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2005中国经济高峰会 > 正文
 

西部开发:已有突破 未竟事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9日 16:25 21世纪经济报道

  不可低估的“均衡势力”

  因地缘和历史之故,中国经济发展至今,大致可简单地分割为三大区域——东部、中部和西部。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中国在寻求平衡的区域经济结构。问题是市场开放存在先后之别,其间隔再短暂,却已然影响到能源、资金和人力,在中国国内的分配与流向——优势资源惯于从西到东的走向。

  当政策和资本试图向东北、中部、西部指引时,这些区域里的中心城市,将会在新一轮城市竞赛中,演变为极其重要的制衡力量。

  西安、成都、重庆是中国西部的三个重要城市,西安是陕西省省会,成都是四川省省会,重庆为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同作为西部重要城市,成都的发展水平最高,西安次之,重庆最低。就经济发展后劲而言,西安最强,成都次之,重庆最弱。在1999年之前,三市的发展后劲是下降趋势,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之后,三市的发展后劲都呈现出增强的趋势,可见西部大开发对这几个城市的积极影响。我们还可以看出,三市的二产和三产对经济发展后劲贡献几乎相同,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共同推动三市的经济发展。

  西安:不匹配之扰

  在三个城市中,西安的经济发展后劲最足,得益于二产与三产的强大后劲(西安的第一产业发展后劲最弱)。虽然后劲很足,西安也存在严重问题。西安在历史上,曾是中国甚至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之一,但与西安辉煌历史不相称的是,现在的西安总体实力已经处于35个城市的后列。西安有仅次于北京、上海的科技实力,却并未转化成为与之相应的经济实力,究其根本原因,西安的强大科技实力乃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为形成的,而并非市场的自然需求造就的,结果造成:西安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工业化初期,产品属低水平竞争,对技术需求不高,西安的技术实力在本地无用武之地,外部需求并不在西安本地产生经济效果,而是造成人才和技术的外流。西安的软件业近年发展迅速,但受制于资金匮乏和市场意识的缺失,远未达到与其人才实力相应的水平,实际上是西安根本问题的现实反映。西安现阶段不应落入盲目追求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陷阱,而应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阶段,先完成真正市场意义上的工业化,并以第二产业的发展为核心。对于高科技产业,重点应是如何使外部需求本地化。

  成都:城郊二元性

  成都无论是总体经济发展后劲还是三次产业的发展后劲在三个城市中都属居中水平,弱于西安,强于重庆。成都被称为天府之国,“水旱从人,不知饥谨”,又因居于盆地之中,历来富裕而缺乏创新,休闲产业发达。面对东部咄咄逼人的工业,成都仍缺乏能够逐鹿中原的工业来支撑经济做大做强,主导优势产业不多,聚集能力不强,企业规模小。与重庆一样,成都也存在“大城市,大郊区”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这影响了成都经济潜力的发挥。成都要作西南中心城市,还要在发展工业和加快城市化方面多下功夫。

  重庆:二产失落

  重庆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直辖市,在三个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最低,发展后劲最弱。以重庆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判断,重庆主要是第二产业薄弱,这又与重庆的市情有关。重庆是4个直辖市中最大的,也是农村人口最多的,被称为“大城市,大农村”。重庆由相对发达的特大都市工业经济和落后的山区农村经济组成,二元结构十分突出,城市化水平低与工业发展落后形成恶性循环,造成重庆的经济增长乏力。重要表现便是作为重庆支柱产业之一的摩托车产业,由于技术实力、配套能力不足,在如今国内三大摩托车板块中,重庆板块正在被广东板块和江浙板块所吞噬,在购买力最强的华南片区,重庆摩企几乎没有市场。重庆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提高城市化水平。

  西安、成都、重庆目前不是争论谁是西部龙头的时候,而应思考如何使自己的工业更强大,如何使自己更快地完成工业化,尤其是成都和重庆,更应考虑的是如何合作而非竞争,跳出西部看,成都和重庆的发展水平都不高,争论谁是龙头毫无意义,因为最终是靠实力说话的。

  呼和浩特:开发内源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地处内蒙古“南粮北牧、东林西铁、遍地宝藏”丰富资源的中心地带,本身地域辽阔,矿产和物产资源丰富,是联接中国内地与蒙古国、俄罗斯及东欧各国的桥梁,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257.9万人。2004年全市实现GDP512亿元,人均GDP19666元(本报告采用),经济发展水平在35个城市中居于第17位,排在长春之后、郑州之前;经济发展后劲在III类13个中心城市中排名第1;综合竞争力排名高于厦门,排在III类13个城市的第1位。

  从2000年起,呼和浩特依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共同推动,获得了强大的经济发展后劲。近几年,呼和浩特的GDP增长率维持在20%以上,居35个城市首位。在伊利和蒙牛的带动下,呼和浩特已初步形成中国乳都的规模与优势。但是呼和浩特的经济基数比较小,即便与其他西部城市相比,差距也是比较大的。值得注意的是,呼和浩特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增长都非常快,外商投资也迅速增加,说明呼和浩特经济增长的很大部分是由政府投资和吸引外资增加所引起的。呼和浩特应利用此机会培育内源型经济,以提高自身的持续增长能力。

  乌鲁木齐:中亚市场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是世界上距海洋最远的城市,平均海拔800米,著名的亚洲地理中心就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30公里处。总面积1200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为185.9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177.56万人。2004年全市实现GDP487亿元,人均GDP18721元(本报告采用),经济发展水平在35个城市中居于第20位;经济发展后劲在III类13个中心城市中排名第9;综合竞争力排名高于南昌、低于太原,排在III类13个城市的第3位。

  乌鲁木齐的总体经济发展后劲不强,经济发展更多的是靠第三产业支撑,第二产业的发展后劲不如第三产业,由于农业人口很少,乌鲁木齐的第一产业对经济发展几乎没有贡献。乌鲁木齐地处祖国边陲,工业化的进程是相对独立和封闭的,不利工业发展,因此乌鲁木齐重点立足建设现代化国际商贸城,立足第三产业,以带动经济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占60%以上,第二产业比重仅30%多。这样的产业结构直接导致乌鲁木齐经济发展后劲的缺乏。与其他沿海城市甚至西部城市相比,乌鲁木齐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不是很现实,但若能做好中亚市场这篇文章,发达地区企业在增量发展上有可能青睐乌鲁木齐,但如何解决水资源的短缺仍是难题。

  贵阳:环保命题

  贵阳,贵州省省会,土地总面积804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50.85万。2004年全市实现GDP444亿元,人均GDP11285元(本报告采用),经济发展水平在35个城市中居于第32位,排在银川之后;经济发展后劲在III类13个中心城市中排名第5;综合竞争力排名高于银川、低于合肥,排在III类13个城市的第7位。

  贵阳整体经济发展后劲不强,第二产业对经济发展后劲的贡献要稍高于第三产业。贵阳曾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已形成冶金、机械、化工、食品四大支柱产业。但由于地处西部内陆,存在交通条件不便、资金和技术匮乏、人才资源缺乏等不利因素,经济总量偏小。贵阳的情况与太原有些类似,工业主要是资源工业,要发展这样的高污染工业,必然对环境造成压力,对贵阳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压力,如何解决二者的矛盾是贵阳面临的重要问题。贵阳应利用中国部分地区向重化工业转变的机会,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开拓区域外市场,同时有意识地培育非资源型的产业集聚,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银川:小企业集群

  银川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总面积9170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138万,回族人口35万,银川市在国外被称为“中国穆斯林省首府”。2004年全市实现GDP189亿元,人均GDP11801元(本报告采用),经济发展水平在35个城市中居于第31位,排在合肥之后;经济发展后劲在III类13个中心城市中排名第8;综合竞争力排名高于兰州、低于贵阳,排在III类13个城市的第8位。

  多年来银川的经济发展后劲一直不强。银川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的9%,农业人口多,二三产业的比重低直接影响总体经济实力的增长。工业缺乏支柱行业和大企业的支撑,小企业形成不了集群,因此形成不了经济规模。银川要提高实力,第二产业的发展不能局限于本地市场,应试图建立小企业的集群,以外部市场为主,同时,扩大城市规模,利用城市规模的扩大来增强经济聚集能力。

  兰州:差异轻工业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资源丰富,科技实力相对强大,以重工业为主,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308万人。2004年全市实现GDP504.65亿元,人均GDP15248元(本报告采用),经济发展水平在35个城市中居于第27位;经济发展后劲在III类13个中心城市中排名第11;综合竞争力排名高于昆明、低于银川,排在III类13个城市的第9位。

  由图1、2可以看出,共同推动兰州经济发展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后劲都不强,其中第二产业更是弱于第三产业。近几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兰州发展迅速,但仍然位于全国的后列。在计划经济时代,兰州曾经历过第二产业居绝对主导地位的人为工业化时期,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确立,第二产业比重降了下来。但第二产业主导行业不突出,国有企业多,而且多属粗放型,污染严重。由于工业以重工业为主,这两年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因素,包括电价上升、运输能力不足、原材料涨价和资金缺乏。鉴于兰州重新回归到正常的工业化初期阶段,在想办法提高重工业效益的同时,要主动培育轻工业的特色产业集群。

  昆明:谋定东盟

  昆明,云南省省会,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云贵高原中部,城区海拔1891米。全市总面积2111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04万。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著名的“春城”。2004年全市实现GDP942亿元,人均GDP15640元(本报告采用),经济发展水平在35个城市中居于第25位;经济发展后劲在III类13个中心城市中排名第12;综合竞争力排名高于西宁、低于兰州,排在III类13个城市的第10位。

  昆明整体经济发展后劲较弱,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贡献几乎相同,但第二产业的发展后劲明显弱于第三产业。昆明是“春城”,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神奇的自然风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更是大大提高了昆明的知名度,昆明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旅游城市被认知的。昆明的经济规模不大,发展速度慢,企业小,没有发达的产业聚集,虽然地处中国西南,具有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区位优势,在未来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占尽地利,但以昆明目前的经济状况和工业实力,难以将其利益更多截留和转化,以旅游、会展为主的第三产业在工业化初期是无法促进昆明的经济更快发展的,昆明应利用区位优势,把更多注意力放到如何使会展业转化为市场,从而转化为工业生产能力上来,像广交会那样,带动第二产业的发展。

  西宁:特色缺位

  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是青藏高原200多万平方公里、近千万人口的区域内唯一的一座超百万人口的大型城市,市区平均海拔2275米,总面积35000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207万。2004年全市实现GDP175亿元,人均GDP8443元(本报告采用),经济发展水平在35个城市中居于最后一位;经济发展后劲在III类13个中心城市中排名第4;综合竞争力排名高于海口、低于昆明,排在III类13个城市的第11位。

  西宁整体经济发展后劲薄弱,虽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贡献不相上下,但近两年第二产业比第三产业的发展后劲更足。由于地广人稀,西宁的聚集力和影响力都很小,经济实力不强,支柱工业也很弱小,对外经济联系不多,经济发展缺乏外力的推动。困扰西宁的最大问题是没有自己的特色产业,以前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跟在别人后面走,结果所有产业都没有竞争力。如何培育自己的特色工业,是西宁加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南宁:打通外延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以及东南亚经济圈的连接点,环境优美,绿化覆盖率居全国前列,总面积22293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686万。2004年全市实现GDP589亿元,人均GDP8582元(本报告采用),经济发展水平在35个城市中居于第34位;经济发展后劲在III类13个中心城市中排名第10;综合竞争力排名低于海口,排在III类13个城市的最后一位。

  南宁的经济发展主要靠第三产业推动,第二产业贡献不多且后劲不如第三产业。南宁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沿江沿海又沿边,是西南地区出海的大通道,然而这种区位优势并未转化成经济优势,重要原因之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在省内,没有延伸到省外,无法接受广东的辐射,也无法为其他省提供更多的服务。虽然成了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但工业比重小,第三产业比重大,很难将这种优势转化为工业生产能力,获得的利益不多,缺乏工业基础支撑的经济后劲不足。南宁最紧迫的问题是尽快与其他省区打通,将更多的关注给予工业。

  海口:工业上阵

  海口,海南省省会,地处海南岛北部,隔18海里与广东省海安镇相望,毗邻港澳台、东南亚,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人口少,经济规模小,科技文化实力落后。全市土地面积2304.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1.03万人。2004年全市实现GDP253.01亿元,人均GDP14795元(本报告采用),经济发展水平在35个城市中居于第28位,排在兰州之后、西安之前;经济发展后劲在III类13个中心城市中排名第13;综合竞争力排名高于南宁、低于西宁,排在III类13个城市的第12位。

  海口的经济发展后劲多年来一直增长缓慢,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主要是第三产业支撑经济发展,但第二产业有后劲增强的趋势。旅游业是海口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旺丁不旺财”的问题,困扰着海口,同时,近年来三亚的崛起,也削弱了海口作为海南省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甚至海口旅游业也受到影响。靠第三产业支撑的海口经济,增长乏力,若想增强海口的经济发展后劲,必须改变海口工业极其弱小的现状。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