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部崛起的战略思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 16:32 招商周刊

  编者按

  “中部崛起”是统筹区域发展的新思路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中部崛起”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个完整的战略体系。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面临巨大挑战,需要从战略定位、区域整合、结构调整等方面综合考虑。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东部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分区推进的发展战略,使得中部地区处于相对“政策洼地”;也不仅在于,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优势,我国东部经济的发展已经为具备相当工业基础的中部提供了产业承接和经济崛起的机遇。而近10余年内,我国中部与东部的GDP差额比已增加了6倍,西部大开发又使西部投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中部。

  中部六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地处内陆腹地,总人口3.61亿,占全国的28.1%;农村人口高达2.4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1.2%。早在2003年9月,林毅夫就提出,中部崛起的突破口在“三农”。我国近两年连续两个农业“一号文件”确立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战略,无疑为中部崛起提供了有利的政策契机。

  如何抓住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六省逐鹿中原的竞相发展格局,关系到整个中国经济的崛起,成为两会焦点。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别采访了三位来自中部三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和两位全国政协委员,探讨中部崛起战略的具体思路,他们是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田成平、湖北武汉市市长李宪生、湖南省发改委主任陈叔红、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李善同。  

  由“中部塌陷”到“中部崛起”

  问:在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之前,中部地区经济的缓慢发展已经为各方所关注,甚至有学者著书提出“中部塌陷”的概念。诸位对此如何判断?“中部塌陷”原因何在?

  李善同:“中部塌陷”的说法,源自于近年经济指标统计中中部增长较慢的现实。当然,这主要是指一些增长指标,诸如投资增速等。和西部相比,总体实力上还是中部更强一些。

  我个人一直不太同意把“中部崛起”与“中部塌陷”联系起来的说法,总觉得这样有一种攀比的感觉,好像是说,东部在开放政策推动下已经发展起来了,西部现在有“大开发战略”,东北有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而中部什么都没有,所以中部也需要说法、也需要政策扶持。

  而事实上,一个国家各地区的发展总会有高有低,从数字计算来讲总会有低于平均值以下的地区,而如果仅以此作为需要政策扶持的依据,未免牵强。

  我这样讲不是说中部地区不应该得到政策扶持,而是想提供另一个思考角度,即不要因为自己目前在增长方面暂时落后而盲目进行政策攀比,而是要在客观分析自己优劣势和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用好已有政策,积极推动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出台。

  林毅夫: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5年以后,中部的经济进入增长相对较慢阶段,近些年甚至出现增速落后于西部的状况。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东部良好的制造业发展态势,带动和延续了东部较快的经济发展势头;二是西部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这些资源中,除少数涉及战略安全的品种外,大部分品种的价格已经放开,政府对这些产品的价格调整比对主要农产品的调整还要快一些,从而使西部发展获益,相反,价格变化较为缓慢的农产品恰恰是中部的主要产品。

  至于李善同说到的功能性政策,我认为有一定道理,但其实虽然有东中西部的说法,实际上很多政策还是针对地区特性和市场环境的不足提出的,主要用于改善市场条件。从这个角度讲,区域政策也还是有一定针对性的。

  问:对于中部地区而言,功能性政策是否优于区域性政策?

  李善同:中部的情况确实不同于东、西部。从目前情况看,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人文条件,中部都优于西部。而所谓的“塌陷”,不过是由于近年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一些国债项目的建设,使得中部在增长速度上落后于西部。如果仅以此为依据,认为中部也应该有区域优先政策,似乎缺乏经济学的理论支撑。

  而从中部的现实看,其目前国家针对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适用于支持中部的农业发展;其传统制造业改造和老工业基地振兴,同样可以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事实上,政府在这一问题上已经有所考虑,在东北发展上用的是“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在我的理解中,这一“等”,就包括相关政策在东北取得经验后再用于其他老工业基地。

  扭转中部困境

  问:中部各省分别面对怎样的困境?又准备如何扭转这种困局呢?

  李宪生:武汉所面临的最明显问题是,作为中部特大中心城市,却经常被人忽视,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武汉的地理位置,更遑论了解其战略意义及发展前景。两年前的全国人大会议中,我便提出“武汉在哪里”这个话题,去年我又进一步提出“武汉——一座被低估的城市”,我们需要透过更多的宣传和研讨,让政府官员、投资者以至一般民众,了解武汉,关心武汉。

  田成平:山西是“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现时最大的机遇和挑战,便是如何变身为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无论是从时代背景、投资主体,还是从产业特点和增长方式来看,都明显的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特征。

  而从建设成效来讲,前者主要体现在为国家提供能源支持,自身的发展不全面、不协调,群众收入增长缓慢,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后者则是以能源和工业为基础和突破口,使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达到全国中等或更好的一些水平,带动山西的全面创新,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陈叔红:湖南GDP增长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差距日益拉大,2000年湖南的GDP增长率是全国平均的88%,去年已跌至83%,主要原因是基础建设较差。

  国家提出“中部崛起”的战略,激发了中部各省领跑中部、率先崛起的热情。“中部崛起”的机遇已演变成“崛起中部”的竞争,湖南要发展、要崛起,面临着很大压力。

  我省在国家重点挖掘的三大优势方面,缺乏绝对竞争力。区位方面,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有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湖北历来有“九省通衢”的说法,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长江黄金水道,以及国家布局的沿江铁路;江西处于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珠三角和闽南三角的结合部;而湖南缺乏经济的中心结点和区域的交汇点。

  资源方面,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基地;湖北有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我省缺乏具有国家开发价值的单体大型战略资源。

  中部地区的比较优势

  问:面对中部困境,中部各省要崛起所依赖的比较优势在哪里?又将如何利用这种优势呢?

  田成平:山西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是把优势做“优”,打造中国最大动力煤、焦煤生产基地;把特色做“特”,构建中国最大不锈钢和铝镁业生产基地;把产业做大,培育中国玻璃器皿之都等;把技术做高、把链条做深,打造“中国鲁尔区”与中国生态工业园。

  李宪生:武汉是中部地区惟一特大中心城市,理应在中部地区崛起中有所作为,在中部地区实现率先崛起,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支点。

  武汉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地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中国三大增长极的中心点上,可谓得中独厚,得中独优。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武汉落后了。更有所谓“不东不西”、“不是东西”和“中部塌陷”的舆论压力。

  武汉可以在交通枢纽功能、产业牵引功能、要素集散功能、服务中心功能、管理中心功能和创新中心功能六大功能建设中有所作为。

  陈叔红:在中部六省中,湖南具有三方面的优势。一是经济有一定的基础,2003年的GDP总量4639亿元,人均7554元,均居中部第三;二是资源比较丰富,多种有色金属和非金属储量居全国首位,水资源总量居中部第一,旅游和生态资源独具特色,森林覆盖率53.7%,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二,农业资源丰富,水稻产量居全国首位;三是科教有一定优势,科技活动直接产出综合评价居全国第四,占中部首位。

  把握“崛起”机遇

  问:中部发展的机遇不可错过。从中部各省市的实际工作来看,重心在哪里?

  田成平:山西省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推进各项体制创新。对于老工业基地来说,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至关重要。

  二是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单靠省内资源是不够的,这是一项开放的事业,必须放在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中加以谋划和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核心在“新型”二字,其重要特征就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长期以来,我省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差。因此,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的原则,以能源原材料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使用资源,减少废物排放,循环利用资源,发挥资源最大效益。

  四是切实端正用人导向。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领导干部是关键,要把实际成效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和内容。

  李宪生:武汉要努力发展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支点,为战略支点区域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有多个增长极,特别要求有撬动区域发展全局的战略支点。从战略支点所必须具有的功能和作用来看,武汉地理位置居中,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具有传导和中继作用,理应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支点城市。武汉将坚定不移地振兴现代制造业,不失时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构筑产业高地,夯实、加速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武汉将巩固交通枢纽地位,建设现代物流中心,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构筑加速区域发展的功能基础。武汉既是“九省通衢”之市,又是万商云集之地,交通和流通是武汉的比较优势。

  武汉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坚持“两业并举”,提升“两通功能”,拓展“两个市场”,充分发挥战略支点作用。

  陈叔红:湖南崛起的工作方向和用力重点,将放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锁定目标,紧紧盯住中部六省中经济总量排在我省前面的省份,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差距不拉大,并力求缩小,逐步赶超。

  二是突破产业,就是要集中力量突破工业,着力抓好10大优势产业集群,形成20个产业链条,100家核心企业,200个投资过亿元的重大项目,迅速实现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力争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3500亿元左右。其中装备制造是重点之一,力争2010年,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200亿元以上。

  三是夯实基础,围绕加快推进“三化”进程,合理布局以水、电、路和城建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项目,为加快发展、率先崛起构建坚实的平台。

  四是营造极点,就是要营造长株潭这一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这是湖南崛起的必然选择和希望所在。湖南要赶超湖北,要加快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形成一个可与武汉比肩的核心增长极,并力争成为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投资热点。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