撒“胡椒面”,使得一大批市场前景差、发展没有潜力的小纸厂、小钢厂、小化肥厂等五小企业在浏阳遍地开花,但后来这些企业全都亏损或破产,留给当地银行的只有难以收回的贷款。

  同一时期,也是在行政的干预下,“村村办花炮,消灭空白村”,把银行当成第二财政,规模大的一次,银行两个月就损失了8000万元。

  与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相对应的是社会信用环境的恶化。浏阳市信用联社负责人回忆说,当时,普通农户还贷能拖就拖,能逃就逃,中小企业则以拖、逃、赖贷款为荣,一批公务员的贷款到期后也是一拖再拖。1997年,文家市镇某纸箱厂通过拍卖后收回资金50万元,却一直不偿还农村信用社的30万元贷款。随着全市乡镇企业改制步伐加快,类似于文家市镇某纸箱厂这样的中小企业越来越多,银行损失惨重。更有甚者,农行的员工到一乡镇收贷,钱没要到,反挨了一顿打。

  如此一来,浏阳的银信部门一个个收缩机构,信贷投放逐年下降。到1998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26.2亿元,贷款余额仅为19.89亿元,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资金问题严重制约浏阳市经济的发展。

  猛药治重症

  痛定思痛,浏阳市政府决定,政府牵头,由“银企政”联手在全市进行一场金融环境整治。在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的支持下,1999年,浏阳成为我省第一个金融安全区的试点地区,整治的“第一刀”就从最令银信部门头疼的债权保护开始。

  1999年5月,浏阳市打击逃废债的举措接连出台:浏阳市法院、公安、检察部门公开发布对27个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单位和个人的《督促执行公告》和对24名被执行人的《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公告》。浏阳市委、市政府联合发文,对公务员拖欠银行贷款将实行辞退等严厉制裁。299个拖欠银行贷款的公务员被列入了“黑名单”。浏阳市政府与7大行社制定三大铁律:任何企业改制项目必须经该企业开户银行同意才能进入产权交易中心;产权交易所得资金必须全额存入债权银行;产权交易所得资金的使用,除安置职工的必须费用外,其余部分必须用于归还银行贷款。

  1999年11月,公安机关对23名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当事人实行了司法拘留。从1998年到2004年企业改制基本完成,改制中1270个项目涉及到银行贷款4.8亿,收回4.3个亿,达到89%,收回率之高,在全国都少见。2000年浏阳国家公务员欠银行非正常贷款901万,通过清欠,目前基本还清。

  现任浏阳市某机关单位负责人的陈某,于1995年12月5日在官桥信用社贷款3.8万元,贷款到期后,陈某以为他人借款而他人没有还给自己为由,不向信用社还款,官桥信用社催收20余次都没有结果。2004年市政府清收公务员非正常贷款的几条硬措施出台,他权衡利弊后,立刻3次去广东找实际使用贷款的人,最后一次,他在广东呆了10天,直至贷款本息全额收回,这才返回浏阳。

  和陈某一样,在浏阳这场席卷全市的打击逃废债风暴中,许多以前漠视金融债权的公务员、农户都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人民银行浏阳市中心支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从那以后,浏阳已基本杜绝了恶意欠贷欠息的行为,现在各金融机构已提不出恶意逃废债的“黑名单”。

  在保障金融债权、在社会确立以逃废债务为耻的同时,浏阳市开始着手营造一种以讲诚信为荣的信用环境。

  浏阳市信用联社一马当先。他们首先自掏资金52万元编排了一台戏剧《诚信致富》,在浏阳各乡镇演出了100场,由于戏剧内容贴近生活,深受农民们的欢迎,每次演出时都是人山人海。

  2000年开始,浏阳信用联社对全市30万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这四个等级包括优秀、良好、一般、级外户。通过等级评定后,对这29万户农户分别建立了信用档案,其中主要包括家庭成员、资产、家庭项目、负债总额等,同时,还有信用记录,主要是对年度中发生的记录,是否讲信用都有记载,对于优秀的信用户在贷款的数额上给予通行,每个优秀的信用户只要手持这本《农户贷款证》,不用任何抵押就可到信用社随时贷款5000元甚至1万元,而对于8000多户“级外户”不但没有相关的信用证授予,同时在贷款方面还进行严格限制,促使他们来讲信用。

  这一“松”一“紧”之间,让广大农民真切地体会到,原来“信用也是可以当钱用的”。

  与此同时,浏阳市完善了《浏阳市“十佳诚实守信企业”、“诚实守信企业”评选办法及优惠政策》和《浏阳市信用乡(镇、街道)村评定实施细则》,对诚实守信的给予奖励表彰,银行对该种企业在信贷的规模等方面进行扶植,对于信用乡镇、村的贷款额度给予放宽,加大贷款力度。通过督查指导和政策引导,各乡镇的创建热情高涨;每年召开一次全市金融工作大会,目前已评选了20家“十佳诚信企业”、60个优秀信贷员和文明服务标兵、130家“诚信企业”22个“信用村”。被评选的单位都由市委、市政府授牌、表彰和奖励,并在电台、报纸上宣传报道,对推进全市社会信用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浏阳市金钢镇东泉村,为了能评上信用村,该村的村支书包括村主任,自掏腰包替信用不良户把贷款先偿还了,该村2003年度被评为浏阳第一个“信用村”。

  在社会信用环境日渐好转,社会诚信体系逐渐完善的同时,浏阳淡化行政干预的色彩,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先后成立了置业担保、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和信用协会,引进了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等中介机构,创建了一种与国际接轨的信用机制。这两家担保公司成立3年来,代偿率一直为零,在全省众多担保公司中运行得最安全,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浏阳市良好的信用环境。

  “银政企”三赢

  浏阳通过6年不懈的努力,终于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金融绿洲”,银行、企业、政府三方都成为赢家。

  浏阳各金融机构充分利用金融安全区的优势,争取上级行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了信贷投放,调整了信贷结构。2003年和2004年分别实现新增贷款8.71亿元和9.46亿元。信用环境的好转,使得浏阳农村信用社敢于放手做好信贷支农文章,2003年、2004年共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10.9亿元,对483户农村中小企业授信5亿元,新增贷款用于“三农”比例分别为74%和75%(高于60%),其实力也随之逐步增强,目前浏阳信用联社在全国信用联社中综合实力排名第38位,湖南仅此一家进入百强行列。

  更可喜的是,浏阳的金融机构,过去由于恶意逃债、废债的很多,在2000年之前,家家金融机构亏损,到了2003年,通过金融环境的优化,家家金融机构盈利,同时,浏阳金融环境的优化也吸引了其他没有在浏阳开设金融网点的机构,纷纷到浏阳开展业务,如国家开发银行把浏阳作为全国县域经济贷款的城市,对县域的发展全面支持,近两年贷款已经超过了5个亿,这在全省是最多的,中兴实业银行为四路建设项目,一个项目投放贷款1.5亿元。

  浏阳的企业小而精,拳头产业是花炮,过去企业资金的周转,一年平均只有2次,从2004年开始,由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三角债和连环债减少,货款回笼速度加快,一年可周转3次,货款回笼数由过去的60%,增加到2004年80%以上,企业整体效益因此明显增强。

  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过去找银行贷款是件头疼的事。而现在他们要贷款,只要企业信用达标,有担保公司担保,当地银行是争着去放贷,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在浏阳已不复存在。2004年浏阳新增中小企业贷款突破6亿元,信贷增量超过了省内相当一部分地级市。

  对于浏阳市政府来说,苦心打造“金融安全区”,最直接的受益就是让政府的“腰包”鼓了,2000年到2004年浏阳财政收入翻了一番多,2004年净增量相当于1991年到2001年10年的总和。

  5月30日,浏阳市行政中心会议室内座无虚席,当浏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颜海林在会上提出,浏阳市委、市政府不会停留在省级金融安全区的水平,下一步将把浏阳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第一个金融生态示范区时,台下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颜海林表示,当前市场经济日趋完善,信贷资源的分配更加倚重市场化原则,资金在地区间流动与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区域性信用等级,是争取更多信贷资源的有效途径。通过多年的金融创安,浏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基础,他们将在创建金融安全区的基础上,抓好政策环境、执法环境、信用环境、产业环境和金融服务环境5个子环境建设,率先创建金融生态示范区。

  (稿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董可可 杨卫 郭立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