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增长模式是否改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 01:16 中华工商时报 | ||||||||
□本报特约记者 路虎 中国汇率改革话题引发专家激烈争论 中国应该实行浮动的汇率机制的呼声,最近在国际上一直是一个热闹的话题。但解决中国汇率问题的关键何在?目前,各种汇改方案在专家中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金融专家指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影响大 专家们在讨论人民币是否升值的各种方案的时候,共同的担心是升值幅度太小无济于事,不能起到化解外部压力的作用;而如果升值幅度太大,比如超过10%,则对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出口造成较大的影响,会导致大量失业,以至危及社会的稳定。 而24日国际经合组织下调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的报告,更是加剧了这种担忧。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减缓,世界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也自然会减弱。如果此时人民币大幅升值,中国的出口所将受到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改变出口导向增长模式 正在美国的中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张礼卿,日前在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时,谈到了汇率改革的问题。他认为,中国现行的汇率政策是建立在以出口为导向、以寻求外资为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上。如果这个增长模式不改变,汇率问题就难以得到长远的解决。 张礼卿说:“在过去的20年里,沿海地区的发展是循着一条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道路在走。必须承认,这20年,这个模式对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为出口在这个阶段是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但经过了20年发展,是不是还要坚持这样一种战略,我觉得是需要研究的。” 张礼卿刚刚结束了在华盛顿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工作,准备前往美国著名学府哥伦比亚大学作访问学者。张礼卿指出,这种战略发展到现在,正在给中国经济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个战略鼓励出口、追求扩大外国直接投资,这跟稳定汇率是直接冲突的,本身就给人民币升值带来长期的压力。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接近80%,年底外汇储备就可能突破8000亿美元,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一。随着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与自己的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在大量增加,造成中国外部出口环境恶化。 张礼卿认为,这些迹象显示,中国经济失衡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但这位中国经济学家补充说,更重要的失衡还在于国内。出口带来的好处主要为沿海地区所得,内地和西部收益很少。如果不改变这种战略,沿海与内地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张礼卿认为,中国应当尽快调整这种发展战略。他说:“我个人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应当调整当前的经济发展战略,要相对内向化一些。这牵涉到一个需求结构的调整,也就是要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有两种途径,一是扩大投资,二是扩大消费。目前投资剩余的空间不大,主要应该提高消费。同时要适度减少对出口的刺激和鼓励,取消对外资的税收优惠,把内资与外资纳入同一个税收轨道。 改变发展战略不见得奏效 但加拿大学者、中国金融问题专家徐滇庆教授则认为,扩大内需应当缓行。徐滇庆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金融学教授。他表示,能够改变外向战略当然很理想,但是内需的提升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如果急于改变,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将有夭折的危险。 徐滇庆说:“中国国内的市场现在非常繁荣,大量的衣服、鞋子几乎都在打折出售,市场如此饱和,巨大的生产能力就必须寻找出路。如果改变这个策略,那么中国不知道还要有几千万人失业或下岗。” 徐滇庆指出,当年亚洲的四小龙从一个人均收入很低的国家和地区,成长为中等或高等人均收入的国家和地区,靠的就是发展对外贸易。为什么这几个国家都是通过出口达到致富的目的呢?就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国内需求无法支持生产的发展。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的加工厂,具有巨大的生产能力,远远超过了内需的容量。如果改变外向发展战略,后果将非常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