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友谊关,一部沉重的历史,一段读不完的传奇。今天,带着向往,记者驱车赶往见证着悠长岁月和沧桑历史的友谊关。
随行的同志一路上介绍,友谊关始建于汉代,时称雍鸡关,乃桂边三关(平而关、水口关、友谊关)之首,后改鸡陵关、界首关、大南关、镇夷关、镇南关,建国后改睦南关、友谊关,素有“南疆之首”的美誉。因其建筑雄伟,形势险峻,故又有“天下第二关”之称
。
由于闻名中外的“镇南关大捷”和“镇南关起义”,这里曾造就了冯子材、孙中山等历史伟人,为历代军事要地。汽车在一处右边崇山直指云天,左边峻岭连绵不断的一个关隘前停下了。
只见一座雄伟高大、气派堂皇的关楼突兀眼前。关楼为三层楼阁建筑,高约20米,底层为石砌隧道型拱城门,拱门之上,陈毅元帅所书的“友谊关”赫然入目。关楼两边百余丈,如巨蟒分联两山之麓,气势磅礴。关楼前边的广场前侧,一棵千年古榕舒展着巨大的伞形树冠,绿叶簇拥中,它那伤痕累累的树干仿佛在诉说友谊关沉重的岁月和古老的传说。
时近黄昏,凉风拂面,倦鸟归巢。关楼两边仍是伊人徘徊,商旅流连,游客忘归。一阵阵烤肉香吹来,引起了游客们的食欲。来自新疆的一位“阿里巴巴”烧烤商告诉记者,他来凭祥经营烧烤已经很久了,生意好的时候每天可烧烤10多公斤肉。
挤过忙着照相的人群,我们爬上友谊关右侧的山峦。苍苔爬满的石路如一条岁月的线,把我们引向历史的深处。
随行同志指着阶墙边不知名的树告诉记者,别看这些树很小,它们或许如广场上的大榕树一样,从古代长到今天。我这才惊异地发现,这些大小不一的树叶并叶,枝交枝,根须则连成一体,紧紧地呵护着阶墙。
踏着关前空地上训练战士雄壮的歌声,我们一行来到战争时候的防空洞,走上古炮台,复习历代将士的脚步声。一位带团的导游说,这个炮台是清朝名将苏元春为抗击法国入侵所建,有居高临下之势,后来一直是保卫边关的制高点之一。
极目对面的远山,隐隐约约有人影来回走动。有关同志介绍,那叫金鸡山,上面也建有炮台,至今一直有我国军人把守,站在山顶可以眺望中越辽阔的四周。如今,随着战火硝烟的渐渐远去,这两个左辅右弼的高山成了中越游客寻趣揽胜的地方。来到凭祥的人没有不到友谊关的,而到友谊关的人几乎都要登上这两座高山。
夕阳挥洒最后一抹光芒,把中越边境正在新建的海关大楼照得格外耀眼,一线公路从凭祥穿过友谊关口,穿过游兴不减的人群,伸向越南的深处。一位“凭祥通”指着山坳下的铁路告诉我,这是从中国开往越南的铁路。据称,每年从友谊关进入越南的游客不下40万人次。(新桂网-广西日报,黄耀东)
作者:黄耀东
(来源:新桂网-广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