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汇改渐行渐近 配套措施频出技术准备提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 08:50 中国证券报 | ||||||||
中国日前决定上调纺织品出口关税,分析人士认为,其更深的寓意在于为汇率机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高层人士有关人民币汇率的表态从未有过如此密集。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会见美国商会代表团时表示,中国将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财富》论坛上对境内外记者说,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方向是坚定的,但不会仓促出台。 此前,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则强调,中国的汇率改革并不是在外部压力下进行的。 细心的人们已经注意到,与高层人士的表态同样密集的,是中国政府为汇率机制改革而推出的一系列“铺路”举措。 由此看来,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渐行渐近。 配套措施频出 专家指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需有相应的政策配套,选择市场升值预期平和的时机推出,才能获得最优效果。相关监管部门近日接连打出了一套与汇率改革相关的“组合拳”:自今年6月1日起大幅上调纺织品出口关税;扩大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范围,增加今年度境外投资购汇总额度;上调境内美元小额存款利率;联合香港金管局优化联系汇率制度,等等。这些措施无一不旨在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分析人士认为,上调出口关税无疑将使中国出口增长放缓,减少经常项目盈余,从而有助于缓和贸易磨擦,起到为人民币升值减压的作用。由于征收出口关税和提高人民币汇率水平对中国出口将产生类似的效果,可以认为,此举是为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调整“投石问路”。 而扩大境外投资试点、放宽内地企业对外投资用汇限制,是国家外汇局近年来“为人民币升值减压”、多管齐下疏通资本流出渠道系列措施的延伸。美元境内存款利率上调则可视为一种信号,意在带给市场一个持续上调的预期,从而减少美元兑换人民币的交易,弱化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香港金管局日前推出的三项优化联系汇率制度的措施,同样旨在迫使押宝人民币升值的国际游资尽快远离中国,从而为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创造条件。 技术准备提速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与中国金融机构加速改革并行的,是金融市场基础建设的提速。全国银行间市场举措频仍:允许国际开发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批准首家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市场、外汇交易中心开办8币种外币买卖业务等。这些措施都将有助于建立有效的外汇市场,并提供防范汇率改革风险的手段和机制,它们无疑是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的重要技术条件。 市场人士尤其对8币种外币买卖的推出给予了特别关注。因为此举增加了企业和个人外汇投资理财的渠道,丰富了规避外汇风险的手段,可望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提供一个试验平台。 更重要的是,此次外币买卖业务采用的国际通行的“做市商”制度,则可为美元/人民币做市商制度的推出做铺垫。正如专家所说,外汇与外汇之间的交易,能够给将来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交易提供经验。这是在为汇率改革做技术和操作方面的准备。 有学者甚至猜测,央行很有可能通过银行间市场开办外币买卖这一交易平台,花上一段时间来调整外汇储备中的货币比例,实现多种货币、比例货币的多元化储备结构,从而规避人民币汇率改革可能带来的美元储备资产缩水的风险。 谋划改革时机 分析人士指出,制约人民币汇率改革方案推出的主要障碍是,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过高。政府担心在预期强烈的背景下推出这项改革,可能加剧市场对升值的预期,使人民币汇率被严重高估。而随着上述一系列“为人民币减压”措施的出台,以及技术准备的逐步到位,则可以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时机渐行渐近。 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经济学家巴瑞·艾欣格林对29个放弃固定汇率制度、选择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的国家进行的比较研究发现,其中23个国家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伴随着金融危机。这当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太迟退出固定汇率制度,等到金融市场的变动迫使政府不得不转换时,往往也等来了危机。所以,积极主动选择适当的改革时机非常重要。 权威专家分析,按国际经验,成功转换时机的选择主要应考虑这样几个因素:其一,选择货币处于“强势”处境、存在汇率升值压力时进行,而不是在市场力量已明显地意识到汇率的脆弱性,以及投机者认为攻击时机比较成熟的时候;其二,选择货币没有贬值压力,国内有净资本流入的时机;其三,需要谨慎的头寸管理及提供有效的规避风险工具。 据此,专家认为,目前中国汇率机制的改革已逐渐具备有利条件。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有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持续的对外贸易发展动力,以及外国直接投资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更重要的是,中国有良好的经济基本面和经济增长预期。 (作者:于力 郭凤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