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灰色接轨中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 15:11 国际先驱导报 | ||||||||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李新报道 王晓彭(化名)2002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一家世界500强公司从事电信产品的销售公关工作,谈起自己的经历,他概括说,“这个工作在中国,国企、外企、私企都一样,陪吃陪喝是少不了的,甚至还要负责进一步的送钱和为其它一些服务埋单的工作。” 在王晓彭看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接轨事实上必须包括灰色交易方面的接轨,“否则
高额赞助公关对象组织的活动 但是,在一些业内专家看来,王晓彭所在公司的公关工作还停留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外资公司的行贿手段现在早已经日新月异。 在许多人看来,王晓彭所在的电信业是外资行贿的高发行业。一位电信业的资深人士对记者说:“在电信业内,各种设备、服务的购买合同涉及的金额都是非常巨大的,少于100万元的合同是很小的单子,大单一般都是上千万元人民币甚至论数千万美元。有超乎寻常的利润的交易,中间会有产生行贿活动的空间。” 由于大家对行贿司空见惯,所以如果行贿方法不能出新的话,很有可能救意味着落在他人的后面。 近年来,各个实权单位的下属机构越来越喜欢搞一些论坛和研究活动,以至于出现了专门帮助人做论坛的新职业。许多外资公司目前就很喜欢赞助公关对象组织的论坛和研究活动。2003年,某职能部门下属机构组织一个“高峰论坛”,一知名外企为在会场挂一个广告牌就掏出200万元。有专家评论说,“这是一种事实上的对单位的公开行贿。” 安排出国留学和就业 而更多的活动是针对实权人物个人,目前主要的形式包括为实权人物的子女安排出国留学和工作,以及和实权人物自己私下开办的公司进行“关联交易行贿”。 据《亚太经济时报》报道,某知名外企从1998年起在中国投入惊人的成本,与国内高校或研究机构合办“主要面向政府高官和电信企业的高管”的EMBA班,甚至自建以企业名字命名的大学;这种教育机构拥有世界一流的专业背景、教学资源,对外招生的学费不菲且名额相当宝贵。“它培训出来的人能在专业水平方面获得提升,而且它的‘本子’可能比清华的文凭更吃香;所以它对很多专业人士来说,有很高的诱惑力。” 据了解,这种外企投资的教育机构对来自其重要合作伙伴的学员实行免费进修制度。“外企看重选择一些具有最佳发展潜质的骨干。因为这些精英会与他们企业的成员形成一个个学习的团队,发展良好的关系,这为将来获得长远的公司利益形成了良好的循环。”一位知情人士坦言,外企这种长远投资的行贿手法非常精明,是多数本土企业不及的。 另外还有一种行贿方式被称为“关联交易行贿”。据知情人士透露,很多实权人物都有自己私下开办的公司,它有时会以其家人或朋友投资的面目出现,隐蔽性很强。“我们在谈业务时,对方可能会无意说起‘某公司不错’;在合同签下来后,我们就会将部分工程发包给这个公司做。那个公司能否做业务都无所谓,它只是一个工具。”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除此之外,跨国公司还会采取“咨询费”“顾问费”等种种方式向需要投资的人物提供贿赂。 外资行贿谁之过? 很多人叹息外资企业到了中国后,失去了原来那种遵纪守法的形象,一些极端的西方言论开始抱怨中国的环境。 针对这一问题,专家们的解读各不相同。 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教授张岩贵指出,作为外来的经济力量,跨国公司尽管占有资金和技术优势,但在影响政府决策的能力、适应市场环境方面却不占先机。政府部门的扩权寻租行为,或者是跨国公司的竞争对手的中国公司依赖腐败等不正当行为对跨国公司的经营、业绩形成压力,会促使跨国公司效仿国内公司对政府采取“特殊沟通”的方式,有些跨国公司甚至已经形成一整套成熟的适应本土市场的“异化”策略。 许多中方员工和高管抱怨说,跨国企业的行贿如果最终暴露,受害的总是中方员工。曾就职于某美资化妆品公司的李智勇说:“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最基本的特征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跨国企业的高层或股东平时对‘灰色交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当某个团体或个人触犯了底线或打破了平衡,开始影响甚至威胁公司整体利益时,他们会遭到各种拨乱反正力量的集结,最终被挤出局。” 但是,锡恩顾问公司总经理姜汝祥博士更愿意把这个问题的出现看成是中国文化与外资企业文化之间的冲突。他认为,跨国企业的高层领导者要有战略眼光、讲究诚信、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这些违规的华人不会不知道违规的后果,但华人社会非常讲谋略,为了得到高层职位,费尽心机。当他们在美国环境中的时候,敬业心、责任心、职业操守都没问题。但一旦到了中国这种环境的时候,就难以抗拒诱惑。这证明他们的原则是相对的,与公司无关。而西方人强调的是即使离开了一家公司去另外一家公司,也要把职业道德保持得非常好。这说明在中国特定的市场环境之下,华人与西方人对职业道德的信奉是有差距的。 姜汝祥认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屡屡曝出高层违规的消息,实际上是把以业绩为主导的华人本土企业文化,与跨国公司全球的企业文化形成一种文化上的冲突。由于这些做销售出身的华人高层管理者,更多注重短期行为,有时候会对跨国公司真正的全球文化和理念的理解都不是很到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