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港币短期内收敛 热钱可能流入H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 14:04 国际先驱导报 | ||||||||
国际先驱导报驻香港记者 王健平 报道 香港金管局的三项政策得到了各界认可。但有专家认为,尽管在新措施下直接买港元并期望它能随人民币升值似乎已无成功的希望,但在香港投机人民币升值仍有其他的工具。 炒作港币短期内收敛
业内专家指出,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之下,很多游资进入香港金融市场,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提升了市场对港元升值的预期。香港金管局的这一动作意义在于表明其捍卫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的决心。 还有有专家认为,香港金管局的这一动作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动作有异曲同工之处。当时香港金管局为了维持港元不贬值而入市干预,而此时则是在近期乃至中期为了维持港元不升值而入市干预。 香港金管局专家格林伍德介绍,为港元设上限的惟一目的就是,在投机性资金因人民币升值预期而涌入时,确保香港的利率能够更快地回到正常水平。 国泰君安(香港)机构客户部副总裁张鸿说,金管局之前主要担心在港资金过于充裕,可能导致通胀、资产泡沫,及日后人民币升值、利率环境突变时,会使香港遭受利率飙升、港股急挫的震荡。在金管局看来,香港市场的短期波动不可避免,如果晚动手则有可能引发更大的市场震荡。 张鸿分析指出,在双向兑换保证中,金管局以1:7.85的水平卖出美元买入港币,比原有的1:7.80提高了0.05,这在短期内可使炒作港币活动有所收敛。另外,扩宽波幅有利于诱使市场自行作出套息活动,比如说在热钱流入香港时,市场会自动卖出港币,降低港汇面临的上升压力。 港币仍有替代效应 根据金管局的观点,希望通过这些新措施能减少港元被用作投机人民币升值的工具。中银香港高级研究员戴道华指出,应该说在市场预期人民币会有相当升值幅度的情况下,香港反而引入7.75的港元兑换上限,以限制港元升值幅度,无疑是想向市场传达一个信息:即无论人民币如何升值,港元作为独立的货币不会受其影响。这一点是颇为清晰的,但是否能有效令资金放弃在香港炒作人民币升值就仍需在执行中进行观察。 戴道华认为,尽管在新措施下直接买港元并期望它能随人民币升值似乎已无成功的希望,但在香港投机人民币升值仍有其他的工具,例如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股份。如果资金认定人民币升值会有利于这些企业的话,仍会刺激资金流入香港购买H股(没有资本管制,有更好的流动性),那么仍会产生对港元的大量需求。因此要完全去除港元的替代效应除非把内地、香港经贸关系完全割裂才行,而这在两地经济日益紧密融合的大趋势下这无疑是实现不了的。 任志刚则在金管局网站“观点”栏目中发表评论指出,买入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可以消除有关港币汇率可转强程度的不明朗情况,因此应能提高流入及流出香港的资金对港币与美元息差的敏感度。至目前为止,市场对优化措施的反应平静而且正面。“我深信只要有关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仍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就继续会有庞大的资金流入及流出香港,也可能会有其他震荡,引起类似的资金流动。不过,凭借最新推出的优化联系汇率制度的措施,我们会比过去更能有效应付这些震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