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500年的重庆汉正街:正在消失的历史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8日 14:4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符定伟 武汉报道

  正是时候

  从来来往往的人群里走出来时,王仁昌很平静。汉正街的招牌依然横在半空中,街口的喧闹依旧。

  但这些与他的关系已不大,或者说他正在被遗忘——这条闻名国内外的大街,在其网站上说王仁昌是活跃于汉正街的风云人物,时间止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

  现在他是小说家

  《祭坛》是他正在写的小说的名称。一如他的前两部小说一样,述说的故事发生于汉正街,故事的人物均与他相关:他的弟弟王仁忠,当然还有他的父亲。

  过去的20多年,满是王仁昌的欢乐与痛苦。但于一条有500年历史的街道来说,他的经历短促且可以忽略不计,尽管人们认为有过一个称为王仁昌的时代。

  1981年他获释回到汉正街。当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过,头脑聪明的王仁昌立即抓住机遇,用借来的260元钱,在汉正街重新开始了父亲的商海生涯。父亲王裕卿是一位商人,曾在汉正街经营“王润记纱号”。

  以这种倒买倒卖的方式,王仁昌很快成为汉正街的富翁之一,但是让人们广为记忆的并非他的财富。1989年,小说《风流巨贾》问世。1990年,小说被武汉电视台改编拍摄成8集电视连续剧《汉正街》。

  王仁昌以个体户描写个体经济发展的经历立足于文坛,当然众多的评论者认为,他的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身份,而不是因为叙事的功底。

  商人王仁昌失势时也正是小说家王仁昌起家之时。记录者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每天接待各地慕名而来的文学女青年,或躺在床头倚在灯下欣赏来自全国各地信件中的溢美之词。另一个细节是,其间,他和妻子分了手,与云南一女子同居。

  分析者认为,商人王仁昌的失败事起一心操心小说,以及由此带来的光环,但并不全面。两次分家很能说明小商品流通的最初获利者王仁昌的起落。

  一次是1990年与其弟王仁忠。当时记录者对此常常以“家庭不和”或者“财产不清”一笔带过,而且王仁昌对此的回忆也是缺斤短两。

  王仁忠最初以哥哥帮手身份出现,又以哥哥的收留者姿态留名。离开哥哥后,王仁忠也在汉正街打拼,并于1998年成立了武汉连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资产达5000万元。

  另一次分家则是出走汉正街

  1991年,武汉新建电气列车始发站,王仁昌认定在火车站投资配套新建一批发市场将是最大的发财机会。然而,市场建好了,火车站因资金欠缺不能投入使用。

  3年间,王仁昌作为筹委会主任,全身心投入市场建设,生意早已荒疏。几经折腾加上合伙人的欺骗,王仁昌百万财富烟消云散。

  今年已62岁的王仁昌总结这段经历时,以自身局限与外部制约来泛泛解读。当然作为小说家,他还可以继续以自家的事来解读汉正街的历史,但也仅此而已了。

  以历史学家的眼光看,他们更愿意说这是汉正街的商业模式及监管方式出了问题,而不是王仁昌个人头脑发热。

  这在汉正街的拆建之争中可窥一斑。一度争论迭起的关于汉正街拆旧与建新的问题,其实不是简单的老房子问题。尽管王仁昌在解释自己出走汉正街时,曾以管理者拆了他家的三层楼为借口。

  行走于汉正街的王仁昌,已找不到汉正街,虽然他生于斯长于斯。在他以往的文字里,汉正街充满时间的回响。

  明末,汉水沿岸在水运和商业的驱动下,汉口的街市沿着汉水流向而自然形成和延伸,汉正街市场形成。之后,各地富商大贾集聚于这块风水宝地。再后来,青砖瓦舍取代了茅屋竹篱,四乡流民成为市场取之不竭的劳力资源。

  武汉的历史家皮明庥先生认为,如今的汉正街,早已失去明清时的传统交通优势,今日汉正街之为天下第一街,最大的特点就是它500年的历史。

  这已是久远的历史了。近一点的史实是,1988年至今,汉正街一直处于改造之中。

  这10多年间,汉正街斥资数十亿元,拆房数十万平方米,完成了三期工程计划。经过大规模拆迁改造后的汉正街,高楼林立,商铺面积翻番,一座座大型商业城取代了临街的小铺面,显露出一副现代都市商业的气派。

  在这一过程中,汉正街的历史正在消失。众多的老字号已成为老人们的记忆,或者是年轻人偶尔恍惚的瞬间。王仁昌父亲的“王润记纱号”因为时间并不长久,其消失得更为迅速。

  现在行走于汉正街,与在中国大多数的城乡结合部的大型批发市场并没两样:喧闹,低档的物品及摆地摊行骗的低劣江湖术士。

  在汉正街另一老经营户余金水老先生看来,汉正街已消失。

  汉正街在500年的发展中,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从岳帮巷(徽商经营为主)、板厂巷(湖南商人经营为主)、茯苓巷、篮子街等地名就可以看出,经营平民化、大众化的廉价生活用品是汉正街市场兴旺发达的秘诀。

  而经过大规模拆迁改造后,大量老街和历史建筑遭到毁坏,商人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和经营方式已被摧毁,汉正街的内涵和韵味也就不复存在了。

  其实老人的话在1982年已有人说过。当年的《人民日报》在社论中,肯定了汉正街的发展模式——汉正街是一个以个体商贩为主、以批量销售为主、以经营国家计划外小商品为主的市场。

  这篇被称为汉正街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社论,将汉正街的市场定位于广大的农村市场。这正切合了历史上的汉正街商业模式。

  但这种方向正在被抛弃

  在汉正街最新的规划里,这条历史上不足200米的街道,要发展到现在方圆1.67平方公里的都市工业园区。这个被冠以“二次创业”的宏大目标正被政府部门推演下去。

  然而,暂停一下看看历史上都发生了些什么。

  近两年,汉正街个体经营户数量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减。工商部门的资料显示,2000年时,汉正街有经营户13200户。最新资料显示,登记在册的汉正街经营户仅6800余户。

  逃离者最主要的理由是挣不到钱,挣不到钱的主要原因是成本太高。

  “气球大王”姚光辉说,汉正街刚起步时,政府对个体户极力扶持,每月只有3元的管理费,税收也只有30元,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费用。

  后来汉正街成立了管委会和“汉正街改造指挥部”,诸如报刊杂志费、记账费、杂技节费、电视剧赞助费和打锣费等20多项税外费用令一些商户不堪重负。

  更有甚者,管理队伍中有少数害群之马,收费时不开票或出具假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而且有的还以“不交钱就别做生意”相威胁。

  这只是个案的描述。历史上的汉正街除了有张之洞设立相应的税务机关外,只是作为一个中转码头存在,商者基本靠自治的商会来维持。但现在,管理汉正街的机构一再膨胀,作为商人组织的汉正街企业联合会,基本上与管委会一起办公。

  王仁昌在自己写的书里隐约表达了商人自治的想法,虽然模糊,但这是路途。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汉正街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