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陈昌华:独立货币政策对大国来说非常重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1日 09:23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林纯洁 发自上海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股权分置改革,国有银行改革直至亚洲统一货币,中国的金融体系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为此,记者采访了瑞银第一波士顿中国研究部主管及中国策略分析员陈昌华先生,希望能为中国的金融体系改革提供一些线索。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对于中国之所以维持盯住美元的制度有两种主流的看法:第一就是推动出口,第二就是维持金融稳定。那么你是否认为只有中国确定在金融稳定的前提下才会进行人民币汇率的改革?

  陈昌华:金融稳定无疑对于所有国家都很重要。其实金融稳定是有很多方面的,我们以前提到的人民币汇率保持金融稳定其实是外部的稳定。另外,央行对货币供给的合理把握也是金融稳定的重要基础。

  无疑,固定汇率在最初是为中国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在固定汇率的制度下,中国政府的金融政策的空间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从长远来看,人民币是需要浮动的,但是在什么时候以及以何种方式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中国其实已经具备了汇率改革的基础,只是等待合适的时机。关于什么时候变,那就已经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

  《第一财经日报》:以蒙代尔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似乎认为,一个国家并不一定需要独立的货币政策甚至是货币,这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欧元的理论基础,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陈昌华:坦白说,中国改革的二十多年来,起码前二十年,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特别大。同时这一时期中国还没有房地产市场,所以也不存在干预房价的问题。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下,中国当然会倾向于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但是,我个人认为,独立的货币政策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什么东西都有代价。汇率失衡是一定需要调整的,问题是怎么调整。如果名义汇率不调整,通货膨胀将会大起大落。但独立货币政策也有弊端,比如银行的道德风险。

  欧元为什么可以成功?那是因为对欧元区的国家来说,外贸占GDP的比重非常高,而且区内贸易的比重也很大。同时,对于欧元区各国来说,它们一般国家很小,在这种条件下,当然共同货币对于它们有很大的好处。

  但是,中国的情况就不同了。中国是一个大国,独立的货币政策对于我们的意义重大。在目前中国的汇率制度下,汇率盯住美元不变,央行不能有效地调控利率,而需要运用过多的行政手段调控市场。随着银行的上市,央行是否还可以这么做,将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第一财经日报》:那么你对目前很多人提出的亚洲货币有什么看法?亚洲的货币体系将向什么方向发展?

  陈昌华:统一货币是否可以实行主要是要考虑这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于亚洲统一货币,就是所谓的“亚元”,我认为并不可行。

  我认为,在将来的发展中,人民币将成为亚洲许多国家的货币,这些国家将向中国靠拢。在亚洲,独立货币可能只会剩下人民币、日元、印度卢比,如果将俄罗斯也成为亚洲国家,还将包括俄罗斯卢布。其他的货币能否继续独立则很难说,其中包括韩元。但是形成统一货币的机会微乎其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货币政策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