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国企改革绝非大卖大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 18:48 上海国资

  程恩富/文

  导读:一味宣传民营化,认为卖国有企业就是产权改革的大方向,这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中国经济改革的尖端问题——产权改革,是中国当前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不协调的总根源之一。

  在郎咸平教授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学术界已经进行了大量讨论,他讲的问题实际上是“公开的秘密”。郎教授讲了三个案例,其实类似的案例到处都是,只是他的案例引发了争论,于是大家开始探讨为什么会普遍出现这些问题,我们的改革应该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发展,还是向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方向发展?后来,讨论变成了对立的两种意见,在利益问题上,中间派还是比较少的。

  应当看到,在支持郎咸平和反对新自由主义式大卖大送公共财产的学者中,不仅有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而且还有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例如,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秦辉认为,对盈利的大型国企实行靓女先嫁的MBO是不对的,没有一个国家搞私有化像中国这样,把全体人民的资产主要送给现在一些在位的企业负责人。

  国有资产是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千百万干部、知识分子、工人经历了过去长期的低工资,农民做出了极大的牺牲,目标都是为了发展全民所有制经济,使国家的整体实力能够快速上升。即便现在要处理国有资产,也涉及到一个公正的问题,而恰恰在这一点上,很多地方都没有做好。有一阵子甚至突然刮风: 国有企业赶快卖、赶快送,彻底卖、彻底送。有的地区搞国企改制,一家企业原本有七、八千万的资产,结果评估下来只有一两千万,然后就卖了,这就是社会上通常说的“空手套白狼”,这样的改制极不合理,一是评估价格实在太低,二是企业负责人等于没花钱就得到了企业的产权。

  中国政法大学的杨帆教授也指出,不能把管理问题简单地归咎于所有制问题,纳入私有化万能的轨道,对经营不善的经理不但不惩处,还要把股份送给他,这是极不正常的。日前有报道说,吉林准备对搞亏国企的负责人实行撤职,其实早该实行了,但报纸却把它当成新闻报道。

  对于国企改制的大卖大送,网民的反映如何呢?截止去年9月20日21:47时,新浪网调查的90580人,认为郎咸平分析精辟、一针见血的占90.66%,认为是否有理尚待检验的占6.56%,认为郎咸平毫无依据、纯属猜测的占2.78%。截止同一时间,搜狐网财经频道“如何看待郎咸平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调查,支持郎咸平的占85.77%,认为郎咸平一针见血的分析可能会招致报复的占9.55%,认为国资流失与我无关的占4.67%,可见,九成的网民支持郎咸平,社会对“大卖大送”痛恨之深可想而知。在这个问题上,以中青年为主的网民的态度,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态度,履行“三个代表”,建设和谐社会,我们不能不考虑这些意见。

  胡鞍钢也曾撰文指出,1995年前的改制对工人来说基本还是“双赢”,1995年以后,尤其是1997年后的改制,工人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因此需要纠正这个问题。

  广大人民和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应当继续推行实质性改革,但另一派主张民营化即私有化,国资监管部门的不少人也基本倾向于后者,所以,现在争论依旧在持续。但我认为,按照现实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私有化程度越高,社会就越不和谐。

  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是,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制占主体的市场经济。公有制可以比私有制更好地与市场经济实行结合,现在的问题是操作失误,又用失误来否定“公有制高绩效论”。产权改革和企业管理是有联系的两个方面,并不是产权改革后企业就搞好了。企业管理和产权问题都是重要的,关键是要施行党政问责制,特别是对国有资产的管理部门实行问责制,采用引咎辞职的制度。中央要像抓“非典”那样抓国企改革,这项工作肯定可以搞好。

  改革以来,我们没有采取这样的政策,而采取的某些政策则有严重的问题。比如制定政策的部门认为“国资控股公司的主要负责人的基本年薪是8万、10万、12万”,我当时就指出,如果把企业搞亏了,还是这个标准吗?把国企搞亏损了,给2万维持基本生活就已经很好了。北京有位经济学家说,过去是好人掌权没搞好,现在有的部门是笨蛋掌权,接着选了一个坏蛋经营国有企业,这样怎么可能搞好国有企业呢?所以,要立即实行市场化招聘国企主要代理人和经营者,并尽快推广个人财产风险抵押制,政资分离,企业内部要严格推行行政一元化的法人治理结构。

  现在有些人有意把国有企业搞亏损,然后国企就可以顺利地成为个人的企业。去年5月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讲课时就谈到,从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分析,不少地区大卖公有企业,再过几年,私有制企业所占比重将过半,中国将进入半资本主义半社会主义社会。有人认为,可能再过几年,我们会走上原苏联东欧已经实现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条道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社会将成为空话。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海派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