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27.5%惩罚性关税是一个巨大错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8日 03:49 第一财经日报

  在美国财政部出台各国汇率机制评估报告前夕,美国财政部东亚办公室前副主任阿尔伯特·凯德尔博士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称

  本报记者 莫书莹 发自上海

  根据美国1988年《贸易法》有关规定,美国财政部每年对美国国会做两次报告,对世
界各国汇率政策进行评估,并就是否有国家存在操纵汇率的行为进行调查。美国财政部已经有十年时间没有点名任何国家存在操纵汇率之嫌。

  按照惯例,美财政部应在4月15日就出台对世界各国汇率机制的评估报告,但至今这份报告仍未出台。据最新消息,美国财政部发言人TonyFratto表示,财政部有关各国汇率政策的调查报告将于美国时间周二下午2:30提交国会。美国国会中部分议员认为,由于人民币汇率与美元之间的固定汇率制,给予了中国商品价格上的优势。外界猜测,此次报告的延迟正是由于财政部受到了来自美国国会的压力。

  为此,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曾经在美国财政部担任东亚办公室副主任的阿尔伯特·凯德尔(AlbertKiedel)博士。他曾经担任世界银行驻北京的高级经济学家,最近加入华盛顿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任中国项目高级研究员。

  《第一财经日报》:您能否介绍一下,美国财政部作此类评估时是基于什么准则,这种标准是固定的,还是每年都会有变化?

  凯德尔博士:基本上,财政部在做此类评估时并没有依据什么固定的标准或计算模式,但他们会借鉴一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做类似报告时采用的方针,比如充分考虑国际贸易、资金流动、各国国内宏观经济发展情况等。

  《第一财经日报》:上月7日,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在国会山与舒默为代表的国会议员就人民币是否应该立即升值展开辩论时,斯诺评论道,草率地迫使人民币汇率与美元脱钩可能会扰乱中国的金融体制,导致又一场亚洲金融风暴。您认为,斯诺所说的担心是否属实,这是否是美财政部不鼓励人民币草率升值的主要原因呢?

  凯德尔博士:有观点认为,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看,人民币升值后,的确会在短期内对中国甚至亚洲其他国家造成影响,但还不至于严重到会产生又一场亚洲金融风暴。比较值得担心的是,人民币现在升值,可能会导致国际投资者的一些行动,所以我并不认为现在是人民币升值的好机会。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不仅是一个经济话题,更是一个政治话题。对于政治家来说,他们的目标不仅包括推动好的政策的出台,更要谋求自己的连任。

  我相信,其实在财政部技术人员和大多数国会成员心中,人民币汇率并没有使中国出口商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公平的优势地位。但如果谁要是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讲出来,不啻于谋杀自己的政治生涯。所以,很多政治家宁愿含糊其词地表示,支持浮动汇率制。而媒体和公众则经常会将“浮动汇率制”错误地理解为要求人民币“升值”。其实,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

  《第一财经日报》:在美国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因为人民币被贬值了40%,所以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获得了近40%的价格优势。最近在舒默议员的推动下,美国国会已经通过议案,人民币如果不在未来的6个月内升值,美国将对所有中国产品征收27.5%的惩罚性关税。您怎么看?

  凯德尔博士:首先,我们要认清一点,虽然经济学家比较赞同汇率浮动制,但这是因为汇率浮动制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流动、利率和一国的内部货币政策等有好处,但这与国际贸易无关。另外,我认为人民币目前的汇率是公平的。

  其次,测量一个国家是否处于对外贸易不平衡状态的指针,是看该国对全球贸易的情况。目前,中国对美国和欧盟贸易的确处于顺差中,但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顺差并不大。美国的巨额国际贸易逆差不是中国一家造成的,所以,美国会提出的“27.5%惩罚性关税”是毫无根据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第一财经日报》:美国前财政部长鲁宾(RobertRubin)曾表示,如果中国真的重新调整人民币币值,中国可能减持美国政府债券。他担心,如果中国抛售美国债券,会导致“美国汇率进一步下降,利率上升”,您怎么看?您认为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对美国经济究竟有多大影响?

  凯德尔博士:我不认为人民币一旦升值后,中国政府会短时间在市场抛售美国债券。原因有二。首先,如果中国政府大量抛售美国债券,将肯定需要依靠折扣方式,这并不划算。其次,也是最重要的,相信中国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有自己的步骤,而且运行得很好。大量抛售美国债券会影响金融市场秩序,与中国政府关于融入国际商业的规划进程并不符合。另外,即使人民币汇率进行调整,我也不认为对美国经济会有多大影响。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惩罚性关税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