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动苏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2日 12:01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周 扬 南京报道 5月16日,宿迁,江苏省工商产业转移项目对接会议;5月8日,徐州,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研讨会;4月1日,盐城,加快苏北振兴推进区域共同发展工作会议。
最近这两个月,江苏在苏北的三个城市接连召开了三次会议,主题词均是“苏北振兴”。而4月1日的苏北振兴会议可以说规模空前,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或市长,苏北28个县(市、区)的书记、县长全部到会。 苏南与苏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一直是江苏这个中国重要经济省份的最大心病,省委书记李源潮把这样一句话经常挂在嘴边:“江苏实现全面小康,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苏北。要继续举全省之力支持苏北加快发展。” 举全省之力并非空谈:在整个江苏,无论是省财政转移支付,还是南北产业转移,都是省政府给予苏北的“特殊待遇”,那么苏北振兴还缺少什么? 南北挂钩 家在无锡的尤文科现在是徐州铜山县县委副书记,每周五他总要回一趟家,到下周一再返回铜山工作,如此至今已一年有余。 从2003年上半年开始,尤文科和无锡另外5名干部赴徐州市下辖的6个县(区)挂职担任副职。因为苏北的徐州市和苏南的无锡市属于省政府确定的南北挂钩帮扶城市,这样的干部交流从2001年就已经开始。 徐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的洪逸鹏处长告诉记者,从2005年5月起,徐州开始启动苏南苏北公务员对口培训工作,徐州市首期“科级公务员行政能力培训班”将组织40名学员赴无锡对口培训,培训对象主要是乡镇科级公务员,培训专题为乡镇经济、招商引资、行政管理等。 类似徐州-无锡这样的南北挂钩结对城市,在江苏还有4对:宿迁-苏州,盐城-常州,淮安-南京,连云港-镇江,苏北的官员到苏南学习招商引资、政府管理;苏南的干部到苏北了解民情,帮助当地招商引资。 干部交流仅仅是南北挂钩的一个内容,据江苏省发改委苏北发展办公室(下称“苏北办”)副主任黄建东介绍,通过南北城市挂钩,要实现苏南产业向苏北的转移以及苏北劳动力的南下输出。 苏北办提供的资料显示,2004年南北挂钩对口市之间产业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173个,总投资65.7亿元。同时,苏南地区在2004年新增吸纳苏北地区劳动力31.2万人,对口挂钩交流16.06万人。南北互派干部176名,其中苏南向苏北选派干部86名。 5月16日在宿迁召开的江苏省工商产业转移项目对接会议上,江苏省常务副省长蒋定之这样总结几年来的南北产业转移:“苏北地区要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土地、劳动力等相对优势,把这些优势作为推进南北产业转移主要抓手,靠优势吸引资本、吸引项目、吸引产业。要把推进产业转移的着力点,放在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和壮大上。” 而对于苏南而言,要“鼓励苏南等发达地区的产业,通过整体搬迁、扩大规模、投资新建、参股控股、兼并收购、建立生产加工点和生产基地等方式向苏北转移、扩张。要充分利用苏南等发达地区企业的技术、资金、管理优势,推进苏北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增强苏北企业的竞争能力。” 奔赴苏北挂职的尤文科们,为苏北当地吸引苏南投资起了牵线搭桥的作用。2004年,徐州铜山县与尤文科的老家无锡市举行了项目建设恳谈会,签订6项投资协议,并吸引无锡多个项目落户铜山。 沉重的翅膀 与1990年代的苏北相比,现在的苏北五市经济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放眼江苏全省,苏北的落后仍显而易见。苏北地区土地面积超过全省的一半,人口数量接近全省的一半,但GDP总量只占全省的1/5,人均GDP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1/2。 “谈苏北的振兴,首先要看清苏北落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拖住了苏北起飞的后腿。”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苏北问题专家叶克林对记者分析,“这其中既有经济的因素,同样有非经济的因素,比如重仕文化和官本位意识相当浓厚,可以说是苏北起飞所背负的沉重的翅膀,而后者甚至更为关键。” 叶克林研究员于2001年8月至2002年3月间在淮安市进行市直国有企业的问卷调查,涉及市属5大支柱行业的大部分企业,发放问卷750份,调查对象是这些企业中的技术人员,他们的平均月收入仅仅在600元上下。访谈中,这些苏北国企的技术人员反映,在当时的淮安地区,从事技术工作的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常会被瞧不起,工资待遇相比于政府官员要差得多”。 一些企业家在调查中也表示,“从商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据叶回忆,包括很多中学教师在内都想离开当地另谋出路,或者认为只有进入政府做公差才是正途。 近十年之内,苏北地区出现的高考状元占了江苏省的大多数,可惜的是,这些状元们大多离开家乡去大城市谋求发展。 技术工人待遇差,从商者地位低,本地学子离乡背井——苏北工业化所需要的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 据叶克林回忆,现任宿迁市委书记仇和曾经在一次企业家大会上感慨,“推动宿迁工业经济,如果要选出合适的局长可以抓一大把,要选合适的企业家却是难上加难。” “而苏北地区的重仕文化和官本位意识造就了苏北政府曾经的低效率和人浮于事。”曾在苏北地区蹲点调研多年的叶克林说。 常州市计委负责南北挂钩工作的常-盐合作办副主任俞建初向记者讲述了工作中的故事:有一家苏南企业想到苏北去开发,意向签了好几个月没有动静,后来由苏南政府陪同去苏北找了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其实,项目就卡在规划部门,说要按程序进行。一番努力之后,这家苏南企业接到通知说规划已经同意了,书面答复意见已经寄出。但苦等几个月,企业依旧没有收到书面答复。最后一查,发现这份书面答复意见锁在规划局一个科员办公桌里20多天了,理由是,他没有该企业的电话号码。“这样的事发生在苏南,这个科员可能要换岗位,但在苏北,这件事可能就比较普遍。”俞建初说。 类似的例子在曾经的苏北有很多,影响苏北发展的“非经济翅膀”越来越沉重,苏北有句民谣:“上面放,下面望,中间倒插‘顶门杠’。”上面好不容易放开的政策思想,总是在一层一级的“传达、落实”中渐念渐远,有时为了保住“铁交椅”、“铁饭碗”甚至念错念歪,由此发生了宿迁市委书记仇和所说的“中层梗阻,基层板结”的现象。 所幸的是,相应的变革已经在苏北出现: 从2003年开始,苏北五市发起了“清除中梗阻、改善软环境”的大讨论,“梗阻”在人,“顶门杠”也在人;败事在人,同理,成事也在人。对于机关衙门作风的整治使整个苏北的经济软环境有了一定改善。“先换脑再换人”的改革在苏北已蔚然成风。宿迁市甚至引进苏州创元集团的董事长葛维玲担任副市长,希望吸收企业的管理经验为政府所用。 尽管“有很多做实事的苏南官员为苏北官场带来了新的观念,”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苏北官员告诉记者,“但是沉淀已久的官本位传统在苏北并不能短期改善。” 苏北的未来之路 近代上是灾区、解放前是战区、解放后是农区的苏北因为集体经济底子薄,乡镇工业基础差而普遍感叹“苏南模式”好看而不好学,究竟是照搬苏南模式抑或温州模式,还是寻求一条独特的苏北产业发展路径,常常是政府及其智囊左右为难的问题。 在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葛守昆看来,解决经济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问题,对于整个中国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现在的鲁西南、浙西和粤北似乎与苏北的情形相似,而苏南与温州在短缺经济背景下的崛起条件如今已一去不返。从整个中国的范围来看,西部的落后与中部的塌陷都需要一条创新的产业发展路径。因此,苏北的产业选择与变革并不仅仅是江苏的实验。 5月8日,在徐州市召开的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研讨会,省委书记李源潮、省长梁保华与近百名经济学者、专家一起研究商讨发展大计。江苏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三沿”发展战略已经确定。 从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作为中国东西交通大动脉的陇海铁路,在进入徐州境内后自西向东依次穿越徐州市区、铜山县、邳州市、新沂市、东海县和连云港市区,这就是正在建设中的沿东陇海线产业带。 按照《江苏省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总体规划》的表述:东陇海产业密集带依托市、县八个重点开发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形成资源加工、机械、化工、医药四大产业集群。 叶克林研究员就此分析,苏北产业发展的基础平台已经建立,苏北的比较优势在于: 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具备了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苏北不能一味强调高新技术的发展,而逾越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过程。现在的苏北,需要对农村剩余劳动进行大规模的培训使之成为熟练的工业化劳动者,这与苏北的城市化进程同样密切相关。 其次,苏北的交通条件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善,这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配置创造了条件。江阴大桥、润扬大桥以及建设中的苏通大桥都为苏南向苏北的产业梯度转移提供了便利。 第三,苏北工业化起步的成本相对较低。可以经由“农业的工业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重化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这样的发展路径,相对于苏南而言,苏北的产业结构远没有达到“偏重”的水平。 叶克林还建议,苏北应当实行复合型的产业政策,将工业化的几个阶段同时推进。 而葛守昆建议,民资与外资两条腿走路在未来的苏北不可偏废,而政府自上而下、民间自下而上的变革也需要齐头并举。 政府引导的苏南苏北城市挂钩现在已经显示成效,来自苏北办的消息说,江苏省的南北产业转移专项基金已经建立。“江苏强势政府的作用可以在苏北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苏北的产业创新同样需要制度创新,”而叶克林建议,“在苏北经济较发达的县率先实行省管县的财政改革试点,将有助于苏北新兴工业城市的自主创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