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专家称港京沪深四地国际金融中心分工雏形初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 03:21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冉学东 发自北京

  5月24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的一场以“如何打造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上,参与对话的业内资深人士和金融专家认为,香港、北京、上海和深圳四地在金融服务方面已经出现了分工的雏形,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可能是这些城市分工协作的局面。

  中银香港董事总经理曹远征认为,香港、北京、上海和深圳四个城市已经初步显现了精细分工的雏形:如上海主要发展中等以上公司股票的交易中心;深圳主要发展中小企业板;而香港则体现出一个容纳大型公司股票上市的交易中心,北京是一个大的商业银行和金融决策的中心。

  他认为,香港之所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原因就是内地的经济发展加大了对资金的需求,内地不能满足这些需求,企业就到海外去筹资,香港因此成为一个资金的管道,从而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内地,上海和深圳以及作为金融决策中心的北京现在都有可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敏感地看到了港京沪深四地在国际金融中心问题上的竞争,他提出疑问,都是中国的城市,它们的竞争是不是一件好事?集中精力提高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否对中国更有利?

  纳什认为,如果在中国出现多个金融中心竞争的局面,他认为各自应该把重心集中在一个方面,不同的市场有所分工,如某个地方可以发展债券,某个地方就发展股票。

  曹远征同意纳什的看法,“金融中心应该有分工,一个国家不可能出现功能完全相同的几个国际金融中心。”他说,现在伦敦就主要发展债务市场;而纽约主要是股票市场;他还认为功能完全可以细分,如期货、信贷市场等。

  “香港和深圳应该共同发展共同奋斗,而北京在资产管理和保险方面也很有特色,今后要在走出去方面多下工夫。”海陆国际律师事务所中国业务部主管、全国人大代表温嘉旋说。

  他回顾了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和经验:首先香港的各种设备完备;其次有比较充足的国际人才和本地人才,这些人才具备比较好的法律和金融技术;再次发达的信息流通;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完善的国际化的法律法规和律师队伍。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陈家强明确了国际金融中心的概念,他说,国际金融中心服务对象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国家和城市的投资者,而应该是全球的投资者。中国要建立自己的国际金融中心,首先要有很多的融资市场,要发展自己的资本市场,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城市一定要在法规建设方面国际化。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曹远征最后把金融和经济关系比作皮和毛的关系,只要经济发展了,如果哪个城市有完备的机构、能够提供完善的服务,有完善的国际化的法律法规,就有竞争优势,就会自然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目前这四个地方都具备一定的条件,但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还需假以时日。”他还预测,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整个中国可能成为一个国际金融活动中心,而不是某个城市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国际金融中心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