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部之花开在尘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8日 01:1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唐代诗人崔颢戚戚然登上武昌蛇山,一首“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千古名篇,让人嗟叹物换星移。 今人攀上连接汉口和汉阳的晴川桥,秀美“彩虹桥”的最高点,远眺汉水、长江两江交融,虽然两江四岸风采依旧,但心中恐怕也会不胜感慨:武汉——昔日“东方芝加哥”的神韵也随这滚滚江水,奔流到海,一去不返了吗?
武汉慢了,在最需要加速度的临界点,她慢了。 张之洞时期的武汉一飞冲天,大武汉声名鹊起,一五二五时期的“武字号”风光无限,共和国的长子,改革开放初期的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开风气之先,领骚全国。而现如今,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三四名,到现在的10名开外,甚至被东莞、无锡所超,大武汉人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 村还是那个村,店还是那个店——天元之位的地理位置,通江达海的九省通衢。时间磨走了武汉的霸气。 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首次提出海洋文化的概念,不管国人认同与否,一股“蓝色征服”的浪潮就此汹涌而来。而这种“蓝色征服”最明显的经济体征就是开放,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发展海外市场。 人们津津乐道的中国经济增长三大极——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莫不是借着海洋的暖风,扶摇直上。他们成了海洋经济的幸运儿,海洋文化的兴盛成就了东部沿海地区的辉煌。 而武汉没有。 虽然武汉有着比其他中国内陆城市更好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黄金水道。但长江航运的作用长期被严重低估,到最后是逐渐萎缩。 在“蓝色征服”的背景下,国际化的大趋势愈加猛烈,沿海地区之所以走在内地前面,就在于出口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外向型经济的拉动,成为世界的工厂,而正是凭借这些优势,沿海一些城市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贡献来源。 而武汉没有。 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出口、内需消费、投资这三驾马车。武汉经济前些年之所以发展缓慢,主要在于国有企业转制导致本地消费增长不快,国内产品市场开拓进展不大,内需不足,但出口所占的比例却是少之有少。 第一批的沿海开放城市在1984年,而武汉是在1992年,晚了近10年。而到那时,沿海一些地区,早已完成原始积累,高歌猛进了。 内需不振,出口不足,速度慢下来也就顺理成章。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现在发展得比较快的地区,你会惊奇地发现,除了深受海风滋润,自醒意识比较早以外,中央的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也使他们有足够的自我财政积累,为本地区发展提供财政资金的支持,而我国GDP的增长也更多的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取得的。 而武汉没有。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由于原来的基础比较好,上缴国家财政的比例高,导致自我积累建设的财力不足,1993年武汉取消计划单列,政府财力对城市建设的支持更是捉襟见肘。而此时国家投资以沿海和西部为主,本地投资增长缓慢,造成武汉经济增速始终无法超越沿海和周边地区。 发展需要资金,这些资金从哪里来,对比其他一些比武汉发展好的城市,金融体系则相对健全,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发展。想想深交所、上交所、深发展、招行、浦发行,就知其中之厉害。 而武汉没有。 中央财政抽走的资金并没有完全转移支付过来,这就需要自筹资金,但武汉金融市场发展的滞后,资金造血功能的匮乏,武汉成了国内资金最紧张的城市之一。 武汉拥有国内最早的4家证券公司的一家(武汉证券),武汉曾经拥有我国最早和最大的国债交易中心,武汉曾经拥有我国最好的股票柜台交易市场(汉柜)。但这些星星之火并没有燎原,而是消失于无形。 武汉的出路在哪里? 自我救赎的天机在白云黄鹤中悠悠飘来。 武汉因水而兴,在水上做文章,发挥水运之奇效应属当务之急。建设长江中流的水运枢纽港,加大阳逻深水港的建设力度,如此才能继续保持武汉历史上是沿海地区在内地二传手的角色与作用,真正做到承东启西。 如今的交通方式,多是点对点的沟通,不再更多的依赖中转,武汉的交通优势就是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一点点被蚕食。武汉要发挥天元优势,成为内陆交通的枢纽,在于建设一批快速铁路、高速公路,为各地物资提供快速便捷的聚散功能,启动贸易中心的引擎。 如果一旦汇率的调整成为现实,则出口的压力会增大,这对武汉的发展将是一个机遇。不求所有但求所在,项目立市,吸引产业转移。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在扩大内需上大有文章可做。 物流畅了,项目来了,钱从哪里来? 一方面争取中央的财政支持,使地方建设有充足的资金,另一方面,多方筹措资金,吸引外来资本,包括民间资本来参与城市建设和工业项目的投资。同时积极建设良好的信用体系,争取区域性金融市场的设立,为武汉各方面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炮弹,启动金融中心的引擎。 是为武汉天元之鼓骚。 (代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