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国GDP增长与宏观调控 > 正文
 

净出口对GDP贡献率呈下降趋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9日 09:18 《财经时报》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执笔:张峰

  2005年前4个月,中国进出口贸易总值达到4149.2亿美元,增长23.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4.7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回落12.4个百分点。其中,外贸出口延续了2004年快速增长的态势,今年1-4月出口增长34%,增幅与去年同期的34%和去年全年的35.4%基本持平,其中3、4月份当月分别增长32.8%和31.9%,比1-2月累计增速回落3.4和4.3个百分点。

  在国内投资增速回落、部分产品国内产量增加、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口增长速度出现明显下滑。今年1-2月进口增长速度进一步回落到8.3%,特别是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出口呈现负增长,增速为-5%。3、4月份进口增速明显回升,当月进口分别增长18.6%和16.2%。1-4月进口1968.7亿美元,增长13.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9.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减少22.7个百分点。从产品来看,由于近期国内汽车市场相对饱和,国内外钢材市场价格相对差异难以出现根本性扭转,汽车、钢材等大宗商品的进口增速明显降低。

  前4个月,中国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11.7亿美元,而上年同期出现贸易逆差107.6亿美元,贸易顺差创造了10多年来同期的月度新高,净出口成为拉动经济高位运行的主要新增因素。

  从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出口高速增长,进口止跌回升,加工贸易进出两旺。前4个月,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9.6%,增幅同比提高21.9个百分点;进口增长5.6%,增幅同比下降35.7个百分点,但与前两个月下降1.7%相比,呈现明显反弹势头。

  一般贸易出口增长加快,主要是由于近几年国内产能扩张较快的钢铁、电解铝、煤、焦炭、水泥等产品出口大量增加。一般贸易进口的走势,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人民币汇率和进口商品价格变动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一般贸易进口增幅的下滑,应是国内需求的降温与进口成本抬升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前,抑制进口增速主要是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以及国际市场价格的居高不下。随着经济结构过热的逐步缓解,中国经济进入平稳运行,国内需求将带动进口增长逐步回升。同时,巨大的加工贸易规模,进口刚性越来越大,已成为进口增长的长期因素。

  另外,预计二季度贸易摩擦影响将导致中国出口增长有所减缓。综合分析,预计二季度出口增长30%左右,低于上年同期6.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4.9个百分点;进口增长20%左右,比上年回落22.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7.8个百分点。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顺差,但顺差规模缩小到163亿美元,而上年二季度为贸易顺差17亿美元,相对于一季度贸易顺差165.8亿美元(上年一季度出现贸易逆差84.4亿美元),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比一季度有所下降。

  国际收支不平衡 成为宏观调控难题

  当前,经济运行中最大的风险是外需过快增长。在现行外汇形成机制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共同作用下,贸易顺差屡创新高,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比前几年明显增强。一方面,贸易顺差过大不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会使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强,国际贸易磨擦也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内需降温后,净出口增大可能使GDP增速居高不下。中国应该是一个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大国,外需比重不宜过大,否则外需波动容易造成经济大起大落。

  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成为宏观调控面临的突出难题。要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必须改变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状况,恢复经济增长、物价、就业和国际收支之间的内在均衡关系。而如何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选择什么样的时机和方式,是一个需要慎重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目前,中国工业化还处在初级阶段,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主要靠低劳动成本来获得价格优势。对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判断汇率是否合适的主要标准是国内经济状况,关键是看国内经济在这种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下的运行状况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使要调整汇率,也要进一步观察美元走势的变动情况。权衡利弊,目前人民币不宜大幅升值,人民币汇率应保持相对稳定。与此同时,对来自国外的压力和呼吁不能完全置若罔闻,建议加快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出口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