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共同警惕金融危机 中日韩三国扩大货币互换规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 03:31 第一财经日报

  专家称,《清迈倡议》仍需制度性改革

  本报记者 禹刚 唐昆 发自北京

  上周末,中日韩三国央行行长签署了新的货币互换协议,扩大韩国与中日两国的货币互换规模。货币互换协议旨在金融危机来临时,增强各国流动性支持的力度,此举是亚洲区
域合作计划的一部分。

  新协议的签署旨在解决短期资金流动问题,稳定区域金融市场,防止类似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再次发生。根据新协议,中韩之间的互换规模扩增至40亿美元,比20亿美元的现有协议规模提高一倍。而韩日则达成了30亿美元的互换协议,允许双方在缺少日元或韩元时互相借贷,此前两国协议的规模为20亿美元。

  举例来说,如果韩国爆发类似1997年金融危机,韩元汇率走势发生大幅波动时,中国人民银行和日本央行就可根据货币互换协议,各拿出资金用于稳定韩国国内金融市场,并将韩元恢复到稳定的汇率水平。

  5月初,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亚洲开发银行年会上,亚洲各国财长也曾经倡议加强《清迈倡议》,扩大货币互换规模。《清迈倡议》是亚洲国家为抵御金融风险而建立货币互换关系的倡议。

  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同泰国银行签署了总额为2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2002年3月,又与日本签订了约3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安排协议,允许在紧急情况下相互融通相当于30亿美元的日元和人民币。

  在此次中日韩更新货币互换协议之前,三国与其他亚洲各国之间缔结的互换协定主要是单向协定,即当对方提出要求时,将美元和对方国家货币进行交换。而在今年1月25日,日本和泰国续签了彼此的货币互换协议,将单项援助改为双向支持框架。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剑平表示,由于金融危机以后的汇率风险尚未消除,美元的走势前景不明,“这些互换协定应该延续。”

  “扩大货币互换规模是一种比较简单易行的做法。”社科院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昨日表示,其象征性意义可以起到提高信心,改变投资者预期的积极作用,而亚洲各国的金融合作正需要这样一个平台。

  《清迈倡议》的主要推动者、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亚洲经济依赖性在加强,“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和可信性与其他国家的反应互相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彼此的信任和合作越来越重要”,而亚洲货币间的合作“不仅带来双边利益,还将给亚洲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益处。”

  但同时专家也称,“《清迈倡议》在制度性安排上仍需更多改善。”何帆认为,把货币互换规模增加一倍,实际上能够发挥的作用并不大,而诸如贷款条件方面的制度修改更加重要。

  譬如,按照《清迈倡议》规定,需要流动性支持的国家能够立即得到双边协议10%的短期资金支持,剩下的90%要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助项目挂钩。这极大地限制了受援助国家短期内的资金援助,降低了互换协议防御投机资本冲击的能力,而对防止危机扩散来说可能有心无力。

  因此何帆认为,“货币互换协议应该朝着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逐步脱钩的方向发展,而此前日本所倡导的成立亚洲货币基金将是更高程度、更富效率的机制。”

  另外,日本央行行长福井俊彦还透露,三国央行行长还在货币政策方面进行了商谈,并表示会谈机制将在今后保持下来。但是,人民币汇率改革和外汇储备等热点问题并未进入本次会谈的议程。

  相关链接

  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后,亚洲国家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通过加强区域货币金融合作达到防范区域性金融危机之目的。2000年5月,中国、日本、韩国与东盟(简称“10+3”)在泰国的清迈达成了《清迈倡议》,在探讨如何有效地集体防范金融危机、促进区域金融稳定与合作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今后东亚进一步发展货币金融合作奠定了基础。此后,“10+3”成员国按《清迈倡议》确立的原则框架,先后签署了16项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总规模达275亿美元(截至2003年12月末)。虽然这样规模的金融资源相对于该地区巨额的外汇储备仍微不足道,但其对推进东亚国家共同的政治经济战略利益的意义及所体现的“互信、互助与互进”的精神却远超过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本身。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货币互换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